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相应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相应解决策略

胡丽香

胡丽香(兴宁市人民医院广东兴宁514500)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相应解决策略。方法统计分析2011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8例呼吸内科患者资料,对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结论应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护理干预,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83-02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程通常较长,且病情易反复。研究表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与临床护理质量密切相关[1]。因此,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工作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2011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48例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问题与其相应的解决策略,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48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36~78,患者呼吸疾病的基础情况为:支气管哮喘患者1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8例,慢些阻塞性肺病患者2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例。

2护理措施

2.1基础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住院对环境质量的较高,应给与空气新鲜且安静的住院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宜控制在20~25℃之间,湿度55%~60%。室内定期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避免灰尘飞扬,有哮喘患者病房避免摆放鲜花,杜绝家属吸烟,尽量减少探视人数,以减少感染发生率[2],出院前后床单要使用臭氧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3]。

2.2心理护理

呼吸内科的患者大多为慢性疾病患者,有病程长、病情重、恢复慢、易反复等特点。由于病情迁延不愈,体质日渐虚弱[4],加之对病情的担忧、经济负担因素等,易使患者出现焦虑、忧郁甚至恐惧等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动、不合作、逃避、常为小事动怒、甚至有攻击行为”。这本身是由于呼吸疾病患者大脑缺氧,自觉症状明显,加上对预后情况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一种本能心理问题。出现这类心理问题的患者会表现出强烈的烦躁情绪,甚至对医院的反复检查和治疗丧失耐心和信心,表现为对医护工作者的抵触情绪,出现悲观心理,并对自身健康的恢复表现怀疑[5]。

如何引导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疾病,建立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每个患者的自身情况都各不相同,因此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有差异性的,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通过沟通,充分了解每位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最适合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减小其心理负担,消除不良应对方式,注意倾听患者的想法和顾虑,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起面对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3皮肤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因长期卧床休息、消瘦、病情严重等原因而导致翻身减少或拒绝翻身,因此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等。除给与常规的皮肤护理外,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适时翻身的重要性也是非常必要的,设置翻身登记卡,详细记录翻身时间、皮肤状况等数据。避免使用过高温度的水淋浴,避免使用强刺激性的沐浴液,同时保持床垫的干燥与清洁,注意营养支持。

2.4饮食护理

由于呼吸疾病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多呼吸内科患者长期处于病态,身体虚弱,对食物消化营养的吸收功能减退。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给予饮食上的指导。由于呼吸内科患者常因急促呼吸大量消耗体力,所以应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少食多餐,营养搭配,尽可能增强患者食欲,建议大量饮水,以补充因呼吸加快所丧失的水分[6]。

2.5睡眠护理

呼吸内科患者普遍因呼吸困难而存在睡眠障碍,睡眠不足往往会导致病人情绪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和病患康复情况。应尽量为呼吸疾病患者创造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安排在白天,以减少对患者睡眠的干扰。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措施时,应尽量做到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7]。患者尽量避免饮茶、喝咖啡、吸烟,以免影响睡眠质量;睡前可用温水泡脚,减缓疲劳并促进睡眠;对于重症失眠患者,可给与适量药物辅助睡眠。

2.6排痰湿化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伴有咳痰现象。咳嗽是病患自主排痰的有效方法,应鼓励患者咳嗽,将痰液排出;还应要求患者多更换体位,以保障呼吸通畅;鼓励饮水,减少痰液的生成。医护工作人员,可通过对患者进行翻身拍背,帮助患者排痰,一般要求每隔两小时进行1次。神志清醒的患者可采用每日2次雾化吸入或机械排痰。禁止使用强镇咳剂,避免造成患者因咳痰不出而造成窒息。

2.7康复期护理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缓解期,医护人员应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以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鼓励患者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开展呼吸功能训练,增强膈肌活动能力,增加有效通气量;对嗜酒、吸烟的病患宣传戒烟戒酒对疾病康复及预防复发的重要性。

3小结

呼吸疾病多属于慢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对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影响较大。医护人员可从改善医患关系入手,通过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生理护理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09.

[2]Chun-OkLee.ActualConditionsandCountermeasureofYun-bianOldMens'Health[J].NuringandHealthSciences,2008,4(3):A2-A2.

[3]艾惠霞,王志兰.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中国疗养医学,2009(8):21-23.

[4]廖清.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与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5):383.

[5]欧莲英,蔡红灵,陈小芹.呼吸内科护理临床带教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9,5(2):56.

[6]凌艳娟.呼吸内科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实践的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9,2(1):34.

[7]殷磊.护理学基础.第三版.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