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

刘欣昊

南京水科院综合服务中心江苏省南京市210029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取得了很大进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和革新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后勤服务方面需要提升它的服务质量。后勤管理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职能部门,在单位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就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发挥后勤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才能促进其他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改革;措施

引言

后勤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建设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要想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品质,就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后勤管理,同时建立健全后勤保障制度并完善后勤专业化人才培养,从各个方面提升后勤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长远稳定发展。

1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

后勤服务是大家日常工作生活当中都会接触到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保障后勤供给,后勤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后勤服务,另一个是后勤补给,主要包括物品发放、后勤采购、人员定位安排等一系列的工作,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及时解决后勤服务中所碰到的问题,达到最佳效果,就是后勤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讲,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尤其重要,是保证事业单位日常工作运行中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要注重加快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发挥后勤部门的作用。

2事业单位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后勤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

后勤管理中长期存在着管理机制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管理机制难以落实,服务机制不健全,在工作中容易犯经验的错误,导致后勤服务不到位。不健全的后勤保障机制,是阻碍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发展的重要问题,部分事业单位陈旧的后勤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在后勤管理实际运行中,经常与其他部门的工作重复,并且员工缺乏专业的后勤管理素质,很多时候依据员工经验和个人习惯进行操作,不利于后勤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后勤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模式,造成工作的随意性更大。

2.2后勤人员缺乏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后勤部门受计划经济影响,大部分后勤人员是聘用人员,很难达到实际的服务效果,再加上部分后勤部门工作分配不均,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由于计划经济遗留的问题,部分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工作比较落后,员工没有机会学习新的管理模式和工作方式,缺乏现代事业单位的效率、竞争和服务意识,后勤管理中没有引入市场机制,导致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统筹运作。员工的发展机会较少,实践经验少,缺少深入了解核心工作的机会。缺乏对员工的定期专业培训,仅仅依靠外部引进人才难以满足单位对新的后勤管理模式的需要,同时专业管理人才稀缺,缺乏淘汰机制,不利于提高部门整体管理人才的工作水平。

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后勤管理的改革

3.1标准化

为了迎合新形势发展需求,需要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进行标准化规范,制定明确的管理目标和措施,确保后勤管理做到具体化、规范化和责任化,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支持以及合理性的服务。可以说,标准化后勤管理模式对于理顺事业单位经营发展思路,提高经营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只有保证了后勤管理的标准化,才能构建完成的发展体系,确保各项发展策略的落实。

3.2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策略的制定,一方面可以将后勤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致划分,让后勤管理人员明确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后勤管理工作中来,充分发挥管理功效;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化后勤管理的开展,可以加大细节处理力度,提升相关工作之间的衔接性和处理效率,从而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3多元化

多元化管理理念的实施能够从事业单位自身经营发展角度出发,结合战略目标内容,对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后勤管理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发展趋势相符合。同时,多元化管理还可以剔除原有后勤管理中的无用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总而言之,事业单位要想与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后勤管理理念,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从标准化、精细化以及多元化的角度构建完善的后勤管理体系,为事业单位进一步发展提供助力。

4事业单位提升后勤服务质量措施

4.1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在当前的后勤服务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工作过程中物资调遣、监管不力,所以,实际工作中进行适当的革新和调整,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把行政事业单位内物资充分调遣、监管力度的严格保障,保障后勤管理制度的严肃性,详细记录单位内每一笔财产物资的使用情况,严格的按照管理制度执行,保障新的管理制度的权威性,使后勤管理的工作更加标准、规范。后勤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时,有效避免一些单位内部的贪污腐败现象,促进事业单位内在社会环境中更好的发展。

4.2加强后勤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调整人员结构,提高后勤员工队伍素质,通过对专业化技术人才的配置,解决后勤部门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之间的不合理矛盾。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员工的专业培训工作,完善内部竞争机制,引入人员聘用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招聘方式招聘人才,从而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做好后勤管理工作。创新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后勤管理工作水平。

4.3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

后勤管理内容非常多,管理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的繁杂性。后勤管理工作若想做出成绩,就需要将繁杂的工作转化为事业单位在市场上发展的动力,所以,必须将繁杂转变为精细。精细化管理过程首先必须从小细节着手,保证后勤管理工作能够满足精细化特点。精细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将物业服务与后勤管理质量共同提升,将服务作为一种服务经济,为事业单位发展增添新动力。事业单位实际发展中必须对经营有利的工作及环节,不论大小程度或是复杂程度,都需要将其纳入后勤实际管理工作当中,只有这样才能将后勤管理工作精细化目标实现,进一步加强施工策略的逐渐完善。

4.4充实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

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比较繁琐,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后勤部门的工作量大的常态下,会容易消耗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勤服务中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升和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员工高效的工作,所以,为了充实工作人员的业余生活,要举办一些活动,比如,可以举办一些以丰富娱乐生活为目的的诗词大赛、朗读会,这不仅是一个放松的过程,也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拉近了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让大家在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氛围内工作。另外,还可以增添一些体育器材,举办单位员工运动会,不仅锻炼了身体,并且在无形之中也增强了员工之间默契度,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结束语

后勤管理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符合现代化的发展模式,担负起为单位员工服务的任务,改善员工生活环境,在国有资产、节省开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与现阶段事业单位实际情况相适应,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推动事业单位后勤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就要解决事业单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桑莉芬,何瑜.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后勤管理模式探索[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24-26.

[2]张继先.高校后勤服务管理问题初探[J].事业单位改革与管理,2014(24):197-198.

[3]杨帆.浅议评判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效果的维度[J].高校后勤研究,2014(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