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及生存质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及生存质量研究

周美凤

周美凤

(江苏省镇江新区姚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桥分中心200122)

【摘要】目的:对老年人群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以及老年人群生存质量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共计10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10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人群使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兼顾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我社区常规的模式进行保健干预。观察这部分病人生存质量上的差异。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观察组的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群的得分,并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在心理健康、社会环境以及生理健康等诸多领域的健康水平均要高于对照组老年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近年来新兴起的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所在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健康干预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社区内老年人整体的整存质量,保证这部分老年人身心可以健康发展,提升整体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所以老年人群全科学保健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老年人群全科医学医学保健模式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2-0012-02

人的身体器官机能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老化的问题,老年人的机体免疫能力较低,患病风险要明显低于青年人群或者是中年人群。我国老年人的判断标准为60岁,超过60岁的均称之为老年人,而且60岁这一年龄,也是部分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零,所以60岁以后的人很少有活跃在公司或者工厂中的,大部分老年都生活在社区当中,所以作为社区医疗工作者,就必须要注意老年人的健康保健问题。本文将主要从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以及生存质量方面进行研究,找出适合社区老年人保健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共计100名作为观察对象。100名老年人当中,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60岁,平均年龄为73岁。100名老年人当中,男性共计64人,女性共计36人。研究对象当中,配偶还存在的共计58人,丧偶的共计42人。100名老年人当中小学以及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共计55人,初中学历的老年人共计22人,高中学历的高年人共计20人,大专以及大专以上的老年人共计3人。其中农民共计50人,工人共计42人,干部人群共计8人。市区人口共计70人,农村户口的共计30人。其中肥胖或者是超重的人共20人,血脂水平高于常规水平的共计30人,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共计50人。

1.2方法

将100名老年人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名老年人。观察组人群使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兼顾的方式进行干预[1],对照组使用我社区常规的模式进行保健干预。针对个体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方案,保证每名老年人都可以在观察下进行正确的保健干预,对老年人的实际身体情况以及疾病进展制定计划,从患者康复情况方面制定一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分析两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以及老年人病情康复情况[2]。

1.3详细干预方式

观察组:平均每个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的讲座,针对我这区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常见疾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及常规的保健指导,如果情况允许,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与指导。在社区内部举行老年人病友会,在病友会举行之前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鼓励所有的老年人都要参加到病友会当中,相互的交流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病症或者是其余会对身体造成影响的特殊情况,交流相应的执行方式,提升社会功能。作为医疗工作者需要定时的进行上访,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病情治疗、认知材料,给与一定的心理上的鼓励。也可以通过电话随访的方式对老年人的病情进行掌控,而且通过电话跟访的方式可以缩小距离的影响,督促老年人养成有利于自己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以及运行模式[3]。

对照组:对照组老年人由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寻访,了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给与相应的指导意见。

1.3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涉及到的数据均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方面的计算整理,当P<0.05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

2.结果

进行干预之后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及各领域得分统计对比

使用SPSS15.0软件对观察组与治疗组的干预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发现,两组老年人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干预之后,生存质量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讨论

全科保健的医学模式本质上属于将老年患者个人当做中心,通过联合社区以及老年人家庭共同组建出一个全方位的放射性为主的管理模式,通过该模式对老年人生理、社会以及心理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而且在护理过程中要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提升老年人整体的健康水平,从而提升社区内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发现,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定期对老年人进行身体检查,将相关的保健知识“送货上门”,可以有效的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而且在近年的工作中笔者发现,采取电话跟访的手段来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因为通过该方式可以时刻给老年人提醒,提醒他们如何吃药,如何掌握自己的膳食结构,如何针对自己的病情进行适量的运动,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4]。笔者结合自己所在的社区进行抽样调查,选择笔者所在社区的老年人共计100名作为观察对象,将100名老年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人群使用生物、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兼顾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我社区常规的模式进行保健干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差异性干预之后,两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状况有着显著的差距,从而论证了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在提升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的实际使用效果。并且从这一实践对比中可以发现,对老年人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老年人防病与治病的意识,从而降低老年人患常见病的概率,让其老有所乐,不受病魔干扰,保证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仁舟.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及生存质量研究[J].大家健康要学与临床,20139(07):9.

[2]魏红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19-220.

[3]周子仙.陈毅兴.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模式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J].养生保健,2012,5(11):111-113.

[4]魏红丽.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3):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