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探析

吴春林

吴春林(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洪门卫生院江苏连云港222021)

【摘要】在当前特定的卫生资源和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下,卫生资源的配置规模和质量不仅受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政府政策干预能力的制约。将卫生发展划分到政策干预的范畴,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卫生事业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干预探析

【中图分类号】R1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45-01

作为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干预政策的制定要考虑不同团体、单位、部门以及大众的利益,另外,政府的执政理念、执政纲领也是卫生工作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作为卫生服务的提供者,他们为实现卫生费用的预算以及把握服务对象,决定了他们对需方的卫生服务支持程度;做为卫生服务的需要方,他们在消费分层中的各利益集团于整个卫生服务活动中所占的地位,以及他们为获得健康权利之争的影响高度,将直接关系到他们对健康资源的获得程度。而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的目标就是使三者实现平衡。

一、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特征

卫生工作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它是国民健康生命的基本的基本前提,而政府的公共协调政策恰是卫生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卫生部门一直以来承担着保护人民健康的职能,但随着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部门已经不是唯一承担维护人民健康的职能部门,例如,医疗费用的负责部门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非营利性医院的发展需要财政部门拨款等等。具体来说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不仅具备阶级性、层次性及多样性的公共政策基本特征,还具备公共性、整体性、超前性、合法性等公共政策的特殊特征。另外,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水平将会影响到它的利用水平和社会对其消费水平。如果政策干预水平较低,将会降低社会的卫生服务需求,不符合政府的社会政策目标,而当政策干预水平超出了国民经济允许的范围,也会为社会的发展带来压力。就像每一种社会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一样,对卫生资源干预的过程以及调控卫生资源干预政策都是需要代价的。

二、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的必要性

1、通过调整对卫生执法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政策,能够有效控制因为财政缺口而带来的有偿服务程度和范围,进而改善了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和提供率。研究表明,当政府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投入为当前投入的10倍、对卫生执法监督体系为4倍时,卫生监督执法体系的公共产品提供率可达90%左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达75%左右,但是如果仅依靠政府的投入,公共产品只能在一段时间内提高提供率,而整体发展趋势会受到系统公共产品的影响下降。

2、政府调整对公共产品的补偿水平后,能够激发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无偿服务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和提供率。相关调查表明,当公共产品的补偿率提高时,公共产品的提供率也会随之提高,当补偿水平达到目前的10倍左右时,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公共产品提供率将会呈现趋势的改变,当补偿水平增加至目前的20倍时,公共产品的提供率呈上升趋势,越提高60%左右。因此,导致公共产品提供率下降的原因是政府对公共产品的补偿水平过低或缺失。

3、调整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能够在激发公共卫生服务人眼工作热情的同时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公共卫生服务的队伍,使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绩效得到有效的改善。有关调查显示,当政府增加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投入时,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公共产品的提供量和提供率都会得到明显提高,当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达到目前工资的4倍时,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人力资源总量会不断增加,公共产品的提供率也会达到75%以上,因此,造成目前大量公共卫生服务人才流失的关键就是工资补偿水平过低。

三、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的实施

1、政府加大投入

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和预防疾病,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投入,以提高公共卫生的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资源效益。公共卫生服务消费因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征,决定政府是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中的主导。大量政策干预实践证明,单一提高政府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投入,能在一段时间内改善公共卫生产品的提供率,但是从长远打算来说,系统公共产品的提供率和提供量受到准公共产品提供的干扰,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所以,当前,为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整体绩效,政府应该翻倍加大投入,同时不断完善卫生政策干预,使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类别得以明确,限制或取缔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中的有偿服务以及准公共服务。另外,政府还要注重投入的分配情况,加大无偿服务产品的补偿力度,保证公共服务的有效性,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补偿,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完善政策调控

首先要加强计划监管力度,以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必须细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层次,重点突出成本低、效益高、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服务。时刻强调政府的干预责任,加强计划监管。例如,对于基层医疗机构来说,其提供的服务多数属于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因此,其管理模式应该以计划调控为主;其次,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将所有的公共卫生服务和责任落到政府的肩上是不现实的,虽然公共卫生事业不能实现全面的市场化,但有些可行的领域是可以引入市场的,例如,特需预防保健服务、非基本医疗服务等。因此,要妥善利用政府调控机制及市场机制,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合理分工。

3、强化供方建设

首先,应该保证政府投入资金的内部调控得到具体落实,将对大、中型医疗机构的投入适当转移到城市公共卫生机构上;其次,加强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公共卫生在职人员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把学习和工作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鼓励大、中型医疗机构实行兼职、下派、挂牌等多渠道的向基层卫生机构输入卫生技术人才,也鼓励已退休的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回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将全科医学教育作为医学教育发展和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基本内容,例如:爱国卫生运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获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来看,爱国卫生运动越来越形式化,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小,导致了公共卫生效果减弱,许多传染病再次来袭,严重影响了公共卫生工作的绩效,所以,应该不断总结以往公共卫生政策的经验,以促进未来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的展望

社会资源在卫生部门分配是否合理将会决定卫生资源的配置成本,同时也会引起或抑制社会消耗卫生资源的,进而对社会资源的分配结构及消费水平带来影响。目前,许多国家将调控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和配置规模归为政府的行为,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干预,试图降低卫生资源的配置成本,以节约社会资源,因此,只有政府出面充分发挥其干预职能,明确所有公共产品的范围和类别,限制或取缔有偿服务及准公共服务,采取合理的补偿方式,才能保证卫生服务系统发挥其最大的社会作用。

结束语: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健康可及性和社会公平性都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制定和实施政策的基础,中国也同样是,但我国在制定和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时,应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力争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国情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

参考文献

[1]田伟,栗美娜.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0)

[2]阚萌萌.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政策干预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6)

[3]张鹭鹭.马玉琴.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