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县级电网供电可靠性创先思路探讨

/ 3

海南省县级电网供电可靠性创先思路探讨

韩武奇

韩武奇

海南电网公司临高供电局海南临高571800

摘要:“十二五”期间,为适应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定位,海南电网公司提出了创建国际先进水平电网的发展目标,其中供电可靠性创先发展规划提出:至2020年,全省年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控制在67分钟以内。除四大局外,处于第三层次的临高供电局及其他13个市县城市电网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控制在150分钟内。结省公司提出的创先目标与临高局的实际情况,本文基于中压以上电网层面论述如何提高县级电网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供电;可靠性;提高;方法

Hainanprovincepowersupplyreliabilityatorabovethecountylevelthepreludetoexploreideas

HanWuJi

Hainanpowergridcompanyinthehighpowersupplybureauinhainanheightof571800

Pickto:"1025"period,toadapttothehainanprovince"internationaltourismisland"developmentorientation,hainanpowergridcompanyputsforwardtocreatetheinternationaladvancedlevelofthepowergriddevelopmentgoals,thepowersupplyreliabilitypreludedevelopmentplanputforward:to2020,theyeartheaverageuserpowertimecontrolin67minuteslessthan.Inadditiontofourleftfield,inthethirdlevelofthehighpowersupplybureauandother13citiesandcountiesurbanpowergridusersaveragepowerfailuretimecontrolin150minutes."Provincialcompanytoputforwardthepreludeofthegoalandtheactualsituationofthehighbureau,thispaperbasedonthemediumvoltagepowerlevelabovediscussedhowtoimprovethereliabilityofpowersupplyatorabovethecountylevel.

Keywords:powersupply;Reliability;Improve;methods

1.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影响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很多,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既有设备质量问题,也有人为管理问题。综合近年来临高县电网运行情况来看,影响县级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

1.1电网结构的影响

坚强的电网结构,对于供电可靠性至关重要。由于一些电网结构未能实现“N-1”,在受端系统内发生任何严重单一故障时不能可靠、快速地切除,保持系统稳定。从而影响了电力负荷的转移,低下的转供电能力,导致供电可靠性的降低。

1.2系统设备计划或临时停电的影响

系统设备的计划检修、临时故障检修、电网建设与改造施工等是历年的主要影响因素。电网设备停电管理工作涉及面广,部门多,可靠性管理人员能否综合平衡各因素避免重复停电则极大地影响着供电可靠性。

1.3自然灾害的影响

主要指暴风雨、雾、雪、雷电、地震的发生而造成的系统故障所带来的供电中断。这些因素虽不可抗拒,但可通过预测和预报,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及影响。

1.4电源供电能力的影响

主要指发电厂根据需要,持续、不间断地提供电力、电量的能力。这一影响因素不是某一个单位所能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根据负荷增长需要、资金等因素统筹考虑和安排。

2.提高县级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方法与措施

2.1对网络结构进行改造

2.1.1提高电网设备“N-1”水平

①高压配电网络(35千伏及以上网络)结构:临高局35kV及以上电网结构具体见图2-1所示。

(图2-1临高县35kV及以上电网结构示意图)

临高主网结构“N-1”统计分析:

表2-135千伏及以上线路不满足N-1统计表

序号不满足N-1线路存在问题说明

1110千伏美台T接洛龙线单T接线

235千伏美良T接龙新线单T接线

335千伏金牌T接龙多线单T接线

435千伏龙力-新盈线单辐射线

535千伏多文-加来线单辐射线

635千伏龙力-临高角线单辐射线

735千伏龙力-东英线单辐射线

线路“N-1”分析

110kV线路结构:110kV龙力变电站和110kV多文变电站由220kV洛基变电站作为支撑形成单侧电源单回环网,其中110kV美台变T接龙力变至洛基变110kV线路上网。

