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分析及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分析及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观察

关建军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00)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并观察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头痛11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身体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头痛减轻的总有效率和NRS、HA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头痛和焦虑抑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明显。

【关键词】原发性头痛;焦虑抑郁;关系

原发性头痛又分为紧张型头痛、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其他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以及其他原发性头痛,是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其中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较为常见。就目前来说,其发病的机制尚不明确,具有较高认可度的病因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原发性患者多数伴有焦虑抑郁的现象,而此类情绪会诱发原发性头痛。将内源性痛觉发挥出来能够有效的对痛觉进行抑制;利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突触间隙单胺类递质的含量从而有效的提高神经的兴奋程度,达到抵抗抑郁的目的[1]。为了进一步分析原发性头痛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并对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先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头痛11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男性29例,女性26例,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38.6±5.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8例,年龄19-69岁,平均年龄(36.7±4.6)岁。两组患者在疼痛强度(NRS评分结果)、焦虑抑郁程度(HADS量表结果)、年龄、等基本身体情况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无其他特殊要求。

1.2.2实验组治疗

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的时候,初始剂量65岁以上患者每晚用药1粒,65岁以下患者用药每晚2粒。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出现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止用药;若服用本产品60天作用仍无效果,则停止用药;若治疗效果明显,则在治疗时,连续用药5天后停用2天然后继续用药;用药总时间不宜超过半年,若治疗效果较好,则应该在6个月后停止用药,对患者的身体指标进行观察,待再次复发时重新用药[2]。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进行治疗的时候,每日早、中各1片;病情较为严重的则早晨用药2片,中午用药1片;每天最大用药量不得超过4片[3]。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各组计数资料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各组计量资料正常条件下可用t检验,不满足时可用tˊ检验或非参数检验。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表现及身体指标情况的对比,在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情况(见表1)、HADS评分情况(见表2)均有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的总有效率(见表3)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NRS和HA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的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具体情况如下:

表1两组患者NRS评分情况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头痛是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紧张型头痛和偏头痛,相关治疗措施和诊断的标准表明:紧张型头痛应进行肌肉松驰治疗,但是由于无法持续得到头痛的缓解使得头痛易复发,且镇痛治疗无法取得较好的疗效;偏头痛类型患者可以用药物进行有效的头痛防治[4]。从原发性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分析发现,大部分患者伴随心理焦虑抑郁的现象,可以看出,心理焦虑抑郁会诱发原发性头痛。从上述研究结果来看,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疼痛强度(NRS)和焦虑抑郁(HADS)分别为6.11±1.50、21.39±7.13,对照组NRS和HADS分别为20.71±6.93、20.71±6.93,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可比性;治疗3-6周后,实验组患者NRS评分从3.95±1.39降低到2.41±1.28,对照组从4.53±1.74降低到3.68±1.42,实验组患者NR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6周后,实验组患者HADS评分从15.13±5.78降到9.07±5.74,对照组患者从17.36±6.27降低到12.01±6.03,实验组患者HADS评分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吴斌,邱春光,韩战营,等.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双心”疾病患者抗血小板出血风险的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2,2(10):733-734.

[2]邓伟华,何方红,邓慧琨.头晕患者的情绪障碍因素分析[J].广东医学,2013,34(9):1408-1410.

[3]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等.慢性原发性头痛伴发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27-29.

[4]戎伟,何思忠,李江波,等.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