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

赵宏升

陕西省蒲白矿务局医院715517

【摘要】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共收治腹股沟疝58例;男性56例,女性2例;左侧腹股沟疝20例,右侧腹股沟疝36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0岁。均采用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结果:58例病人均获得术后8月—2年的随访,满意率为:95.10%,:优良58例;优良率为100.00%。结论: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不失为腹股沟疝治疗方法的一种选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复发的几率,只要操作得当,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斜疝;治疗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俗称“疝气”。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手术修补,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是缝合法,简单地说,就是把缺损的部位拉到一起缝起来,这种手术方法曾在疝的治疗上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及新的治疗方法的出现,人们逐渐发现此种方法存在许多缺点,如修复后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牵扯感、疼痛及组织愈合差等[1]。“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由美国医师Lichtenstein于1986年提出的,此种修补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此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清楚,而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故命名为“无张力疝修补术”[2]。我院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58例腹股沟疝,现报道如下。此种修补以人工生物材料作为网塞及补片用以加强腹股沟管的后壁,此法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组织解剖结构的干扰,层次清楚,而且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故命名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2月—2014年08月共收治腹股沟疝58例,纳入标准: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无身体严重并发症;适应手术治疗;知情同意。男性56例,女性2例;左侧腹股沟疝20例,右侧腹股沟疝38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0岁。按中华医学疝与腹壁学组制定的分型标准:I型20例,II型30例,III型8例,共58例均用腹股沟疝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1.2手术方法

采用充填式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治疗;连续硬膜外麻醉腔阻滞麻醉,消毒手术区域铺无菌巾、单。沿患侧腹股沟韧带中点上2cm处自耻骨结节作一与其平行长约5-8cm手术切口,依次切口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保护好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壁下神经;游离保护好精索。完全显露腹股沟管后壁,寻找疝囊并切开疝囊见内环口明显扩大,钝性剥离疝囊;在疝囊颈高位缝扎并结扎,剪除多余疝囊。沿疝囊根部游离筋膜,于腹横筋膜下、腹膜前创建腹膜前腔隙。严密止血后,把网塞填塞内环口放置与腹膜前腔隙并固定于周围腹横筋膜上。于精索后放置平片,并固定与耻骨疏韧带、腹股沟韧带、联合腱上;逐层缝合切口。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48h,盐袋压切口6h,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下床活动。

2结果

58例病人全部治愈,手术时间为50—100分钟,平均60分钟,出血30—60ml,平均出血为40ml.术后1-2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后切口疼痛轻。术后住院5-8天,术后阴囊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性并发症。经8月—2年的随访,无1例术后复发,无异物感。

3讨论

腹股沟斜疝是最常见的腹外疝,腹壁缺损或薄弱及腹腔内压增高是引起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主要原则是加强腹部薄弱区。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是将疝周组织强行缝合拉拢以增强腹壁,但此种方法破坏了正常组织解剖结构,且缝合部位的张力较高,更容易出现术后伤口长时间的疼痛[3],复发率较高。而无张力疝修补术是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未破坏腹股沟区的解剖结构,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修补后周围组织无张力,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且复发率低。国内报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后5a复发率为1.0%~3.0%[4]。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针对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的研究表明,分别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复发率方面进行对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肯定。本组5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出现阴囊积液或积血,主要发生在疝囊巨大、手术剥离创面大、患者凝血机制稍差的患者。朱永平[5]报道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术后阴囊血肿的发生率为4.8%,远低于传统疝修补方法;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出现阴囊积液,经反复抽吸阴囊积液治疗后好转。术中仔细操作、严密止血,术后用盐袋压切口及保持引流通畅可减少其发生。

总之,无论那一种疝修补术都有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率要低于传统疝修补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7.

[2]王岩,郭勇,戎亚军等.成人腹股沟疝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301例分析[J].河北医药,2009,31(16):2100-2101.

[3]赵渝.腹壁疝修补后并发症原因及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2):1070-107l.

[4]张坚,张仲如,黄仕雄.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术后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5):306.

[5]朱永平.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2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0):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