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探索

许信忠

三亚市公安消防支队海南三亚572000

摘要:高层建筑火灾是火灾扑救的重点和难点,是影响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我国近年来的高层建筑火灾实例进行分析,探讨部队在进行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存在的难点,并对其中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全面提升部队攻坚打赢和科学施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官兵战斗伤亡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解决对策

2017年6月14日凌晨,位于伦敦肯辛顿切尔西区的格伦费尔大楼突发大火,一座高24层的公寓楼几乎烧成空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与日俱增,并且在高度、结构和功能上呈现出愈加丰富的趋势,城市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为城市高层建筑提供良好消防安全保障,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难题。本文通过对近年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实例的分析,探讨了部队在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存在的难点,并对如何打赢高层建筑火灾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提升部队攻坚打赢和科学施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提供参考。

1、高层建筑火灾概况分析

从近期官方公布的相关数据得知,近10年,全国共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1万起,死亡474人,直接财产损失15.6亿元。一些城市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案例所反映出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9月9日,吉林省长春市一座在建楼盘的两栋32层高楼发生火灾。此次大火共造成42人受伤,经济损失约600万元人民币。同年11月,上海静安区余姚路胶州路一正在进行外立面墙壁施工的28层住宅发生大火。该建筑高28层,建筑面积17965平方米。此次事故最终造成58人遇难,70余人受伤,房产损失接近5亿元人民币。2011年2月3日,沈阳市和平区皇朝万鑫国际大厦发生火灾,楼面全损,造成1亿以上的经济损失。这些案例表明,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社会影响。

2、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

高层建筑由于使用功能复杂、结构多样、横纵向管道多、火灾荷载大、人员密度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将会相当困难:一是易形成立体燃烧,灭火难度大。高层建筑着火,由于外保温层、装修材料、横纵向管道井、风力影响等原因,火势蔓延迅速,极易形成立体燃烧。一旦形成立体燃烧后,由于火势燃烧猛烈、浓烟多,登高作战难度大、外围灭火制约因素多,灭火救援工作将会十分被动;二是被困人员多,救援任务重。高层建筑由于结构复杂、人员密度大、楼层高、疏散距离远、疏散途径少等因素,发生火灾后大量人员的安全疏散转移是一大考验;三是作战进攻体能要求高、进攻路径少。高层建筑内攻灭火救援,消防电梯使用率较低,多数通过疏散楼梯徒步登高开辟战线。全身防护加上携带灭火救援装备负重登高,消防员在行动中体能消耗大。另外,进攻“逆行”与人员疏散逃生的碰撞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展开;四是部队灭火救援装备存在短板。消防车辆供水高度不足,空气呼吸器使用时间短、消耗大,举高车辆登高作业场地要求高、举高高度不足,灭火救援装备的运送装备短缺等问题,严重制约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3、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思考

3.1以固为主,发挥固定消防设施主导作用

高层建筑消防设施配备全、标准高,在火灾扑救中应充分发挥建筑消防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发挥消防控制室的指挥枢纽作用。消防控制室是控制建筑相关消防设施的枢纽所在,灭火救援力量到场后,应第一时间利用消防控制室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监控系统开展火情侦察,查看、控制相关消防设施的启动运作情况,避免灭火救援的盲目性;二是以固为主,发挥固定消防设施的效能。在消防设施完整好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利用建筑物的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水泵结合器等消防设施实施出枪灭火、人员疏散、装备运送和向上供水,提高灭火救援效率;三是做好排烟、送风,为进攻、疏散提供安全保障。火灾产生的烟气严重危及生命,并且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开展。启动建筑物内的防排烟系统,可以有效排除建筑物内的烟气和防止烟气侵入疏散楼梯间,为人员疏散和灭火进攻通道提供安全保障。

3.2把握难点,开展专业化灭火救援训练

针对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消防部队要加强对官兵进行实战化训练,提高消防官兵的作战能力,从人员、装备等方面着手,建立专业化队伍,提高高层建筑灭火扑救效率,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一是强化消防控制设备的操作培训。在基层中队培养消防控制设备操作使用的“明白人”,到场后第一时间到达消防控制室开展火情侦察和负责相关消防设施动作的掌控,运用好消防电梯、防排烟系统等相关设施在灭火救援中的作用;二是强化高层灭火剂供给训练。由于消防车泵压力有限和灭火剂供给线路铺设时间长、难度大等原因,灭火剂供给是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一大难点。要加强利用建筑水泵结合器供液、首层消火栓供液、沿楼梯、沿建筑外墙铺设水带供液、避难层接力供液等专业性训练,确保灭火救援现场前方用水、泡沫的不间断;三是强化立体化灭火救援训练。开展高层建筑内攻灭火、掩护疏散,举高车辆灭火、救人,直升机转移救护等训练,训练各方灭火救援力量相互配合、相互协作能力,提升立体化灭火救援水平;四是强化装备保障训练。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中,空气呼吸器消耗快、水带破损率高等问题突出,灭火救援一线装备保障面临运送难、需求量大等问题。要成立专业的灭火救援装备保障组,强化灭火救援装备通过消防电梯、上升器、举高车辆、绳索吊升、飞行器吊升等运送训练和快速更换训练,确保前方灭火救援装备的需求,保证人员安全和灭火救援需要。

3.3科学处置,规范灭火救援作战程序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参与力量多、处置难度大,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要求高,在灭火救援作战中应做到:一是加强第一出动力量。根据警情,第一时间一次性调集大功率水罐车、举高车、抢险车、照明车、排烟车等车辆、装备和灭火救援攻坚力量,同时启动社会联动应急预案,调集社会力量参与处置,保证现场灭火救援力量的充足;二是做好火情侦察。利用消防控制室侦察、无人机侦察、询问知情人等手段,查明着火部位、被困人员数量、位置、消防设施完好情况、建筑结构情况等,为指挥部决策和灭火、救人提供方向;三是统一指挥、分工负责。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所有参战力量,避免参战人员各行其是造成现场混乱影响。各参战力量按照指挥部分工,独立负责、协同配合共同开展灭火救援工作;四是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灭火救援过程中,必须始终将“救人”放在第一位,所有工作首先围绕“救人”这一中心任务开展,积极为“救人”创造条件;五是灵活运用灭火战术。高层建筑着火易形成立体燃烧造成灾情扩大,指挥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运用“堵截、夹攻、合击、排烟、破拆”等灭火战术,把主要力量放在火场的主要方面,组织好力量实施救人、灭火、排烟等,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控火排烟,有效实施灭火救援工作;六是加强后方战勤保障。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时间长、灭火药剂使用多、装备器材损耗大,后方保障尤为重要。现场要成立完善的战勤保障体系,专人负责、分组保障,既要保证前方灭火药剂、装备器材的充足供应,也要充分保证油料、饮食等。

结束语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消防部队面临的难题,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内部设施和火灾发生的具体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高层建筑灭火作战体系,开展专业化作战训练,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和“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坚持“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内外并举”的作战理念,能迅速有效地扑灭高层建筑火灾。此外完善培训训练制度,注重基层业务骨干培养,对全面提升部队攻坚打赢和科学施救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官兵战斗伤亡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