35kV线路结构:临高县35kV整体网络结构较为薄弱。现状6座35kV变电站以110kV龙力变和多文变为支撑,除35kV金牌变能够实现双侧电源供电以外,其余五座35kV变电站均采用单辐射供电模式,安全性较差。

表2-235千伏及以上主变不满足N-1变电站统计表

序号主变不满足N-1变电站存在问题说明

1110千伏龙力站负荷过重,失去一台主变时,负载率为149%。

2110千伏美台站单台主变

335千伏东英站单台主变

435千伏临高角站单台主变

主变“N-1”分析

根据公式负载率=变电站全年最大负荷/(单容量*0.9),计算出失去一台主变时,负载率在100%以内,可以通过主变“N-1”校验。通过对临高县9座高压变电站进行“N-1”校验(负荷数据取自2011年6月25日),结果如下:

110kV变电站:龙力变电站失去一台主变后负载率为152%,多文变电站为130%,美台变电站为单主变配置,可以看出临高县所有110kV变电站均未通过主变“N-1”校验,主要原因为变电站负荷过重,当失去一台主变时,负载率超过130%。

35kV变电站:除东英变与临高角变为一台主变,不满足“N-1”校验以外,其余四座变电站均满足“N-1”校验。

综合以上分析,建议在今后的电网建设中,随着新电源点建设,调整变电站负荷,加强站间联络,提高设备“N-1”率,打造坚强可靠的主网。

②中压配电网络(10kV网络)结构:

表2-32011年临高县中压网络结构情况统计

分区供电区分类电压等级(千伏)线路条数各种接线模式的比例(%)环网率(%)站间联络率(%)线路平均分段数

典型接线辐射型

分区

供电区分类

电压等级(千伏)

线路条数

各种接线模式的比例(%)

环网率(%)

站间联络率(%)

线路平均分段数

典型接线

辐射型

单环网型

双环网型

两供一备

三供一备

多分段两联络

多分段三联络

临高县

D

10

12

2

0

0

0

0

0

10

17%

17%

1.4

E

10

6

0

0

0

0

0

0

6

0

0

3.5

F

10

27

8

0

0

0

0

0

19

30%

22%

2.6

小计

10

45

10

0

0

0

0

0

35

22%

18%

2.4

由上表可见,D类地区共有线路12回,其中2回单环网接线,其余均为辐射型接线;E类地区共有线路6回,均为辐射型接线;F类地区共有线路27回,其中单环网接线8回,单辐射接线19回。至2011年底,临高县环网化率为22%,站间联络率为18%。

由于辐射型接线模式不具备故障转供能力,供电可靠性较低;建议今后结合负荷发展情况适时调整接线模式,如新增变电站的建设应考虑对辐射型线路进行改造等,增加线路间联络,逐步实现环网。2011年临高县辐射型公用线路情况见表3-7。

2.1.2合理配置中压网络分段开关

由表2-3可知,D类供电区(县城)平均分段开关数为1.4,E类供电区(镇府所在地)平均分段开关数为3.5,F类供电区(农村区域)平均分段开关数为2.6。可见我县电网中压分段开关配置不尽合理,应在工商业负荷密集的D类县城区,根据负荷类别及地理区域合理增加分段开关,并根据负荷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决定是否增设联络线路实现双电源开环供电。此外,F类农村线路由于供电区域面积大,分支线路多,目前的分段开关数量仍无法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应根据线路结构及负荷分布情况合理增加分支开关,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2.2提高线路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

2011年临高县10kV公用线路绝缘化和电缆化统计情况如表2-4所示。

表2-4现状公用线路绝缘化率和电缆化率情况

供电区分类

项目

电缆(km)

架空(km)

合计(km)

绝缘化率(%)

电缆化率(%)

