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22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22例

刘颍

刘颍

(阜新市中心医院123000)

【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应用顺来康治疗。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评分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高。

【关键词】脑梗塞急性病依达拉奉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15-02

急性脑梗塞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偏远地区,由于饮食和气候等因素,导致急性脑梗塞患者逐年增多,此类疾病是世界三大疾病中发展最快、恢复最慢、致残最重的病种,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严重危害。

我院2012年1月~2013年9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2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病例44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年龄在80岁以下;(2)发病在48h以内;(3)血压在200∕100mmHg以下;(4)已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5)除外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40~79岁,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42~82岁,平均年龄66岁。2组发病期间、年龄、伴发症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用10~14d。对照组:顺来康30ml+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d。2组患者均行一般对症处理,防治感染,控制脑水肿、血糖,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1.3疗效标准2组病例均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分,并结合病残程度分级进行疗效评估。(1)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可恢复工作和操持家务;(2)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部分生活能自理;(3)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5)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6)死亡。

1.4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显著高于对照组45%(P<0.05)。见表对照:

1.5不良反应治疗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2体会

急性脑血管闭塞发生后,梗死中心区神经细胞迅速死亡,但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缺血级联反应,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是保护神经元及非神经细胞的关键。

依达拉奉是第一个作用机制明确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能干预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的病理生理变化,阻断缺血的级联反应,减轻再灌注损伤,增强神经细胞对缺血的耐受,阻止细胞死亡。此外,依达拉奉并不影响血液凝固、血小板凝聚和凝血功能、出血时间,不影响肝肾功能,所以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和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

结果显示,依达拉奉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在脑梗塞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全国第四界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杂志,1996,29(6):381.

[2]李保平,马金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vacm1和spselectin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41-43.

[3]杨政,吴玉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脑保护剂依达拉奉.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