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姚士祥杨峰

姚士祥杨峰

淮安市淮阴医院骨科江苏淮安223300

【摘要】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治疗不稳定型转子间骨折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63例老年人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解剖型钢板固定20例,动力髋螺钉固定28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15例。比较三组内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愈合优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EvansⅢ型、Ⅳ型、Ⅴ型转子间骨折中,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组同DHS组相比较,仅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P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在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可明显增强EvansⅢ型、Ⅳ型、Ⅴ型转子间骨折术后的稳定性,提高骨折愈合率,疗效明显优于DHS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固定术;转子间骨折;钢板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261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多发于老年人的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多有明显的骨质疏松,造成骨折的创伤较重,骨折后出血量大,愈后常遗留有髋内翻,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有报道,约有10%20%的患者死于骨折后并发症,而保守治疗死亡率更高。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及早让患者离床活动,减少并发症。为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笔者所在医院从2007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3例,现将其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男29例,女34例,年龄6590岁,平均736岁。按Tronzo和Evans分类,Ⅲ型31例,Ⅳ型22例,Ⅴ型10例。致伤原因:滑倒跌伤40例,车祸伤2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7天。其中DHS组28例、股骨近端解剖钢板组20例和股骨近端LCP组15例。

12手术方法:入院先行患肢皮肤牵引,同时进行术前检查,做术前准备,有内科疾患者,需进行相应的治疗,然后再手术。56例行椎管内麻醉,7例全麻。取患髋垫高约15°20°仰卧位。髋动力钉板组采用股部外侧切口,复位在大转子下25cm,以135°颈干角、前倾角10°钻入导针,测量导针长度,选择合适长度动力钉,沿导针开孔,攻丝,拧入动力螺钉,C臂透视,确定位置满意,使钉近端距股骨头23cm,被动运动髋关节在正常范围,安放外侧接骨板并固定,置负压引流管。股骨近端钢板组采用同样切口,复位后直接装入解剖型钢板或LCP,近端拧入3枚松质骨拉力螺钉,小转子骨折也应复位固定,负压引流管在4872h时引流物少于50ml时拔出。以上各组均卧床46周,可不负重活动膝、踝关节,卧床期间病人做静止性肌肉主动收缩,被动下肢按摩,以防止患肢静脉血栓形成。

13疗效评价:三种内固定方法经718个月随访,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文献[1]。优:骨折一期愈合(≤8个月),髋关节功能良好,肢体无短缩。良:骨折9个月内愈合,髋关节活动较健侧差10°20°,旋转内收畸形≤20°,患肢短缩≤2cm。差:骨折不愈合,髋关节屈曲≤90°,畸形,患肢短缩>2cm,跛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

2结果

21术前三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方面经均衡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三组病人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优良率方面比较(见表1)。

表1三种内固定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X±s)

3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多发病之一,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的今天,处理好老年髋部骨折显得尤为重要。另外,老年人,身体多并存有心、肺、肝、肾、脑、血管及糖尿病等内科疾患,在骨折后,原有的病症可能加重,有些平素看起来“健康”,但当骨折后,尤其长期卧床以后,各种潜在疾病可能纷至沓来。具报道股骨转子间骨折,牵引治疗组死亡率达346%[2],充分说明了老年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提高,内固定材料的不断发展,手术合并症也大大地减少。而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期活动,缩短卧床时间,便于护理,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显示,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和股骨近端LCP内固定术失血量少,创伤小,因此是老年患者的较好的一种内固定选择。术前应仔细分析髋关节正位片,了解骨折的类型以及正确判断复位后小转子内、后侧皮质能否恢复完整,术中力求恢复其完整,以防止术后不稳,发生再移位[3]。动力髋螺钉(DHS)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有较好的固定作用,但该手术要求进针点骨皮质完整,并且对关节的破坏大、出血多。对于伴有骨质较疏松的老年患者EvansⅢ型Ⅴ型骨折固定效果较差,因为EvansⅢ、Ⅳ型大转子下动力钉进钉点已破坏,无法固定;EvansⅢ、Ⅴ型动力钉板的近端侧板无孔,无法固定小转子,易发生术后骨折再移位及畸形。通过对三种内固定在老年人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中使用的统计比较表明,对于EvansⅢ、Ⅳ、Ⅴ型骨折使用股骨近端LCP在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疗效方面优于髋动力钉板和解剖型钢板。因此,笔者认为股骨近端LCP是目前比较适合应用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材料。

参考文献

[1]王红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及转子部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17(6):446447

[2]ZGolubovic,MMitkovic,DGajdobranski,etal.Treatmentoftrochantericfemoralfractureswithdoubledynamicinternalfixation.MedPregl,2007,60(56):267271

[3]RSen,PPrasad,SKumar,andONagi.Periprostheticfemoralfracturesaroundwellfixedimplants:asimplemethodoffixationusingLCDCPwithtrochantericpurchase.ActaOrthopBelg,2007,73(2):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