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探析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

曹游畦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水利水土保持站547200

摘要: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水利工程由于其规模比较大,对当地的水土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做好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本文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水土的破坏、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如何做好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措施

一、水利工程对水土的破坏性

首先,水利水电工程规模大,占地范围广。为更好地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工程的征用地一定要彻底清理干净,弄平整,这样,土地的覆盖物就减少,裸露面积增多,极大地降低了土地的抗侵蚀能力。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单位没有采取任何的保护措施,一定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其次,大量的剥离表土。土、石料在大型的水利工程填筑中需要的用量是非常大的,相应地,其需要开采的取料场的面积也非常大,因此就产生了大量剥离出来的表土。而为了少占用土地,确保工程竣工之后表土回填,可以恢复耕作,这些剥离的表土需要暂时地堆存。然而这些堆存的表土大多是疏松的细粉粒,所以一旦下大雨,就会被雨水冲刷。

第三,弃渣量大。一些水利工程的大坝建设在回填之前,要开挖和分筛出大量的土料和石料,而为了确保工程的进度可以按期完成,这些土、石料就会被堆放就近的堆渣场中。例如小浪底工程的总弃渣量是5000万m3,一共堆放在10个弃渣场中。这些弃渣松散,如果不采取措施,水土流失难以避免。

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水土保持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和治理江河的根本措施,并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因此,正确认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坚持“依法保持水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土地与土壤资源,对于缓解人地矛盾,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在保护环境及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追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和唯一途径。只有确保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障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利可持续发展既是我国总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水利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水土保持可以维持或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水凼、水库等)还可以拦蓄径流,一方面在汛期可以削减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另一方面,在枯水季节可以补充径流,减少径流的年际变化。

第二,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量,很多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平梯田、小山塘、排灌沟渠等)还可以拦泥拽沙,增加塘库蓄水,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减少水库、湖泊、河道等的淤积,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

第三,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滑坡、泥石流对水利工程损坏率。

第四,水土保持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

三、完善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措施

1.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强化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

加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土保持法,提高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让厂矿企业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纳入到监督管理范畴,解决好边开发边治理的问题,使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建设单位进一步认识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的蚕要性、迫切性,为水土保持执法创造良好氛围。同时要建立管理机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遏制人为的水土流失,把好立项审批关,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凡生产建设性项目,一定要做到水土流失治理与工程建设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原则。

2.建立健全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

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根据分析研究的要求与精度,认真测试有关资料,包括:一是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二是从土壤流失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三是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通过对以上资料进行测试分析、规划研究的基础和国家统计资料相对照审核、调整对指标进行量化。由于水土保持是多种措施相互关联的,其综合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根据赋予不同权重的子行业的指标相加求得。

3.加大植物种植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种植植物是一项水土保持工程,其关键作用是用来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但也可以因地制宜,在满足水土保持的要求下,实现绿化和美化功能。

第一,景观区域。景观区域主指水利工程的坝区、厂内公路区、运行管理区、发电厂区等区域,因为这是人员活动最密集的地方,所以也要达到美观、绿化的要求。因此,在这些区域的植物种植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林草的搭配。一般在边坡种草的时候是采用喷播、人工撒草、挂网等先进科学技术。但是,也会出现相关的问题,例如草本植物的根系一般比较浅,所以一旦长时间地降雨,而且边坡的坡度又比较陡峭的时候,就会失稳。而且草本植物的耗水量很大,所以管理的成本偏高,如果不能保证管理,那么草皮就容易死亡,其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就不能长时间地实现了。所以,边坡植物不应以草为主,而要乔、灌、草相结合,并且乔、灌才是主要的种植植物。这样才能达到长期防治的目的。另外,坝区和厂区的路面要硬化,路面的两侧种植常绿灌木,形成绿篱。而绿篱区域中的空闲地方可以采取美学的点、线、面的平面设计原则进行绿化,种植一些景观树,这要就可以又绿化环境,又达到保持水土的目的了。

第二,非景观区域。非景观区域主要指取土厂、土石料开采场、弃渣场或者是临时工程用地等场地,这些区域经过的人去少,不用达到美观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种植昂贵的树种,只要起到良好的防止水土流失作用就可以了。因此,这些区域植物主要是攀援植物、当地草种或树种,要经济合理,节约成本开支。

第三,植物管理问题。无论是景观区域,还是非景观区域,植物一旦种植,都需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达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大多数水利工程都没有对用来保持水土的植物进行管理。尤其是非景观区域的植物,缺乏后期管理是常见的现象。水利工程的植物管理在工程验收之前是由施工单位负责的,而在工程验收之后由项目业主负责。缺乏管理的主要原因是业主单位缺乏意识,没有投入管理人员和管理经费,也没有对闲置的区域进行充分的开发、利用,这很容易导致植物的水土保持效果退化,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政府要引起重视,加强对项目工程后期的管理,投入经费和人员对其管理,防止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水土保持工作不到位,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影响生态和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为保证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其水利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毅.对贵州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的认识与实践[J].贵州水力发电.2011(1).

[2]朱晓莹,宋爽,陈竽舟等.河道整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弃土处置及水土流失预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