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张艳丽

张艳丽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儿科441700)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82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止咳、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100ml(盐酸溴己新4mg与葡萄糖5g)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1-100ml不等剂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222-02

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发生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四季都容易发生感染,尤其是在春秋季节,患病的婴幼儿数量明显增多,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小儿肺炎是以发热、咳嗽、咯痰、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罗音为主要症状的儿科常见病,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是成为小儿健康乃至生命的常见疾病且易于小儿感冒混淆,常常延误治疗。如不及时治疗,易导致病情加重,出现合并高热、惊厥、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危群。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应用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治疗小儿肺炎患儿共82例,各项临床症状都符合《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并且均无并发症。年龄6个月至5岁以下,性别不限,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症状及体征等临床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止咳、化痰、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江西科伦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100ml(盐酸溴己新4mg与葡萄糖5g)1-100ml不等剂量(儿童根据体重计算)静脉滴注,一日一次,连续使用5-7天,治疗期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情况。

1.3疗效判定标准两组均以用药5-7日为一疗程,根据病情共1-2个疗程,显效:用药5天内全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无呼吸困难及三凹征,肺部罗音消失,X线检查肺部病灶基本吸收;有效:用药5天内症状减轻,呼吸困难减轻,无三凹征,肺部罗音减少,X线检查肺部病灶吸收好转;无效:用药5天内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检查肺部病灶未吸收。

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的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数据已均数±标准差来表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4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

3讨论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感染因素是病毒和细菌,根据有关统计学显示[2],在婴幼儿3周至3个月感染的主要因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沙眼衣原体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而在4月至3岁其主要感染因素是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加速发展以及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小儿肺炎已开始逐步转变成小儿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具有多发性和感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包括咳嗽、气喘、发热、咯痰等。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没有发育完全,所以呼吸道的管腔都较为狭窄,且粘膜薄,虽然血管和淋巴极多,但还是容易受到感染,导致无法顺利排痰。小儿肺炎是卫生部规定的儿童四病防治重点之一,目前仍然占儿童病死原因的首位。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除了选用抗感染、抗病毒药外,同时还必须选择一种有效的祛痰制剂非常重要。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具有较强的粘痰溶解作用,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粘膜,抑制痰液中的酸性粘多糖蛋白质的合成,并可使痰中的粘蛋白纤维断裂,因此使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的流变学特性恢复正常,粘痰减少,痰液稀释易于咳出[3]。静脉注射是通过血液直接进入体内,达到全身作用,起效快,血药浓度能迅速达到峰值,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与抗生素同时运用可有效的控制感染和呼吸道痰液的咳出,缓解呼吸道阻塞症状。本组病例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77.5%,因此,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这对于临床治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胡亚美.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5.

[2]彭曙辉,周雄飞,孙艳萍等.喜炎平吸入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5):505-506.

[3]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6版,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