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的探究

付东军

付东军(黑龙江北大荒医药开发有限公司150006)

【摘要】以普通板蓝根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微波法提取板蓝根多糖,并对板蓝根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微波法和水煮法各自优点与不足,目的是研究板蓝根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

【关键词】板蓝根多糖正交试验微波法水煮法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51-01

板蓝根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板蓝根味苦、性寒,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头面红肿、咽喉肿痛等症。广泛应用于治疗发热、流脑、肝炎、肺炎、扁桃体炎、急性眼结膜炎等。具有抗病毒和活血化淤的功效。随着人们对特殊药用功能认识的提高,意识到板蓝根多糖是板蓝根生物活性的主要作用因子之一。板蓝根多糖,已有研究表明板蓝根多糖具有免疫调节等作用,因此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技术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能为板蓝根多糖功能的新药开发提供技术理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该工艺的条件进行筛选,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提取的粗多糖脱蛋白,为板蓝根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一,板蓝根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多糖分子量的测定方法很多,通常采用蒸汽压渗透法及动态渗透法,分子量大于20000.5000可用溶液渗透压法。实验室中最简便可用的是凝胶过滤法,根据在凝胶柱上不同分子量的对数成线形关系,先用各种已知分子量制成标准曲线,然后从曲线中求得分子量,用凝胶过滤法测分子量,注意每次缓冲液及流速均需相同,目的是为了减少误差的产生。这种方法简便价廉,己被广泛用于糖胺聚糖的分子量的测定。

二,板蓝根糖分提出的方法

1正交实验法

以板蓝根为材料,将板蓝根优化。经醇提除杂和水提醇沉后得到的板蓝根粗多糖RIPI,以闪式提取方式进行充分复溶后,通过静置冷析的方法将板蓝根粗多糖的成分分为冷水析出RIPⅡ及冷水易溶RIPⅢ两组成分,并对RIPⅢ组分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离纯化。冷水易溶板蓝根多糖RIPⅢ进行脱蛋白时,采用闪式提取进行改良后较之传统法在脱蛋白的效率上有很明显的提高。板蓝根粗多糖RIPⅢ上DEAE层析柱,各个组分以中空纤维膜进行超滤,除去小分子物质后分别以凝胶G100进行了分离纯化。多糖的分子量测定是研究多糖性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以HPGFC-ELSD对板蓝多糖分子量的测定。

(1)提取:粉碎→称量→离心取上清液→残渣重复浸提两次→合并上清液→减压浓缩→透析→测含糖量→乙醇沉淀→真空干燥→板蓝根粗多糖

(2)多糖含量的测定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基准物作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多糖含量。公式:粗多糖得率(%)=多糖质量板蓝根粉末的质量×100%。

(3)脱蛋白方法:称取一定量板蓝根粗多糖,加入蒸馏水溶胀2h,在100℃下煮沸1.5h,离心,浓缩。

(4)三氯乙酸法:在粗多糖浓缩液中滴加一定量的三氯乙酸,剧烈搅拌20~30min,离心除去沉淀,经透析、醇沉、洗涤、干燥,即得脱蛋白多糖。

(5)HCI法:用HCI调节粗多糖浓缩液至ph=3,10~20℃静置过夜,板蓝根多糖的得率和含量均以醇沉浓度为80%时最佳。

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水溶性物质如多糖等易于形成沉淀,但当乙醇浓度过高时,多糖等水溶性物质易于形成沉淀,因此得率下降,醇沉次数对板蓝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通常的方法是用蒸馏水回流提取两次,微沸,过滤,减压浓缩使滤液适中,静置过夜,并在恒温条件的干燥箱中烘干,粉碎得板蓝根多糖粗品,测定得率及含量。

2微波法

(1)试验方法

准确称取板蓝根饮片30克,用300ml的水浸泡,用微波处理,过滤,再加约240ml的水在同样的条件FHj微波处理,合并两次所得的滤液,直至浸青状,加入乙醇进行醇沉,静置过夜,过滤。微波处理板监根约材时,随着时间的延长,会产生人姑泡沭,造成溶剂及有效成分的损火,因此,微波处理时间不能太长。

(2)结果分析

传统的水煮醇沉方法和微波法所得板蓝根多糖的得率和含量均有火幅度提高,与单独使用微波法相比,得率和含量都相应的提高了,这主要是由微波加热的特性决定的。微波加热导致细胞内的极性物质,使胞内温度迅速上升,压力将细胞膜和细胞肇冲破,形成微小的孔洞,进一步加热,导致细胞收缩。微波加热虽然对板监根多糖的提取有一定作用。板监根多糖的性质、微波的功率、微波处理的时间均有关系。因此,可以将微波法与传统的水煎法相结合,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0.

[2]肖姗姗,金郁,孙毓庆.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55.

[3]许益明.板蓝根多糖促进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6):357.

[4]乔善义,王立岩,赵毅民,等.山药多糖的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J].中国天然药物,2003,1(3):155.

[5]盛家荣,李欣,陈佳伟,等.均匀设计法优选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工艺[J].中药材,2005,28(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