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患者脱机期间气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人工气道患者脱机期间气道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屈嬉嬉杨卫燕鲍伏

屈嬉嬉杨卫燕鲍伏

(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台州318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气道堵塞的原因,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科12例人工气道堵塞进行分析。结果气道干燥,咳嗽能力强不能做到有效吸痰,肺挫伤呼吸道黏膜损伤是造成人工气道堵塞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有效的气道湿化以及正确评估人工气道拔除时机可减少人工气道堵塞的发生。

【关键词】人工气道堵塞脱机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333-01

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加湿作用,加之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失水增加,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黏膜上的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机械通气期间,由于呼吸机本身携带湿化器,且湿化功能良好,因此能满足人工气道患者湿化的要求,但患者在试脱机或者脱机期间需要断开呼吸机的连接,此时呼吸机上的湿化器无法应用,病人因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肺挫伤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干燥,容易使痰痂、血痂形成,造成人工气道的堵塞,不能保证有效的通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在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发生人工气道堵塞患者12例,均及时拔除,未造成不良后果,拔出的套管/插管可见末端及周围痰痂形成而致堵塞。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其中脑外伤术后昏迷Glasgow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3例,大面积烧伤的2例,多发伤的1例。人工气道置管时间3天~79天,平均20.1天。气管插管堵塞3例,气管套管堵塞9例。

1.2发生堵塞的时间发生在建立人工气道第3天的1例为脑外伤术后气管插管的患者,发生在第7天的有2例其中1例为大面积烧伤,另1例为脑外伤术后的患者,发生在第10天以后的有9例。

1.3堵塞的临床表现患者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音粗,心率快,血压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吸痰管插入阻力大不顺畅或无法插入,患者表情痛苦。

2人工气道堵塞的原因

2.1气道干燥人工气道建立后,在脱呼吸机期间,外界的气流直接进入人工气道,失去了鼻、咽、上呼吸道以及呼吸机加温加湿器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1],随着呼吸道分泌物的液体成份的蒸发,使分泌物粘稠度逐渐增大,形成痰痂,早成人工气道堵塞。

2.2医生对人工气道拔除的时机评估不到位脑外伤术后昏迷Glasgow评分大于7分的患者以及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咳嗽能力强,医生对人工气道拔除的时机评估不到位,为保证安全可以拔除的人工气道未及时拔除,当患者咳嗽好,反复吸痰容易造成气道黏膜损伤,痰中带血,也易形成痰痂,造成人工气道堵塞。因此人工气道拔除时机很关键。

2.3痰液的性状肺挫伤患者为血痰,容易形成血痂而造成人工气道堵塞。

2.4留置时间留置时间越长,堵塞的机会越大。

3护理对策

3.1加强气道温湿化脱机期间气道湿化对患者气道管理、感染控制、病情恢复有较大的关系,有效的湿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充分的痰液引流有利于患者感染控制并及早拔出气管套管。目前,广泛使用的湿化手段有多种,雾化吸入和微泵持续滴入是较常见的方法[2],而湿冷气雾刺激,引起气道痉挛;雾化颗粒局部大量沉积,均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使用MR850湿化装置及RT200管道文丘理、T管装置进行湿化[3],使得患者吸入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温度37℃,绝对湿度近44mg/L[4],一方面使气道分泌物保持较好的黏稠度,另一方面也能充分保护气道黏膜纤毛的功能,结合常规气道管理技术,有益痰液引流,对患者病情恢复有较大的帮助。

3.2正确的吸痰方法吸痰前评估患者对吸痰的耐受性,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负压不可过大,吸痰动作要轻柔,迅速,吸痰管插入不顺畅时不强行插入,抽吸时听到痰音是要稍停留,彻底吸尽痰液,不可反复抽吸。患者咳嗽能力强的,要及时吸出痰液,防止痰液粘附管壁,液体被蒸发后形成痰痂,堵塞气道。

3.3准确地评估病情患者痰液粘稠不宜咳出,可加强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使痰液顺利清除。患者病情好转,咳嗽能力变强时,要及时拔除人工气道,防止气道堵塞,危及患者生命。

3.4定期地更换人工气道对于长期气管切开的患者要定期更换套管,防止套管堵塞。气管插管患者超过7天还不能拔除的患者及时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官腔长,管径细,气道阻力大,容易形成痰痂,堵塞管道。

小结

人工气道是患者的生命通道,同时也丧失了上呼吸道的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一旦建立的人工气道堵塞将造成患者缺氧、低氧血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加强气道管理,保证有效的通气是关键。人工气道建立后机械通气的患者气道加温加湿效果都比较理想,基本能达到生理需求,不宜造成管道堵塞,而患者在试脱机或者脱机期间需要断开呼吸机的连接,此时呼吸机上的湿化器无法应用,呼吸道分泌物变稠而不宜咳出,甚至变成痰痂或痰栓堵塞气道。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有效的吸引,正确的评估,定时的更换,能减少人工气道的堵塞。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2]陈芝宝,赵丹凤.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05,18(5):874-876.

[3]陈凤佳,李立君,曾勉.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期间不同湿化方式选择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9(10):474-477.

[4]何国军,浦其斌,张亮.可控式加温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8(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