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4-14
/ 2

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分析

高亢

冷再生技术的内涵分析

高亢

(齐齐哈尔市交通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

摘要:介绍了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其优势。

关键词: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优势

冷再生技术在环保方面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显著优点,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材料、人工费,节省运费,还可以延长施工季节,几乎不受阴湿或低温季节影响,且对于施工人员,改善了施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有益于环境保护。

1旧路面破碎拌和

旧路面再采用WirtgenWr2500冷拌再生机,该机最大工作宽度250cm。最大拌和深度40cm,能保证连续拌和,具有很高的生产率,能精确控制铺筑厚度。采取半封闭施工,保证交通中断状况及施工安全,JH07-1标段按34cm进行控制,先画好线后,沿线开始拌和,从第二幅开始每幅重叠20~30cm,工作时,冷再生机需一辆洒水车配合保证拌和用水,拌和过程按10%含水量加水,随拌随检查含水量,拌和行进速度8~10m/min,有专人随时跟机检测拌和深度,确保拌和料含水量及拌和铺层厚度。破碎拌和后,经筛分,大颗粒内如颗粒团过多,可加拌一次,水分不足路段,加拌前及时补洒水,保证再生混合料的稳定性。

1.1旧路面混合料分析

拌和后的旧料分析包括就料筛分结果、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以及松铺量的确定、作业段合理长度确定,骨料的级配氛围对冷再生基层的性能影响较大,良好的级配可形成骨架密实结构,结合规范要求,推荐级配如下表所示。

基层级配范围孔径/mm

通过率/%

孔径/mm

通过率/%

31.5

100

4.75

29~49

26.5

90~100

2.36

17~35

19

72~89

0.6

8~22

9.5

47~67

0.075

0~7

由于现场冷再生层材料主要为旧路面材料,同时再生机刀头磨损对粒径变化影响较大,可通过外掺骨料改善基层级配。

1.2破碎后的旧路整形

封闭路段拌和完毕后,按压实厚度19cm。松浦系数1.33用平地机初步整平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宗断高程和横坡,每10m为一段面测出高程,人工找出基准点,高程不足时及时调节富裕路段材料,高出时用平地机刮平,通过旧路整形达到“调坡”“调拱”“保证平整度”的目的。

1.3旧路再生施工控制

1.3.1布摊水泥

稳压后开始布摊水泥,经室内试验确定水泥用量为5%。施工过程中按6%控制,用石灰纵横向大出尺寸为2.3×1.83m的方格,然后美方格放2袋水泥(没袋50kg)人工用铁钳均匀不满方格,确保水泥布撒均匀、一致、等厚。

1.3.2再生拌和

水泥布好后开始拌和,拌和前检测冷再生料的含水量,根据实际汉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的差值,调整机载含水量,最终使冷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出1%。冷再生机行进速度8~10m/min拌和中,有专人跟机随时检测拌和深度,应始终保持松拌深度25cm,拌和好的混合料由技术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检测含水量及水泥剂量,始终控制含水量比最佳含水量高1%,水泥剂量6%,拌和料及时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测验。

1.3.3再生层整形

拌和完成。先用平地机初步整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稳压2遍,与旧路整形(第一次拌和后)方法相同,确保平整度和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符合设计,施工中,按“宁刮勿补”的原则。严禁“薄层贴补”。若找补厚度过薄,先用齿杷将表面5cm以上耙松,在行找补,确保碾压成形一致。不起皮。不松散。无离析现象。

1.3.4再生层碾压

整形完成及时机碾压,检测水量必须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进行来达到预定的压实度。

初压:胶轮压路机镜碾两遍,碾压速度为1.5~2km/h

复压: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4遍,重叠1/2轮宽。保证错轴宽度的同时不漏压,碾压速度控制在2~2.5km/h

终压:采用光轮压路机压2遍

碾压后外观平整,无明显轮迹,及时检测压实度。

1.3.5接缝处理

两工作的衔接处,横向采用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整形后,留出3~5m不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段末压实部分再加水泥重新拌和,并与后一段一起碾压;纵向由于是半封闭施工,进行下半幅施工进行搭接处理,保证不留夹墙对于隔天施工段落,应在前一天碾压完成后,用3m平整度尺对接头处进行检测,从尺与冷再生层间空隙超标位置进行窃齐,并于第二日施工前在接缝处涂刷水泥浆,确保连接牢固。

碾压检测合格后及时覆盖草帘洒水养生,养生期内中断所有交通,养生期不少于7d,每天及时洒水,专人看管,发现表面裸露及时用草帘覆盖,确保再生层不因裸露暴晒产生微裂缝。

1.3.6再生层强度检测

掺加水泥已拌好的混合料,实验室及时取料,做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

1.4冷再生技术质量控制要点

1.4.1严格控制水泥用量以及最佳水量,保证破碎拌和均匀、无夹层。

1.4.2确定合理的施工段落和施工作业时间,从加水拌和到碾压成形应确保在水泥终凝前完成不超过4h。

1.4.3严禁压路机在碾压区域内掉头或急刹车。

1.4.4在保证压实度的同时,不能造成过度压实,过度压实容易降低其密实度。

1.4.5雨季施工时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尽量缩短施工作业段,遇雨时及时在施工的冷再生表面进行覆盖。避免雨水浸泡。

1.4.6养生期间严禁除洒水车外其他车辆通行。

1.4.7施工中,宁刮勿补严禁薄层贴补。

2优势评价

2.1成本低

就地冷再生施工减少了原材料的采购以及成品料的运输,使旧路面二灰层材料得以全部利用,节约砂石原材料、经过成本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就地冷再生约为ATB-25沥青稳定碎石成本1/3。

2.2施工简单效率提高

原路面二灰层被就地利用,因此省略了外运,清扫、料场加工、回填等工序,施工过程得以简化,施工工序较少,受制约因素影响降低,提高了施工效率、工程进度。

2.3保护环境

利用就地优势,减少新材料的开采,避免了运料过程中的鲁米那污染以及废料的弃放问题,粉尘及废弃排放大大降低,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

结束语

冷再生是一项较新的施工工艺,采用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旧料,再生得到质量不错的再生混合料,冷再生技术无论从环保方面,还是从经济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点,。初步的研究和实践均表明,冷再生技术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其优势也将更加突显,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