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储气设施发展战略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储气设施发展战略浅析

张红杜琳

陕西城市燃气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16

摘要:天然气储气设施是城市燃气企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目前在储气设施发展方面存在众多问题,严重制约储气设施的合理发展。想要有效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加大储气设施建设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储气设施、广泛吸纳各类资金、兼容并蓄提升技术实力等措施。本文主要分析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储气设施面临的挑战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燃气企业;天然气;储气设施;发展战略

1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1.1日调峰责任不清、主体不明

在天然气市场发展充分的国际市场上,通常是“谁用气、谁调峰”,具有需要天然气稳定供应的工业用户、燃气企业、管道企业,具有主动调峰的利益驱动,承担调峰责任的主体相对明确。目前国内上游气源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为代表的“三桶油”供气企业掌握,政策明确供气企业和管道企业共同承担季节调峰责任,燃气企业承担小时调峰责任,而对于重要的日调峰责任,存在供气企业与燃气企业互不相让,相互推诿的情况,故而影响相应调峰责任的落实。

1.2储气库公司独立性不够、投资积极性差

以往地下储气库多作为长输管网配套基础设施与管网捆绑,通过管输费回收相关投资。近年来,中国石油将储气库公司单独剥离出来,但在独立盈利和投资运营上未完全放权,定位于“成本中心”,不能独立进行季节性差价买卖获取利润,不利于地下储气库的持续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除此之外,对于有调峰需求的管道公司,由于独立运营的储气库和管道之间的调度运营机制未理顺,也缺乏投资积极性,使储气库的调峰功能未能体现收益。

1.3管道未实现公平开放

城镇燃气企业作为下游主要的用气企业,承受着冬季高额的购气成本,在目前居民气价低于工业气价的环境下,部分成本无法向下游用户传导,因而其具有强烈的建库需求,希望通过建库储气平抑用气高峰和用气低谷的价格波动,降低冬季购气成本。以城镇燃气企业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未能大规模投资的障碍在于,管道没有实现第三方公平开放,储气库无法同主干管网连接并顺利使用,造成天然气“进不来、出不去”,容易形成储气库孤岛,无法实现其应有的调峰价值。

1.4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

我国储气库建设钻采环节多采用油气田的技术规范,集输环节多采用输气管道领域技术规范,尚未建立针对储气库建设和运营的行业标准规范,这就造成储气库在规划、设计、建设、验收、运行过程中标准规范不一致的问题。同时,在安环评时没有针对储气库的专门类别,在性质界定上是属于城镇燃气还是油气田尚有分歧。在标准规范上的不足,不仅造成储气库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也对投资建设前期对风险的评估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2城市燃气储气发展策略

2.1加大储气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强化政府在公共资源管理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细化财税优惠、土地使用、储气价格等政策,尤其是出台储气调峰费用,吸引更多企业和资金参与支持城市燃气企业开展储气库前期评价及建设工程,提升储气库建设速度。二是进一步开放储气气量交易市场,尝试天然气储气气量市场化,委托建立专业化储气公司代为储存天然气,缓解城市燃气企业储气设施建设压力,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推动储气产业发展。三是优化全国性的天然气交易市场,灵活调配现有资源。城市燃气企业在异地或参股建设大型储气设施,特别是地下储气库工作气量,充分挖掘现有储气设施建设潜力,分享工作气量,利用现有长输管道资源互联互通协议,在用气高峰时以置换的方式获得调峰气量。

2.2发展多种形式的储气设施

中国燃气企业储气设施极为单一,小城市仅停留于CNG储气罐方式,大型城市则致力于LNG储气罐建设,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今储气需求,中长期储气设施建设难以落地。结合各个地区城市的用气特点,燃气企业应该采取储气库、气田、LNG共同参与调峰,可中断用户、管网作为补充,宜库则库、宜罐则罐、宜管则管,多种方式不同维度发展各类储气设施。

就地域而言,沿海城市燃气企业要充分发挥向海优势,在全球大力开发LNG的背景下建设LNG接收站和储罐,接收来自海外长期合同下的稳定LNG气源,应对冬季用气高峰和国内LNG价格季节性波动。内地城市除依靠周边气田和地下储气库外,依靠企业间或政府补贴取得调峰气价优惠统一规划发展LNG储罐,在大城市建立较大型的LNG储罐,周边中小城市建设小型LNG储罐,储罐与邻近骨干输气管网、城市燃气管网相连接,不同层级、规模的储罐和管网组成区域性燃气管网系统,共同调节高峰用气压力。

从气量供应、经济效益等方面考量,城市燃气企业发展地下储气库是必由之路。在地下储气库选型方面,有条件的燃气企业应首先选择建库技术低、风险难度较低、投资较小的盐穴型储气库,其次可以与周边油气企业合作建设油气藏型储气库,最后可借鉴外国优秀经验发展含水层储气库。

2.3广泛吸纳各类资金

一是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储气规模连年高速增长,城市燃气企业也要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支持,发展大型LNG储罐,甚至地下储气库。二是推动PPP模式应用于储气设施建设领域。储气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非常强的项目类型,非常适合推行PPP模式。政府赋予城市燃气企业更多权力,充分发挥企业参与积极性,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是城市燃气企业建立储气设施建设专项基金,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盈利提取、政府性公益基金以及社会其他闲散资金等,资金由专业化基金管理公司代持代管,资金即可为大型储气设施建设提供支持,又可增值保值为投资者提供分红,提高基金吸收资金能力。

2.4提升技术实力

一是将储气设施的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规划,组织专家系统梳理储气设施技术方面的难点,根据城市燃气企业储气设施发展需求制定技术攻关长期规划,设立国家储气设施技术研发基金,攻关现有技术难题。二是借鉴上游“油公司”管理模式,城市燃气企业可组建专业化管理团队,将储气设施规划、建设、技术研发、运行、维护等环节委托乙方,广泛吸收中国乃至全球优秀技术团队支持,提供储气设施建设最佳解决方案,以最短时间提升技术实力。三是储气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城市燃气企业很难解决,需借鉴“一院一所模式”、校企结合等产学研成功模式,建立储气设施产业链,提供必要所需的装备、材料和技术。四是城市燃气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借助储气设施建设深化能源合作,与“一带一路”国家储气设施企业展开技术合作,优先发展储气量大、单价较低的地下储气库,逐步进入地下储气库技术领域。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燃气企业必须审时度势,勇于面对建设储气库设施方面的各种不利形势,多方沟通加大储气设施建设力度,多种渠道广泛吸纳各类资金,不断提升技术实力,敢于发展多种形式的储气库设施,以满足国家和地方对储气设施工作气量的要求,确保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先机。

参考文献:

[1]天工.加快储气库建设提升天然气应急调峰能力[J].天然气工业,2016,36(09):122.

[2]姜子昂,何春蕾,段言志,林萍,彭婉玲,郭铭俊.我国天然气价格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7):61-64.

[3]吕淼.国际经验对我国天然气储备设施建设的启示[J].能源,2016(08):88-91.

[4]吕淼.我国天然气储备设施的现状和问题分析[J].能源,2016(07):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