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谈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

林敏

林敏

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开始走出国门,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将对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基本原则、薪酬结构、福利项目及标准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就相应管理办法展开探讨。

关键词: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

随着国际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外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都将业务触角伸探到了国外。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我国企业在境外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和稳定,境外项目规模与人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有效做好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工作,已然成为诸多企业共同关注研究的问题,对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一、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原则

对现代国际化企业而言,境外员工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境外项目的开展情况,尤其是境外员工人数增多后,管理难度也相应的增加,而其中的薪酬福利管理更是重点与难点所在。但目前许多企业的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还存在不少的缺陷与不足,难以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建设发展中来,很容易使管理陷入混乱的局面。为确实做好此项工作,企业须结合实际,明确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的基本原则。

总体上来说,企业在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方面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统一标准,规范管理;制定统一的境外机构工作人员薪酬福利管理办法,各境外机构严格执行规定的薪酬福利待遇及标准。二是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境外机构工作人员的薪酬根据境外机构的性质、职责定位,分类实施薪酬福利管理,一般可分为境外办事处、境外公司、境外项目部三类。三是以岗定薪,业绩挂钩;境外机构工作人员遵循以岗定薪与绩效分配相结合、薪酬与岗位业绩相匹配、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原则。四是关爱员工,以人为本;从境外机构工作人员实际出发,以适应员工的工作、生活为出发点,与派驻国当地职工工资水平挂钩,从而维护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

二、企业境外员工薪酬和福利项目的标准研究

对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而言,确定薪酬和福利项目及标准是管理的核心,这将促使整个薪酬福利管理变得更加系统化与规范化,从而有效改善管理混乱无序的状态。

(一)薪酬结构及标准

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结构及标准的确定,除与境内员工薪酬标准存在一定差异外,还须与境外机构所在地生活水平、物价水平、艰苦及危险程度等有机结合,并根据境外机构类型的不同,进行差异化管理,按照“一个境外机构一确认”的原则,差异化确定其薪酬结构及标准。不过不管是境外办事处、公司还是项目部,其薪酬标准都可以按照负责人以及员工进行划分。

境外办事处负责人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由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构成,标准按境内公司部门负责人现行岗位工资标准作为参考,并结合境外办事处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倍率进行确定;岗位工资为固定部分,绩效工资为浮动部分,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根据考核结果分档确定,上限为岗位工资的120%;固浮比约为4.5:5.5,津贴补贴另行发放。境外办事处员工与负责人相同,薪资标准按境内公司部门同级人员现行岗位工资标准的同样倍率确定。

境外公司负责人实行年薪制,薪酬总额根据中资企业在派驻国工资水平(同口径)、当地职工工资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年薪由基本工资、年度绩效工资、任期绩效工资组成,分别占年薪总额的40%、40%、20%;津贴补贴及特别贡献奖励另行发放。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纳入境内公司负责人业绩考核体系进行考核。负责人年度(任期)绩效工资分别与相应考核结果挂钩,根据考核结果按年度(任期)绩效工资的100%、80%、60%、0%兑现。而境外公司员工的薪酬结构由境外公司自行确定,中层正职人均薪酬水平不得超过境外公司负责人年薪总额标准的50%;绩效考核由境外公司自行组织实施。

境外项目部的项目经理实行年薪制,年薪总额根据项目规模等因素,以年均合同产值为主要参数进行确定;年薪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组成,分别占年薪总额的50%、50%;项目经理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绩效工资可预兑现,金额不超过基本工资的50%;项目完工后按下达或约定的项目目标任务进行考核,绩效考核主要指标为项目利润总额,根据项目利润总额目标实际完成比例兑现绩效工资;而境外项目部员工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具体参照境外办事处薪酬标准、并按岗位分级分档确定;绩效考核由项目部自行组织实施。

(二)福利项目及标准

境外机构人员津贴补贴项目,一般包括地区津贴、海龄补贴及安全风险补贴。其中,海龄补贴执行统一标准,地区津贴、安全风险补贴标准,依据国家及公司相关规定,按地区、风险程度的不同实行差异化标准。其中,风险津贴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派驻国社会安全风险等级不同分别设置,具体按境外工作人员在风险区的实际工作天数计发。

福利项目包括伙食、住房、公杂费等,其标准参照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因公出国标准,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按职务、岗位分级确定。境外机构依据规定标准,结合当地实际执行。

三、企业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办法

境外机构工作开展过程中,除经营业务会涉及所在国法律、法规及政策外,员工的薪酬福利、用工制度、工作时间等都要涉及法律问题。因此境外机构的外派员工、当地雇员的管理需符合所在国的劳动相关法规,需依据不同的法律确定不同人员的薪酬福利管理办法。

(一)外派员工的薪酬福利管理办法

外派员工是当前企业境外员工的主体,薪酬分配是境外人员管理中较为敏感的问题。首先,为避免员工对薪酬公平性的不满,在确定薪酬福利标准时不仅要关注其水平的内外部公平性,还要重点关注薪酬福利管理程序的公平性,一是对市场薪酬水平、员工薪酬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据此设计薪酬办法;二是严格依照标准支付员工薪酬,建立良好的薪酬信息沟通渠道;三是建立健全员工劳动工资统计和分析报告制度,统计境外工作人员薪酬福利待遇,作好基础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及监督管理工作。

其次,应当全面加强福利管理,除根据国内相关法规为员工办理法定福利外,还应结合实际增设一些其他福利,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使外派人员无后顾之忧地投身工作。一是为境外常驻人员投保可靠的医疗保险,并对政治环境复杂、社会动荡的国家或地区的外派人员,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二是完善外派员工休假制度,根据境外机构的实际运行情况,设置并优化合理的休假制度,通过严格执行来确保外派员工能够获得良好的休息与放松,让员工能够协调好个人生活、家庭及工作之间的关系,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三)当地雇员的薪酬福利管理办法

对当地雇员的薪酬福利管理,一般是建立在当地法律基础之上的,尽量实现企业管理办法与当地法律之间的协调。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价位,确定相应的当地雇员薪酬标准,尽可能地与当地基本福利制度保持一致,给予当地雇员符合预期的良好福利保障。简而言之,企业针对境外当地雇员的薪酬福利管理,主要是以当地薪酬及福利标准为基础,灵活进行管理。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薪酬福利管理是境外员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从各个层面对此进行加强。企业需要明确境外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原则与标准,并根据各境外机构的实际情况,按照外派员工以及当地雇员的分类方式,对境外员工的薪酬待遇与福利待遇进行合理安排,最大程度地激励员工热情参与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雷波.境外员工健康管理平台建设实践与建议[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8,18(10):34-36.

[2]曹海霞.境外员工心理管理方式探析[J].企业管理,2014(06):120-121.

[3]李英庆.中原油田派驻海外工作员工薪酬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

[4]叶静,张维东.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境外员工的激励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