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专科护士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精神科专科护士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王晓娥文金宁裴建琴李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江苏无锡214151)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的实施与效果。方法:通过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制定培训内容、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及问卷调查反馈对29名专科护士进行培训。结果:29名护士均一次性通过答辩,学员对培训基地的满意度逐年上升。结论: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中有积极效果和意义。

【关键词】精神科;专科护士;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7-0274-02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领域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1]。精神科专科护士是在精神卫生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临床护士[2]。我院于2014年成为江苏省首批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目前已开办三期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共培养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29人。省内关于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目标和培训方案无先迹可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不断征求学员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经验,及时完善教学方案,探索性的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全员一次性通过答辩,合格率100%。现将多元化教学模式介绍如下,以供相关培训基地探讨或借鉴。

1.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定位

根据《江苏省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3],结合相关专科护士的招生简章[4]和培养目标[5],我院将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目标设定为培养具备优良人文知识、丰富的专科理论知识、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育能力和护理科研能力等的综合性应用性护理人才。定位精神科专科护士的角色能力为:(1)丰富的精神科专科知识的掌握者,对精神科不同的疾病、症状能很好的识别,能熟练应用护理技巧,及时评估发现患者的风险并进行有效的处理;(2)教育者,能带教好临床新护士、进修护士;(3)优秀的宣教者,主要给病人和家属、其他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精神科知识的宣教;(4)科研者,能不断参与科研活动和推广科研成果;(5)管理者和自我管理者,能对不恰当的护理实践及时评估并加以纠正,进行质量评价、监督,提高质效,完善自我。

2.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精神科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为保证教学的规范性、先进性和实用性,我院通过三年的摸索研究改进,将多种教学模式融合,应用于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训中。

2.1集中授课模式在基础理论培训中的应用

专科护士培训班的学员均为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临床护士,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科护士,所需的专业知识要有比较丰富的内涵,因此基础理论教与学是必须的。

我们安排了为期一个月的理论课学习,学习内容为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药理学知识,精神科专科护理技能,精神康复技能,护理伦理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护理质量管理,护理科研论文的撰写方法等等,涉及的内容面广质优。采用以集中授课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培训之前,我院制定了课程表,制作了专用教材,配备了专业书籍,邀请省内外医疗、护理、管理、科研方面的专家进行授课。教学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授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的课件、视频以及音频资料帮助学员有效掌握课堂内容。讲课形式有师生互动,也有学员小组讨论,以及学员相互参与的演习,总之,是以形象生动的互动形式寓教于学。每次课程结束后,请学员对授课老师进行教学质量的满意度测评和提出整改建议,培训班总负责老师根据学员满意度调查结果和整改建议,与授课老师进行沟通,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三期培训班理论授课满意度统计和建议汇总,见表。

表三期培训班理论授课满意度统计和建议汇总表

2.2基于问题和典型病例的教学法在临床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近年来,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BL)越来越多的用于国内外的医学课程。研究表明,PBL教学法能够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高其评判性思维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及有效的沟通能力等。我院在培养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学员的教学能力时使用了该方法。

护理业务查房前,由带教老师找出典型病例,带教老师对学员提出本次查房的目的和要求、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提炼出优质问题,督促学员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在查房过程中,通过实际病例的讲解、对学生操作点评及讨论分析,帮助学员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进一步提升学员的专科业务技能。

2.3角色扮演法在提高学员精神康复技能和处理突发应急事件中的应用

角色扮演是指学习者在模拟环境或真实场景中,实验性、游戏性地按某一角色身份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表现角色身份的行为、语言、思考方式及其决策和行动模式,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身份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角色扮演教学法融合了情景体验、案例模拟、互动学习等先进的教学理念,满足了不同学习背景和个性特征的学生需要。我院在培训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学员康复技能时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通过让学员扮演不同阶段的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各项技能的训练,从中体验患者的需求,掌握康复技能训练的技巧。

在应急能力训练中,我们采用先前编好的情景剧本,让学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应急演练,以提高学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2.4目标反馈法的实施

在整个临床实践过程中,我院制定了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学员临床实践目标和内容,为学员发放培训手册,培训班总负责老师给学员统一布置自学内容,学习计划由学员自身制定。学员每天需记录学习内容和学习心得,每周汇总给老师,老师及时进行批阅后反馈给学员。

2.5“导师制”教学法在指导学员科研能力中的应用

导师制的教学形式自由而多样化,能够密切师生关系,支持个性化的能力培养。事实上对于专科护士学员而言,科研能力是最薄弱、最困难的学习项目,也是迫切需要提高的学习领域,这从表1的满意度调查情况中也得到了证实。面对学员们的如此困境,我们采用导师制教学方法,为每位学员配备了点对点的指导老师,这能够近距离、有效的帮助学员进入到未知的学习领域,利于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2.5.1导师的选择我院在选择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指导老师时所设条件必须同时具备:(1)本科及以上学历;(2)副主任护师或专科护士;(3)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4)具有较强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和经验;(5)近五年主持科研课题项目的开展。最终在全院范围内选择了4位导师,每位导师指导2~3名学员。

2.5.2导师制教学法该方法主要用于培训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学员的实践拓展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科研设计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文献资料的检索,论文写作的注意点,科研课题的设计,实践拓展的开拓训练等,多方位指导以帮助学员提高科研写作能力。在导师指导科研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导师密切跟踪学员的学习进度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员的提问有问必答。学习期结束,根据学员答辩作业完成质量对导师进行教学测评。

2.5.3导师制带教模式增强了导师和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导师和学员密切联系交流后,对所指导的学员能够充分了解,这能够有的放矢挖掘学员的科研能力,帮助学员及早确立研究方向。整个教与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互动过程,极大的提高了学员学习的动力和潜能。

3.体会

我院在省级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训过程中,综合采用了以上五种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了学员们的认可,同时也更加锻炼了培训师资的综合教学能力,可谓教学相长。但我们目前所培训的班次仅为三期,培训的学员数量尚少,还处于培训起步阶段,今后我们将不断对培训的形式、方法和内容进行探索研究,多向同行学习和交流,以期为精神科护理事业的发展推波助澜,培养出更多顺应护理岗位需求的精神科专科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树苓.国内外急诊专科护士资格认定现状[J].天津护理,2011,19(6):366-367.

[2]黄雪花,李菊花,宋小珍.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09-212.

[3]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护理事业建设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js.gov.cn/jsgov/tj/wst/201206/t2012062942216.html,2012-06-29/2014-08-15.

[4]南京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2014年招生简章[EB/OL].http://www.jsna.org.cn/zkhspx/2014/05/30210051891.html,2014-05-30/2014-08-15.

[5]张玲玲,钱火红.美国静脉输液专职护士的发展现状及度我国的借鉴[J].护理学报,2017,14(12):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