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外部空间设计探讨

谢善鹏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89

摘要: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为病人提供的不单单是诊桌、病床等临床诊治手段,优美的室外疗愈环境也变的愈发重要,外部空间也同样履行着治疗功能,符合患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是规划设计“人性化”的医院外部空间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医院患者就医的差异性需求进行分析,并对设计“人性化”外部空间途径进行简单探究。

关键词:以人为本;医院;外部空间;

当前,很多医院都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方式,在对医院建筑进行设计时,也需要采用人性化的设计思维,使医院具备更多的人性化服务条件,这将给患者就医带来新的体验,所以,对医院外部空间进行人性化设计,将会给医院带来新的管理模式,有利用医院的长久发展。

1医院患者就医的差异性需求

1.1老年患者就医心理以及对环境的需求

针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特性,希望能给予更多的尊重,很多老人刚进入医院时会受到医生以及护理人的安排,无法根据自己意识进行活动,很难在短时间接受并习惯,所以,应该给老年人足够的尊重,并给其充足的活动空间。而且老人在情感上比较孤独,很希望能在住院期间有人来进行探望和交谈,从而缓解心理上的孤独感,设计时可以在病房内部添置绿色植物,可以很好地缓解心理压力。也可以在医院外部空间上开辟绿色活动区,如图1所示,可以方便老年患者间的交流和活动。在对医院空间设计时尽量避免高差对老人心理的影响,防止老人产生磕碰现象,所以空间中的标识物应该尽可能大一些,方便老人可以轻松地判断方向。

图1老年患者绿化休息区

1.2儿童患者就医心理以及对环境的需求

国内的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往往会对孩子比较娇惯,同时儿童都比较顽皮和活泼,对很多事物都比较好奇,而且情绪变化比较大,在儿童患者就医期间会受到医生和护士的约束,容易引起叛逆情绪。除此之外,很多孩子一生病就会感到会给打针和吃药,在心理上就会产生恐惧,由于儿童的不配合往往会进行强迫的治疗办法,孩子会感到非常害怕。如果病情严重时还会应用隔离的措施,家长无法长时间陪伴孩子。而心理学家都发现,如果能给儿童就医环境增加明亮、鲜艳的色彩,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情绪,国外的很多儿童医院都大多采用多样化和色彩明亮的设计理念,还可以在医院内外空间中添加一些不会伤害孩子的游乐设施,这样可以减轻儿童就医时的注意力,从而可有效的减缓心理和病痛上的折磨,在儿童被隔离期间,父母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陪伴,从而避免儿童产生孤独感(如图2所示)。

图2医院儿童活动休息区

在医院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该做好儿童患者的防护,避免在空间内活动时受到伤害,而且儿童情况不稳定,对于语言表达方面比较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更多的交流和观察,提升孩子的心理愉悦感,可以在治疗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

1.3危重患者就医心理以及对环境的需求

危重患者大多被安排到重症监护室中,需要较长时间的进行静脉注射,或者插座管,多患者都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会对死亡产生心理恐惧。而且在全天候隔离方式,家人的护理和探视时间都不多,会使患者形成负面的心理,而且重症监视室全天都处于亮灯态,患者的心理和神经都受到干扰,会引起患者神经衰弱,不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在对重症患者医治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增加具有生机的绿色植物,可以使空间变得更加生机盎然,从而可以更好的缓解监护室内的压抑气氛,所以在重症监护室进行人性化设计是非常必要的。

2以人为本的医院外部空间设计有效途径

2.1注重以人为本,采取简约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空间设计应该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更多的设计方案体现出人文关怀,提高医院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打造出具有亲和力的医院环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医院建筑外部空间应该尽量简洁,避免采用复杂的外部造型,给患者清新、整洁的印象。在进行细节设计时,需要采用柔合的灯光,并根据患者的个性需要求采取差异化的设计,从而给医院环境增加亲和力的同时,也减缓患者就医的恐惧。在医院过道部位设计时,应该注重提高自然光照的效果和尽量有效利用过道面积,采用不同的色块区分空间的差别,对医院扶手进行无尖角设计,更好的体现出人文关怀。

2.2对弱势群体进行照顾,设计特别通道

就医患者当中会存在着一些身体残疾和瘫痪人群,这些人群行动起来并不方便,在医院不同区域进行通行时会产生较大的障碍,应该采取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对医院建筑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过量行特殊照顾,更好地体现出人性化的关系,比如,增加残疾人专用轮椅专用通道,可以为弱势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在医院的休闲区域,还应该为弱势群体添加娱乐设施,可以享受到正常患者的待遇。

2.3加强医院建筑室外环境设计,让医院环境起到辅助康复作用

环境对于患者的心理起到较大的影禹,在对医院外部环境进行设计时,在达到使用功能要求之后,应该考虑到患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出人性化、生态化的具备辅助康复作用的空间环境。医院环境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适宜、明亮的空间环境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效果,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注重环境的绿色设计,可以更好地改善医院空气质量,让患者可以更好地接触自然环境,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户外的恢复治疗方式,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免疫能力,调整心理状态,并恢复到正能量状态,现在已经得到很多患者的认同,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在对医院建筑外部空间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有效结合,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让患者可以得到合理的锻炼,设计出独特的建筑小品,让患者在活动中感受到乐趣。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就医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注重患者在心理上对医院建筑空间的感受,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人性化的设计,合理分配建筑空间,做好绿色景观设计,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设计,营造也舒适的医院外部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西周.以人为本的医院建筑外部空间与环境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8(35):60-61.

[2]谢珊.养老设施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精细化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