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夏丰光李论雄

(华南师范大学脑成像中心广东广州51063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诊断手段。但由于设备故障、网络故障等问题,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导致图像质量不佳,影响对疾病判断的准确性。现就针对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标准;诊断;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R31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4-0216-01

随着近年医疗影像设备及技术的飞跃性突破,磁共振成像设备越来越普及,维护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高效运行,使所得数据真实有效,对于科研和临床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使其在临床使用时成像技术更加成熟。

1.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

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的概念较为广泛,主要包含技术层面上的诸多措施以及确保磁共振成像系统应用的质量管理等方面[2]。涉及的内容有科研和临床研究中的图像质量问题,以及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例如选取可提供优质图像以及保障系统稳定的成像方法,使所得图像符合相关质量标准;在图像信息提供方面,临床诊断时设置最佳扫描序列和参数,从而获得优质图像,消除患者自身或者系统等因素造成的伪影,正确判读采集的数据信息。

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控制是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内容,主要组成有技术应用方面及技术手段的实施两个部分,两者紧密相连,其中质量控制主要有如下步骤:(1)采购设备过程中需合理选择型号、厂家和配置;(2)合理场地规划,保证顺利安装磁共振系统设备;(3)调整测试以及验收该系统设备;(4)获取对系统性能的基准值;(5)按照现阶段的业绩标准,对系统相关功能和指标进行检测判定有无偏差;(6)纠正相关功能指标等存在偏差的问题后,需再次测试验证[3]。因此,严格检查质量控制步骤,确保有效控制磁共振成像质量。

2.现阶段业界的相关标准

国外对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研究较早,因此,其对于指导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工作已具有比较完善的相关标准。而国内有关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理念起步较晚,多以下述标准作为参考,其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指标以及内容等方面各有不同。如美国放射学会(ACR)于2002年发布《磁共振QC手册》、加拿大放射医师学会(CAR)于2011年颁布《磁共振成像标准》、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机构和组织等均有相关标准,这些标准中包含了对均匀度、信噪比、集合畸变率以及空间分辨力等测试方法,可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我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医用成像磁共振设备主要图像质量参数测定》(2010),其中有关规定对于执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等工作时的每周测试指标和年度测试指标均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并指导磁共振成像设备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3.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应用问题

磁共振成像设备应用时,常见的问题有扫描床故障、水冷机故障、网络故障等,因此应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

3.1扫描床故障与解决措施

从扫描床故障方面分析,扫描床是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设备的应用可为患者提供一个平躺的区域,有助于患者安全检查。但扫描设备出现故障时,则会影响设备的检测质量以及检查效率。磁共振成像设备扫描床故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扫描床进出时噪音较大,此类现象多由床位较高所致,通过调整扫描床的位置,直至符合相关标准即可排除故障;②扫描图像信噪不理想,这对疾病的判断也有一定影响,可通过更换相关部件排除此类故障;③不能正常显示图像或图像质量不佳,出现这一故障多为IMAGE部分,一般重启后可避免此类现象,若不能正常排除,则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相关部件[4-5]。

3.2水冷机故障与解决措施

水冷机是磁共振成像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冷机出现故障,多由水温升高大致水循环量不足,发生堵塞所致。因此应定期清理水冷机组系统内部的异物,确保设备在清洁的环境中运行;同时要随时监测水冷机所供应的水量,确保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设备能循环系统的运作。

3.3网络故障与解决措施

网络故障是磁共振成像设备使用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原因在于:与磁共振成像设备相连的网络是医院提供的内网,网络运行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网络可能会出现死机的问题,进而影响设备正常运行,耽误患者的正常诊断治疗。针对网络设备故障问题,实际工作中应定期监测医院网络运行情况,避免医院内网与网络主机发生冲突,同时通过更换主机地址可排除此类故障。

3.4图像的质量控制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也应做好医生诊断台的图像质量控制。由于部分医院财力的控制,医生诊断台应用的显示屏多为家用的电脑,电脑配置低,导致图像的分辨率不够,灰阶度变差[6]。针对此类情况,医院最好选用专用的医用灰阶显示器作为图像的显示屏,文字屏则选用一般的彩色显示器,使图像、文字分开双屏显示,减少诊断中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提高诊断准确率。

4.结语

磁共振成像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图像质量清晰、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但受设备零部件损害、参数设置、外界因素等影响,可能会出现磁共振成像不清晰、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因此做好磁共振成像的质量控制,参照业界相关标准,同时根据磁共振成像实际运行中常遇见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和完善,确保磁共振成像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障其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杨新广.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常见问题与维修[J].医疗装备,2018,3(5):156-157.

[2]张忠,杨国财,杨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经验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8):862.

[3]丁朝飞,姚国庆,米永巍,等.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及管理现状的循证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3):159-164.

[4]曾亚伟,李科,朱磊,等.高场MRI设备RFIS故障分析与检修[J].医疗卫生装备,2018,290(08):112-113.

[5]付丽媛,梁永刚,倪萍,等.3.0T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控制检测[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3):25-28.

[6]杨曦.磁共振成像设备故障现象及维修[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17,36(4):438-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