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李胜昌邓元将刘会霞

(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应人石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深圳518108)

【摘要】目的:分析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高血压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血压水平,另外对比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组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更利于掌握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8-0240-02

原发性高血压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血压异常增高,常伴有脂肪、糖代谢紊乱以及脑、心、肾等多器官的异常,对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原发性高血压一经确诊需终身服药控制,但多数患者因对疾病重视不足,服药依从性低,导致血压控制不佳,因此在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健康管理,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主要分析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基于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的作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社区服务中心专案管理2017年10月-2018年9月全科诊治的病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干预组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38~85岁,平均(59.3±10.5)岁,病程2~25年,平均(12.3±4.0)年。对照组中男53例,女47例,患者年龄38~86岁,平均(59.5±10.5)岁,病程2-25年,平均(12.5±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高血压管理,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叮嘱患者按时用药,指导饮食注意事项。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慢性病健康档案管理,内容如下:

①建立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慢性病管理健康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病情、血压水平、用药信息、家庭信息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每周来院免费为患者测量血压,询问饮食用药情况,并更新健康档案内容。

②开展健康讲座:每月在社区举办一次高血压知识讲座,讲解高血压的病因、症状、治疗、病情发展及预后,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饮食饮食习惯。社区板报及时粘贴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发放高血压健康宣教手册。

③用药指导:了解每位患者的用药情况,告知患者所用降压药物的机制,用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重点讲解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根据健康档案监测的血压水平进行用药指导,每天通过群发短信督促患者用药。

1.3观察指标

(1)对比血压水平。使用电子血压计检测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

(2)对比服药依从性。以服药依从性(Morisky)问卷评价依从性,采用等级评分法,0分为完全依从,1~2分为部分依从,3~4分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干预组更低(P<0.05),见表。

表血压水平比较(x-±s,mmHg)

2.2依从率比较

干预组中完全依从71例、部分依从27例、不依从2例,依从率为98.00%,对照组中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分别为55例、35例、10例,依从率为90.00%,干预组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χ2=5.674,P=0.017)。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仅与年龄、遗传等不可控因素有关,与精神、环境、年龄、生活习惯等多种可控因素亦有较大关系,因此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单纯予以药物控制血压的效果并不显著,需采取多方面的健康管理措施[2]。社区高血压的常规护理管理仅是根据血压检测的水平告知用药情况,干预的方式单一,血压控制效果差,因此如何更好的对患者施以管理,控制病情成为临床的关注重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干预组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基于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对于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有更显著的效果。基于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是一种新型的慢性疾病管理方式,是针对某一种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按时更新档案内容,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好的指导[3]。通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基于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及时记录患者的血压、饮食、用药等变化,并按时进行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增加患者对病情的重视,使其理解按时用药的重要性,自觉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按时用药,从而更好的控制血压水平。

综上,将基于健康档案的慢性病管理应用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不仅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还可提高服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健.太极拳联合健康管理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群的研究[N].中医药导报,2017,23(5):64-66.

[2]徐向东.健康管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J].北京医学,2018,40(2):100-103.

[3]吴龙,焦惠艳,邬娜,等.基于社区管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N].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18):1865-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