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探究

车振林

(河南省新蔡县龙口镇中心学校,463500)

摘要:长久以来,造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低效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没有对这门学科建立兴趣,自然也不会有好多教学效果。同时,很多教师虽然很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可是效果却不见好转。近此年来,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很多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作为重点内容展开。

关键词: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1引言

初中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相关教学部门和单位均给予了初中教学以足够的重视,新课程标准中则提到关于趣味化教学的相关内容,即要求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点,尽可能创造生动的教学环境。而由于数学的来源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贴近生活、联系生活,使得学生产生亲切感,同时引入有效的方法将课堂变得趣味化,从而使得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喜悦感,就成为新时代下数学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2当前初中数学的不足

2.1教学方法的不足

数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同样也是初中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一直以来的数学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使用传统的讲授法贯穿整个课堂,在数学教科书中给大家呈现的内容大多是数学公式、相关数学定义以及例题。这样抽象的内容,如果教师依旧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述,会使得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无比,这样的方式方法会受到学生的排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2.2教材自身的不足

初中数学教材自身最大的不足就是其在教科书的具体内容和排布上有很多抽象化让人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学习后,会感觉初中教材的内容不像小学教材内容那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情况出现,学生只有利用书上现有的例题来帮助自己理解那些抽象生涩的数学定义。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效率低下,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就会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排斥的心理,丧失学习的积极性。

3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策略

3.1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日常讲课的过程中,不可以盲目教学,要根据每一位学生自身情况去制定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不同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基础和水平,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开展具有钊一对性的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初中生情感特点,去激发和开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教师可根据不一样的题型,列举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并在学生完成时给子学生肯定,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习过程降低难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寻找学习小组来讨论和分析问题,一起归纳问题,共同提高解题能力。教师应该记录下学生点滴的进步,哪怕是少有的闪光点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也营造出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时刻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2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在信息化时代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积极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可视化、可听化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另外一方面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相对于教材上枯燥的文字叙述,多媒体可以将数学知识以生动、形象、具体的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取得口述式教学或者板书式教学法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这节内容的时候,很多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难以想象图形经过平移或者旋转后的具体位置和形状,所以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也普遍较低。为了改善这一局面,笔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将图形的旋转过程给学生展示出来,帮助学生有效突破思维局限。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新知识,学习效果也比较理想。除此之外,在讲解“位置与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点的时候,笔者也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可视化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知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板书时间,尤其在画各种函数的时候,板书教学非常耗时,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大幅度缩短画图时间,笔者再利用这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使课堂教学氛围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状态,整体教学效果也十分理想。

3.3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

数学存在许多数字和公式的叠加,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课堂上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始终保持端正听讲,活泼好动的学生们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引入游戏化教学模式,可吸引学生兴趣,避免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游戏化教学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谊,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方差》一课的导入中,教师可以采用舞台表演的方式选出两组平均身高相等的学生,但第一组学生身高基本一样,而第二组学生高矮不齐。教师可组织两组学生同时演唱歌曲。表演完后让大家评判两组学生的舞台效果有什么不同,并提出问题:平均身高相等时,为什么舞台效果不同?从而通过演唱会引出方差定义和计算方法。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数学课多一些笑声,多一份激情,多一点动感,使课堂焕发出无比的生命力,让学生得到终生难忘的学习记忆。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保证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教学评价体系是保证趣味教学模式具有较强规范性的主要依托点,只有在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支持下,趣味教学模式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为此首先,相关的初中数学教职人员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工作,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努力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准确的了解到学生近段时间的学习进展以及所遇到的学习困境,并帮助其及时的解决学习问题。其次,相关的教职人员在实际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秉持着客观公正的评价意识,尽可能的给予学生肯定,同时对于一些有进步的学生要及时的予以奖励,对于学习速度较为缓慢的学生要予以适当的鼓励,并帮助其尽快提升其数学水平。最后,相关的初中数学教职人员必须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在这种意识的引导下积极努力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鼓励学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所在,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保证趣味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实现既定教学目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趣味化教学符合以人为本教学理念,响应了新课程教学要求,对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跟随教学潮流,不断吸收科学教学经验,提升自己教学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现代化高质量教学,启发学生心智,拓展学生思维深度与广度,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亚楠.略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学法指导和兴趣激发对教学效果的促进[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121-122.

[2]王清绿.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56+58.

[3]刘毅.让教学回归生活指导生活—浅谈初中数学与生活的融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