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探讨

李功碧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人民医院四川盐源6157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7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26-02

ClinicalstudyofofnursinginterventioninchronicatrophicgastritisLiGongbi.

ThePeople'sHospitalofYanyuanCounty,SichuanProvince,,Liangshan6157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mplementationofnursinginterventioninpatientswith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linicaleffect.MethodsOnthebasisofintotheexclusioncriteriawereselectedandrandomlypidedinto2groups,70patientsofcontrolgroupusingconventionalnursingintervention,theteamuse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Comparetwogroupsofpatientslivingqualityandclinicalcurativeeffect.ResultsThepatientsqualityoflifeofthescorethanthecontrolgrouphaveobviouslyimproved;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eamofnursingafter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4.29%,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71.43%),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Inpatientswithchronicatrophicgastritistreatmentintheprocessoftheimplementation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hadbetterclinicaleffec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atient'squalityoflife,isworthclinicaluse.

【Keywords】Chronicatrophicgastritis;Clinicaleffect;Nursingintervention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腹胀、腹痛,随着病情的发展,一部分患者可能会诱发胃癌,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故在患者病情的早期对其进行治疗和干预,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对于患者的病情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多以常规观察和饮食护理为主,病人恢复期较长。该方法效果尚可,但是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来说,较长的病程会使病人产生一定的抑郁情绪和对治疗的抵触心理,在治疗过程中便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有研究认为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案可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并逐渐成为了新的治疗趋势[1]。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法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男26例、女9例;年龄36~72岁,平均(52.3±1.5)岁;病程7个月~8年,平均(4.6±1.1)年。对照组:男25例、女10例;年龄35~72岁,平均(52.1±1.7)岁;病程7.5个月~8年,平均(4.8±1.2)年。两组患者人口学基本资料情况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障碍患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中途退出治疗计划者;④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护理措施

所有患者给予病人幽门螺杆菌根治术治疗以及观察、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加强心理护理,临床护理人员通过谈心的方式,主动听取患者的倾述,减少病人的焦虑紧张等情绪,聊天的态度要求端正亲切,语气要轻柔,不得以强硬命令的语气与病人交谈,同时可让病人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依从性。②加强健康教育,向病人普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知识,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了解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指导病人家属学习基本的护理技巧。③密切观察,临床护理人员注意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定期观察病人肠胃功能指标,用药时严格遵守医嘱,若病人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报知主治医生,遵医嘱进行处理。④提高饮食护理,病人应少食多餐,多摄入高蛋白、低盐、低脂、高维生素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饮水。⑤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应对出院的患者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方案,并要求病人家属的积极参与,病人在出院后半年内避免承担体力工作;病人应定期回院进行复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再生[2]。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

①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黏膜萎缩表现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胃黏膜萎缩明显减缓。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表现。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人数×100%。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表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生存质量情况比较

护理后研究组的总体健康、身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多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与环境、作息习惯、饮食、不良情绪等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同时伴有食欲不振、消瘦、腹胀等临床症状[4],病情严重者会诱发胃癌,严重的影响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情发展与其情绪波动有一定关系,当患者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时,其内分泌功能会受到影响,病人的免疫力会有所下降,最终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对于患者的心理护理应十分注重。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提高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五项干预措施,有效的缓解了病人腹痛、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减轻了病人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研究组护理后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护理后研究组的总体健康、身体疼痛、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两组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林超.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98-98.

[2]王秀英,李娜,李宝玲.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研究[J].医学信息,2013,26(30):133-134.

[3]姚娜,李佃贵,杜艳茹.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1,33(08):1244-1245.

[4]彭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饮食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