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困境与路向张海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困境与路向张海霞

张海霞瞿宗婷吕金武何东强胡静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瓦提县供电公司843200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克苏供电公司843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基层党建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当前我国基层党建创新中还面临着一些困境,使其创新发展受到阻碍,因此,需要有相关部门找到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找到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的路向,促进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本文作者主要分析探讨了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面临的困境及原因、新时代深化基层党建创新的路向选择。

关键词: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困境;路向

一、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面临困境的起因

(一)抓基层打基础的观念理念缺位

其一,领导干部对于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性、严峻性认知缺位,就不能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参透“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内在逻辑,就会产生对基层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倾向。其二,领导干部对基层党建工作不熟悉、不了解,相应地,他们重视抓基层打基础的观念理念也就树不起、树不牢,进而对基层党建难题的破解也就失去思想动力、缺乏思想自觉。

(二)驾驭基层党建的能力素养有待提升

其一,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突发状况应对处置不力,做基层党建工作力不从心。其二,对基层党建的前瞻性发展走势看不清、把不准,存在着被动应付、疲于应付的窘况。其三,对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跟进不及时、用力不到位,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基层党建的显著错位、失位、缺位。其四,推进基层党建的过程中重形式轻内容、重安排部署轻贯彻落实,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形式主义式的应付应景在某种程度上被推崇。

(三)基层党建的综合支撑力不够

其一,资金支撑缺损。在很多欠发达地区,农村党建、社区党建、非公企业党建、社会组织党建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钱办事”问题仍然尴尬地存在着。很多需要“大”投入、持续投入的基层党建创新发展项目,往往因资金筹措难、资金无着落而搁浅。其二,技术支撑缺失。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技术手段在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中的运用不够,很多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在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运用等方面深陷技术盲区。其三,场所支撑缺位。基层党建工作开展必须有舞台、有平台,必须保证“有场所办事”,因而需要规范有序兴建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其四,人力支撑缺席。基层党建工作要推开关键在人,必须着力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但是,由于基层人才资源、干部资源的大量外流,在西部的很多农村、社区出现了严峻的人才匮乏、干部短缺问题,有的是暂时性的,有的则是迁延性、顽固性的。因“无人办事”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性基层党建难题无法避免。

(四)基层党建的生态环境需要优化

其一,基层党建中,党的基层组织是要依存依赖依附于社会基层组织而存在的,是要为社会基层组织服务的。但是,有的领导干部、基层干部却不能摆正二者之间的应然角色,他们将党的基层组织人为地凌驾于所依存的社会基层组织之上之外,倒置二者之间基于母子血缘的关系生态。其二,基层党建中的“制度失灵”。一方面,基层党建遇到的问题最多,需要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最多,需要就此制定出台的制度规定也应最多。另一方面,基层党建的形势任务要求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由此,自然客观上要求相应制度的变革创新必须及时跟进。其三,基层党建中的“社会失语”。鉴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执政党定位,基层党建工作的推进显然就不是我们党关起门的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必须将其放到社会环境、社会舆论中进行开放性审视,以社会舆论的关注认可对基层党建形成反向助推。

二、新时代深化基层党建创新的路向选择

(一)树牢“抓基层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

领导干部、基层干部都要首先树牢“抓基层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强化“抓好基层党建是本职、不抓是不称职、抓不好是失职”的责任担当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始终牢记:抓基层党建是天大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是天大的任务,任何工作都不能替代;是天大的责任,任何领域都不能放松。

(二)聚焦基层党建难题实施创新突围

(1)探索农村党建“党政群合一”体制

应以硬性规定的形式确立:①在任村党组织书记要主动参与村民委员会主任的竞选过程,接受全体村民以选票为标志的公开直选。村党组织书记获得竞选村民委员会主任的法定多数票以后,再以合法的村民选举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去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进而实现乡村社会的党政合一、党政一肩挑。②在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如果是党员身份的话,也必须主动参与村党组织书记的党内竞选,获得党员的法定多数票以后,再以合法的党内选举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去兼任村党组织书记。其二,村党组织要通过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最大限度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兼任。

(2)探索党组织发挥“双核心”作用的组织和体制架构

其一,在体制架构上,深度推进企业党组织向法人治理结构的内嵌,建设中国特色制度、走中国特色治理之路;其二,在组织架构上,探索“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专心抓全面、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专门抓生产经营、党委专职副书记专责抓党务”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新模式。其三,由指导关系向领导关系的权力配置格局转换,就使得开展机关党建工作、在机关中推进治党管党,能够比较便捷顺利地得到机关党组的关注关心关怀,得到来自机关党组层面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3)探索社区区域化党建提升的关节点

社区区域化党建水平的整体提升,应围绕着打造各具特色的社区党建品牌、扩大社区党建的综合包容性、充分释放社区党建价值功能等关节点展开,致力于加速社区党建与社区治理的耦合、与社区文化的融合。

(4)探索非公企业中各方利益最佳结合点

找准企业主、职工群众、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利益最佳结合点,是一个企业主与职工群众、企业主与党组织、党组织与职工群众之间复杂多维博弈的过程,其中必然伴随着“斗争”、协商、妥协,关键是各方都要换位思考、多替他方着想,以“非零和博弈”心态最大限度谋求利益共识。

(5)探索社会组织党建与所属行业深度融合的机制

其一,按照“行业抓、抓行业”的要求,成立律师、会计师、建设咨询等大行业党委,对社会组织党建统一实行属业管理。其二,创立“市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两新工委指导、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其三,探索形成“依托行业抓党建,发挥行政管理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党建工作综合保障机制作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路。

(三)加大抓基层党建的考核压力

内在动力的激发要出于自觉、出于自知,是对自身使命担当清晰认知基础上的主动积极作为;外在压力的激发要压实责任、强化考核、利剑高悬,形成震慑力和威慑力。一般说来,抓基层党建的外在压力主要涵盖:层层压实的责任压力、定性与定量并行的督促考核压力、工作中相互比学赶超的竞争压力。

结语: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在新时代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在进行基层党建创新工作时,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贯彻党的纲领,从实践中找出真理,同时找到解决困境的有效措施,贯彻抓基层打基础的观念和理念,以便有效的促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榆芳.“互联网+”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创新[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8,41(01):41-43.

[2]王贵.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N].北大荒日报,2017-12-18(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