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浅析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李小静杜雁雁马雁冰

李小静杜雁雁马雁冰(河南省洛阳荣康医院河南洛阳471013)

【中图分类号】R74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85-01

【摘要】综述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点,影响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特点

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抑郁症的患病人数与日俱增。抑郁症的发病率和高复发率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抑郁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在促进抑郁病人的康复和防止抑郁症病人的复发过程中,给予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的护理措施也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通过调查我院56例抑郁症病人分析了抑郁症的发病的因素,特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入组标准

病例来源于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关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②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前17项评定总分≥18分。③患者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④排除标准a.严重的躯体疾患,如心、肝、肾疾病及妊娠、哺乳妇女以及药物过敏者;b.有药物滥用及酒精依赖者;c.有严重的自杀企图及行为;d.清洗期后HAMD量表下降至18以下或减分率>20%。共收集78例。其中男21例,女57例,年龄在20岁到75岁间,平均年龄:61.35±16.12岁;病程在2月到39个月,平均病程:15.22±16.37个月;病情HAMD评分:28.029±5.31;查心电图、脑电图、肝功能、血、尿、粪常规,未见异常。

2、治疗结果

所有的病例均经抗抑郁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必要时行无抽搐的电休克治疗,其中痊愈40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11例,显效率71.79%,有效率85.89%。

3、分析

3.1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心理特点

抑郁症是以情绪的异常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疾病,并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要特征,对于任何事情都感到无意义,常无故地感到内疚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概括来讲抑郁症的表现可归结为“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行为减少。抑郁症病人有以下几个心理特点:

(1)抑郁心境。

(2)兴趣减退。

(3)对前途悲观失望。

(4)自我评价下降。

(5)无助感。

(6)感到精神疲惫。

(7)有自杀的想法和行为。

(8)身体功能减退。

3.2引起抑郁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1)生物生理因素

群体和家系调查显示,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亲属患本病的几率高于一般人群的10—30倍,孪生子研究发现单卵生的同病率为33—90%。重性抑郁症同病率约50%。而异卵双生子间双相障碍同病率为5%—25%,重性抑郁症同病率为10—25%。这些都证明,遗传因素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生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

(2)个性心理因素

抑郁症病人的发病与其人格特质有关,其人格特质多为过度顺从,矛盾情感和强烈的依赖性,当遇到压力时容易崩溃失常,从而产生精神症状。抑郁症病人常常因不敢发泄愤怒的情绪而转向自己,导致有自伤、自杀倾向。梁宝勇等的研究证实[1],神经质和过于内向的人格特质同心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魏立莹等的研究证实[2],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的归因方式有较密切的关系。抑郁症病人常把生活中所发生的好事情归因于他人的、暂时的、局部的,把坏事情归因于自身的、持久的、整体的。健康的人格结构稳定,自我功能可以平衡原我和超我,而抑郁病人的人格特质是本我需求减少,反而超我功能较强。所以,一切的表现都上别人的对,把不好的事都归罪于自己。

洪伟等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对生活事件所采取的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抑郁患者明显缺乏升华能力,缺少通过积极的工作和丰富的文体活动等能被他人和社会认可的方式来对抗冲突,缓解情绪,满足欲望的能力。而更多地表现为使用投射、被动攻击、幻想和躯体化、否认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

(3)社会环境因素

个人的自我功能是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的,当丧失权利或自伤时,会导致自我功能的障碍而抑郁,自我理想与社会常规产生的冲突时,也容易引起忧郁。女性抑郁者高于男性的主要原因是抑郁症受传统文化影响大,女性比男性在生活中承受更多的传统约束。

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的发生可能存在直接关系,Bron等发现抑郁症病人发病前,有突发性事件者占92%,尤其是负性生活事件。

何敏慧等调查表明,工作不稳定者、家庭收入低下者、饮酒者、婚变者、躯体疾病者、性格内向者,为抑郁高危人群。

综上所述,抑郁症是由于生物遗传、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疾病。当今,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重视。而在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的护理过程中,除了药物干预外,采取包括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抑郁症病人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麟,主编.精神科护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115—117.

[2]梁宝勇,郭倩玉.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III:应付方式与人格.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⑴: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