绝缘线

裸导线

主干线路

0

39.5

6.4

45.9

86%

0%

全线

0

39.5

45.1

84.6

47%

0%

E

主干线路

0.12

20.5

0.4

20.9

98%

1%

全线

0.12

20.5

129.9

150.4

14%

0%

F

主干线路

0

33.6

177.3

210.9

16%

0%

全线

0

33.6

601.5

635.1

5%

0%

合计

主干线路

0.12

93.6

184.1

277.7

34%

0%

全线

0.12

93.6

776.5

870.1

11%

0%

由以上表可知,临高县公用线路以架空裸导线为主,主干线路绝缘化率为34%,电缆化率为0%;全线绝缘化率为11%,电缆化率为0%。全网线路绝缘化程度总体较低。今后电网建设中,应加大绝缘导线使用率,解决架空线路与线路走廊树木及建筑物与线路通道的矛盾问题和解决部分建筑物与线路安全距离不够的突出问题,降低因外物造成的线路故障率和安全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2.3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元件,缩短设备检修时间

配电设备是组成配电系统的基本要素,选用可靠性高的电力系统元件,对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起着显著的作用,因此,在建设电网时,应尽可能选用可靠性高的设备,以减少检修次数,延长设备的连续运行时间,如选用检修周期长的六氟化硫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等。由于选用了可靠性高的电力系统元件,根据设备的健康状况,县级电力企业对一些供电可靠性高的供电区域范围内的变、配电设备应积极推广采用状态检修法,以延长设备的修试周期。

2.4加强停电管理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加速推进,当前我县电网基本建设与改造力度明显加大,施工停电次数较往年明显增多,此外,近年来我省台风、水灾、雷害等自然灾害频发,加上由于民众的维权意识强,线路走廊障碍物清理难度大等原因,造成线路设备故障跳闸率居高不下,如何加强停电管理,最大限度缩短停电时间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应加强施工和检修停电计划管理,采取检修、施工综合停电,做好停电指标预控,做到先算后停,严格控制停电时户数。严格执行月度停电综合平衡会议制度,加强月度停电计划的平衡和协调,避免重复停电。二是应严格实行设备临时停电检修审批,对危及安全的临时停电申请须经分管局领导审批签字,有效控制多次重复停电。三是应加强配电网施工和检修组织管理,缩短停电时间。对计划施工、检修项目,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优化工作(施工)方案,对工作量大或停电面积大的检修、施工项目,应集中力量对待,减少停电时间。

2.5加强电网设备的生产运行管理

生产部门加强设备运行维护、设备预防性试验及设备缺陷管理,认真做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及日常安检工作,及时消除设备缺陷,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加强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加强配电设备的运行巡视工作,及时清除线路走廊;做好配电网及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及时转移、调整负荷。

2.6开展配网自动化建设

改造配电网,实施配网自动化主要有几大好处,一是采用先进设备,通过通信网络,对配电网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中各元件的运行工况,精确估计各种设备的使用状态,在故障未发生时就及时消除,从而大大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二是自动化系统具备三遥功能,能够与配电终端一起完成配电网的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大大缩短了线路的故障停电时间,减小了故障停电面积。三是由于自动化网具有记忆功能,对线路瞬间故障的隐患查找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它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查找和分析,发现线路发生故障的部位,便能及早发现和处理。

2.7发展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就是对高压电气设备及设施进行不停电的作业。发展带电作业是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手段。建议将来在人员配置合理、设备条件允许等时机成熟时发展带电作业,不失为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一个有效办法。

2.8加强培训,提高运行及管理人员素质

无论电网多么坚强,设备多么先进,最终离不开人的操控。在供电可靠性管理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人的参与,人员素质不可忽视,因此,必须从人员的培训力度、培训方式、培训内容等着手,不断提高人员的业务素质,使参与供电可靠性管理的人员都能胜任其工作。

3、结语

总之,供电可靠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的电网作支撑,需要不断提高电网科技含量及配电自动化水平,更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组织、管理、技术上采取各种积极有效措施,以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海南电网公司企业标准:高中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管理标准.2009

[2]海南电网公司创先规划之③:供电可靠性.2011

[3]海南电网公司临高供电局:临高县“十二五”中低压配电网规划.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