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代慕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分析代慕琰

代慕琰

(湖北新璟晟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我国的园林绿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其中园林植物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从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介绍了相应的配置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园林植物;园林绿化;应用;初探

引言:

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植物花期存在差异,一旦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对园林整体环境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需要对现阶段园林植物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构建配置策略,优化园林绿化整体效果,达到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的目的。

1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1突出城市特点

现阶段,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以突出城市特点为原则,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整理分析:第一,由于城市进行园林绿化作业的主要目的为优化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的美感,进而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设计,提高城市的整体美感。另外,由于不同城市的人文环境、气候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避免出现植物凋谢影响美观的问题,需要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提高植物配置有效性。第二,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将生态学、生物学等方面结合起来,协调自然环境关系,达到突出城市特点的目的。

1.2可持续发展目标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原则,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总结:第一,虽然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污染排放问题,对人体健康情况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在进行园林绿化这一工作时,需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园林植物配置,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第二,由于园林植物配置对生态建设工作运行情况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在进行植物配置这一工作时,需要以生态效益为出发点,推动社会经济进步。

2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水平不高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存在设计水平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个角度整理分析:第一,园林植物配置工作是将不同种类植物融合到一起,达到优化环境质量的目的,但现阶段,我国园林植物配置行业规范性不高,部分中小型企业不具备园林设计资格,在对园林植物进行设计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设计,植物搭配不合理,没有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对行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第二,园林绿化行业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管理,导致市场环境较为混乱,部分园林绿化师的专业能力不高,园林配置不满足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没有发挥出园林植物配置的实际意义。

2.2缺乏创新性

在园林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工作,存在缺乏创新性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了解:第一,大部分城市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用了大量的绿色,导致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感,并且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参考其他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出现了设计风格类似、色彩单一等问题,难以发挥出植物配置有效性。第二,部分园林植物配置人员在进配置设计工作时,导致植物在不同时期出现了凋零的问题,没有达到提高植物配置质量的目的。

3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

3.1按照季节进行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中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一工作时,需要按照季节进行植物配置工作,在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整理:第一,由于植物的生长期存在差异,进而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根据植物的生长期进行设计,例如:在春季时,为了延长植物生长的持续性,需要将植物的花期进行整理,并有层次的对植物进行搭配,提高园林绿化的观赏性;在夏季进行植物配置时,由于环境温度较高,为了使环境绿化能够为人们带来一丝凉意,需要选择高大的乔木植物,并增大绿色植物的配比,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在秋季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工作时,需要选择耐性高的植物,并将植物融合设计,达到景观优化的目的;在冬季进行植物配置这一工作时,由于部分城市冬天气温较低,为了保障园林绿化具有生机,需要选择红端木、天山圆柏等植物,并进行综合设计,发挥出园林绿化的意义。第二,在按照季节进行植物配置时,为了满足季节变化需求,需要将阔叶树与针叶树合理搭配到一起,提高园林绿化的整体美观性,提高城市魅力。

3.2优化布局设计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时,需要优化布局设计,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由于园林植物布局设计对其整体美观性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在这一工作时,需要按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进行布局设计,例如:设计人员需要先对城市绿化需求、气候温度等方面进行总结,并进行布局设计,保障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能够协调环境与自然发展中的关系,达到提高环境经济效益,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推动园林绿化工作稳定运行。第二,在进行布局设计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园林绿化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高,设计方案难以达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降低了布局设计的有效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相关部门提高管理力度,保障设计人员具备园林设计资格,达到提高园林绿化布局设计有效性的目的,推动城市环境优化发展,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配置质量。

3.3按照花期分层配置

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为了提高植物配置有效性,需要按照花期进行分层配置,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植物具有不同的花期,当园林绿化植物出现不同时段依次凋谢的问题时,会严重影响园林景观,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发生,需要对花期进行整理分析,例如:在分层栽培的过程中,可以在1~2层中栽一些花期较长的植物,在其他层次选择花色不同的植物,达到提高园林绿化质量的目的,优化园林绿化质量。第二,为了提高分层配置合理性,需要设计人员应用混栽的方法,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多栽种一些花期长、花色鲜艳的植物,之后将其他种类植物栽种到其中方,达到延长花期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的有效性,避免出现偏枯问题,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

3.4遵循地域差异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应用时,需要遵循地域差异植物配置,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进而在选择时,需要先对地域环境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满足当地环境气候的植物。另外,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要适当的进行土地资源优化工作,提高园林植物的成活率,发挥出环境保护的实际意义,为之后的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由于不同城市文化内涵不同,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植物配置的有效性,需要将植物绿化元素与文化元素融合到一起,使园林植物配置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内涵,使园林绿化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建设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需要对园林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并有针对性的构建园林植物配置设计策略,推动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发展,达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另外,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设计的整体效果,需要对种植地的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并提高管理力度,发挥出园林绿化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兴存.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初探[J].智能城市,2019,5(0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