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水资源变化轨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临汾市水资源变化轨迹分析

文冬

文冬(山西师范大学城环学院,临汾030006)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300-01

摘要:本文通过对临汾市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利用量的变化轨迹进行分析,得出临汾市水资源总量和水资源利用量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此过程中得出临汾市水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对策。

关键字:水资源;轨迹;对策

临汾市水资源变化轨迹分析:水资源主要是指在自然界里足够数量可用的一切形态的水,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建议的水资源定义为:“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质量,并且可适合对某地为对水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1】。

一、临汾市水资源简况

临汾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十年九旱,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水资源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它对水资源的数量和时空分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是临汾市水资源的两个重要形式。2009年临汾市水资源总量为8.52亿m3,只占当年降水量107.4亿m3的7.93%。水资源总量中地表水资源量5.87亿m3,地下水资源量7.58亿m3,重复计算量4.93亿m3,临汾市水资源匮乏【2】。

二、临汾市水资源变化轨迹分析【2】【3】

1.临汾市降水量变化轨迹分析。

据1951—2009年59年间系列降水数据计算,临汾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3.4mm,折合年降水量为10.81亿m3。据临汾市各年代降水量距平图可知,各年代的年平均降水量相差悬殊,依据数值计算50、60、70、80、90、00年代的离差系数分别为0.2293、0.2035、0.1570、0.1378、0.1680、0.19416。可以看出50年代和60年代降水量年际变化最大,70年代最小,50年代到70年代是逐渐降低的,而从70年代以来降水量年际变化愈来愈大。

2.临汾市地表水资源量。

临汾市1994年地表水资源量为9.49亿m3,到2009年时,临汾市地表水资源量为5.87亿m3,总体呈现减少趋势。2009年地表水资源量折合径流深是28.9mm,比2008年偏少12.4%。

3.临汾市地下水资源量。

临汾市1994年地下水资源量为10.30亿m3,到2009年时,临汾市地下水资源量为7.58亿m3,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4.临汾市水资源总量。

临汾市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均处于下降趋势。1994年临汾市水资源总量为13.6亿m3,人均为369.08m3,到了2009年时水资源总量下降到了8.52亿m3,人均仅有201.81m3。16年间水资源总量下降了37.35%,人均水资源则下降了45.32%。

三、临汾市水资源利用变化【2】【3】

临汾市1949年总取水量为0.72亿m3,到1984年时,总取水量为6.36亿m3,总取水量增加了5.64亿m3,呈快速增加趋势。到1992年时总取水量又增加到9.09亿m3。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临汾市总取水量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从1994年总取水量顶峰时期的9.80亿m3下降到2009年是的6.11亿m3。

四、临汾市水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水资源严重短缺且水资源总量呈逐年减少趋势。

临汾市1956—1984年系列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9亿m3,而在1956—2000年系列时仅为15.2亿m3。可以明显看出水资源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加之人口逐年增长,临汾市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大幅度减少,减少了37.29%。国际上认定人均水资源低于500m3,则为严重缺水地区,临汾市已处于严重缺水地区【4】。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临汾市受季风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临汾市降水集中于5-9月,降水量可达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临汾市平川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25m3,而东西山区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相对较高,为815m3。

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且浪费和污染问题严重【5】。

临汾市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效益不高。2009年临汾市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1.43%,是用水的绝对大户,但其利用系数很低。临汾市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临汾市工业及城市年废污水使近50%的河流河段受到污染或严重污染,处于中部平川地区或主要城市附近的河段几乎全部污染。

4.水资源管理需加强。

长期以来,临汾市水资源管理存在城市和乡村两个机构和多个部门涉及,使得人为的把统一的自然水循环分解,在统一管理过程中存在和出现了很多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个机构,各部门的协调力度,建立真正的水资源耗散结构体系。

5.采煤对水资源影响严重。

煤炭开采不但破坏了煤系地层中的地下水,也疏干了上覆岩系孔隙、裂隙中的地下水,还影响下伏奥陶系岩溶水的储水量,同时也使地表径流减少,甚至干涸,同时水质也受到污染。

五、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在开源节流的基础之上,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环境,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挺高管理水平,使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6】。

1.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坚持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得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临汾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2.保护水环境。

提高临汾市污水处理率和回收率,减少河流污染源,加大恢复河流的投入,加强保护水源地和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地下水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3.建立节水机制。

积极推行节约用水措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建立以水权、水资源整顿为基础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发展循环用水和节水型农业,挖潜城市节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4.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水务一体化管理。

水资源的利用需要形成一个从水源到供水、用水、排水、处理回用的系统循环,决定了水资源利用的各个环节必须做到紧密联系。实行统一规划、调度、配置水资源即统一水资源管理一体化势在必行。

(2)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加大水法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加强全民的水法制意识、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健全水行政执法体系,促进水资源的依法管理。适度运用经济的方法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中的问题。加快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适时、准确掌握水资源信息,实施水资源的有效、科学管理。

(3)加强采矿排水管理。

加强对采矿排水的监督管理,健全采矿排水对水资源的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谢高地.自然资源总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95-231.

[2]临汾市水利局.2009年临汾市水资源公报[EB/OL].临汾市水利网.2010.

[3]卢建明,张晓东等.山西统计年鉴[M].山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1994-2010.

[4]王吉魁.临汾市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水利发展研究.2007.7(4).

[5]高波.临汾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下水。2004.26(3).

[6]蔺颖.山西省需水预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