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赵蓉梅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5月-2016.6月间收治的6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总结患者护理要点,评估干预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入院时,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50.62±4.02)分,护理干预后提供随访护理,半年后返院复查再次测评,Barthel指数评分为(70.52±5.05)分,(t=24.079,P<0.05)。结论临床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饮食指导、心理安抚、康复锻炼等,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死;护理;生活质量

糖尿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遗传、饮食不当、肥胖等,糖尿病可长达数十年,随着病情进展,对机体肾脏、神经、血管、心脏等均会造成损害,且随着糖尿病病程时间延长,患者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免疫力下降,增加并发症发生可能性,其中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最为常见[1-2]。因糖尿病可能导致体内微小血管病变,合并脑梗死后直接导致循环障碍,高血糖会增加脑部梗死面积,导致预后不良。而临床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提供早期救治的同时,需开展科学、优质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5月-2016.6月间收治的61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50-78岁,平均为(64.8±5.4)岁,糖尿病史1-10年,平均为(5.6±1.7)年,脑梗死类型:颞叶梗死10例、基底节区梗死30例、额叶梗死21例。患者均为脑梗死首次发病;本次研究已取得患者本人同意后实施;入院后接受头颅MRI检查确诊;患者空腹后血糖值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

1.2方法

1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后,暂时性丧失部分生活自理行为、患者对疾病预后结果产生失望情绪,对疾病治疗产生的费用感到担忧,且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偏瘫、吐字不清等,增加患者焦虑情绪,导致悲观、抑郁心理。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重点为家属及患者解释发病机制、病情现状、治疗进展等,安抚患者不良情绪,主动关心患者,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稳定身心情绪。2饮食护理:护士应告知家属为患者提供低脂、低糖、低盐、高维生素的饮食,每日定时喂食,保证足够营养供给,提高患者免疫力。但需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无糖原则,提供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遵医嘱定时指导患者服药[4]。3血糖监测:护士遵医嘱每日监测患者空腹血糖值,做好记录工作,根据血糖值变化,医生应及时调整药量,由护士负责监督患者服药,以控制血糖水平稳定。出院前护士应告知家属血糖仪正确测量方法,嘱咐家属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定期提供电话随访,护士为出院后患者提供为期半年的随访干预。4并发症预防: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后患者需卧床休养一段时间,此阶段需加强皮肤护理,每日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观察骶尾部、踝部等压疮易发部位的皮肤受压表现。每日做好晨晚间擦洗工作,使用温水轻柔擦拭患者皮肤,防止烫伤,交接班时重点观察皮肤状态,防止压疮发生。每日遵医嘱为患者提供会阴护理,观察排便情况,做好臀周皮肤清洁工作,及时更换污染床单位。5康复锻炼:应视患者恢复表现提供早期康复训练,坚持循序渐进原则,先从床上被动训练开始,逐渐向肢体主动训练过渡,每日坚持2次运动训练,每次训练半小时,提供家庭随访干预[5]。

1.3观察指标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Barthel指数)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评分标准:满分为100分,40分为标准分,<40分为日常活动能力较差,90%生活自理行为均需他人协助完成;41-59分为中度障碍,表示患者70%自理行为需要他人协助;>60分为轻度,患者可完成50%自理行为[6]。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估患者干预后Barthel指数评分

入院时,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为(50.62±4.02)分,护理干预后提供随访护理,半年后返院复查再次测评,Barthel指数评分为(70.52±5.05)分,(t=24.079,P<0.05)。

3.讨论

糖尿病属慢性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是引起脑梗死常见病因之一,合并脑梗死出现后,两种疾病会互相影响,对疾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且脑梗死发病后对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造成不良后果。临床为此类患者提供积极救治的同时需加强早期护理干预,用药积极控制病情、维持血糖稳定的同时,联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康复锻炼等,促进患者预后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经护理干预后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住院前,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对促进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预后存在积极意义,分析原因发现,早期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基础药物治疗,护士遵医嘱发放药物,监督患者定时定量服药,有效控制血糖稳定。通过加强病情观察,掌握患者血糖值变化,给予针对性健康指导,根据糖尿病病情现状给予饮食建议,强调饮食注意事项;通过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护士通过家庭随访护理干预,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改善不良情绪,要求患者定期返院复查,结合家庭持续运动康复锻炼,改善疾病预后。

综上所述,临床为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利姣.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0):144-145,146.

[2]陈娟,王瑞杰.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162-164.

[3]杨忠坤,杨秀芝.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护理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8):221-222.

[4]朱亚妮,杨玉娟,舒小珉等.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病人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7):2163-2165.

[5]吴玲玲,张晓燕.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3):6640-6641.

[6]葛春艳.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7):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