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职高英语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对职高英语教学的思考

万芸芸

江苏黄桥中学万芸芸

说到职业高中,人们的印象就是生源差、教学难。而学生的初中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多数学生根本不懂最基本的英语词法和句法知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差,有的甚至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这些状况与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一点似乎要求太低,事实不然。虽然我们的学生都已接受过十几年的教育,理论上基本的学习习惯早应养成,但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差强人意,因此必须从基础的工作做起。职高生应养成如下几种基本的学习习惯。

(1)上课的习惯。上课前把课堂上要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纸放在桌上一定的地方,预备铃响就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听讲。学生在课堂上怎样站、怎样坐,都应作具体要求。因为这些反映学生的精神面貌,并且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2)严守纪律、专心听讲的习惯。教师要使学生处于相对紧张的思维状态,让学生个个有事做,不给予调皮的机会。这两点必须在接班伊始就尽早解决,迟了就麻烦了。

(3)服从指挥的习惯。该听的时候就静静地听,该说的时候就大声地说;提问时要举手发言,有序进行;小组对话和表演时,兴高采烈之际也要听指挥。

(4)文明礼貌、尊重别人的习惯。静听别人读、说,不嘲笑错误。

(5)主动积极,大胆开口。这一点特别难以做到。绝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都不愿意开口,教师应多方鼓励,增强其说英语的信心和兴趣。

(6)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字迹整洁、不潦草、不涂抹。

(7)改正自己错误的习惯。在课堂或课后,要求学生学会改正自己的和同学说写中存在的错误,从而迫使学生非注意和动脑筋不可。

(8)每天课后自觉复习、朗读、背诵、记忆的习惯。学一点,会一点,记住一点,才能逐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课外作业一定要先复习再做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尽早开始,从易处着手,严格要求,绝不例外。

(9)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根据遗忘规律:学过的知识短时间内遗忘较快,而以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因此,建议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点按单元每隔一天、三天、五天、一周、半月复习一次,这样几遍下来,知识基本上就不容易忘了。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教授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词识记是职高生学习英语所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在教学词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教他们一些识记单词的方法。

(1)从最基本的音标开始教,让学生学会根据音标读准单词,并根据音节及拼读规则识记单词。只要发准音,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和一些特殊的发音,单词就可牢记不忘了,勿需死记硬背。

(2)教会学生一些基本构词法,利用前后缀扩大词汇量。如:depend—dependent—dependence—independent—independence。

(3)学会结合语境记单词。在教学生词时,可以先通过实物、图片、手势、体态语言、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致,引导学生感知词汇,并结合一定的情景运用所学的词汇。同时,经常鼓励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课文例句去识记词汇,掌握其意义用法。

2.注重阅读技巧的培养。职高英语考试大纲要求学生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能理解具体事实和表面意思,能理解抽象的深层的概念和含义,包括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等,并能就所读材料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和判断。教师应围绕大纲,充分利用教材,做好阅读训练,着重培养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阅读技巧:①领会大意,了解篇章结构;②运用背景知识;③把握文章细节;④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⑤学会分析长难句;⑥学会归纳推理,把握作者的意图;⑦注意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职高生由于初中阶段应试教育的影响已习惯于被动地听讲,并且由于其基础差对英语的兴趣本来就不高,甚至自暴自弃。假如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彻底湮没。因此,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尤其重要。

其次,教师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需要。组织教学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英语教学的原则——尽量使用英语,适当使用母语;精讲语言基础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给学生创造各种语言环境,提供各种运用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充分接触英语、运用英语,力争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造显示才能、发挥才智的英语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主动状态,主动思维、主动回答,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四、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形成最佳课堂气氛的重要保证。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与发挥,是教师创造性与教育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和实际条件,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在处理知识与技能的关系上,把重点放在基础性知识上,并注意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内容,使所有学生都获得经常性的成功体验。要精讲多练,引导学生拓宽思路,广开言路,使课堂气氛既热烈又严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处理新旧知识上,要不厌其烦地反复复习,并善于利用已学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也要善于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相互渗透,形成整体。

另外,还要利用直观教具或电化手段来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运用,强化对所学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强化记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采用多元评价标准

英语课堂教学中,评价起着不可低估的调节作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他的内在价值就得到了外界的承认,学习成就的需要也就得到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会感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渐渐提高,同时唤起更高水平的需要。相反,如果学生得到的负面评价过多,就会产生消极影响。有些学生,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自信心下降。因此,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具体人提出具体要求,使学习好的学生感到英语课大有学头,学习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教师提问时,对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提些稍加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自信心。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提些稍难的问题,在表扬的同时要指出其不足,以防止产生骄傲情绪。学生回答问题即使错了,教师也不可指责,而应态度和蔼地指出或加以适当地提示。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六、注意保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评价,做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如果教师只对出类拔萃的学生感兴趣,表现出厚爱,而冷落了成绩差的学生,那么就会造成成绩偏好的学生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成绩差的学生灰心丧气,感到自卑,慢慢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失去信心。一旦学生与教师产生了对立情绪,教师的教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热爱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关心每个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要因为学生的成绩优劣、性别、出身等的不同而产生亲疏或偏向。提问题或组织课堂活动,机会要尽量均等,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差生有表现的机会,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只看差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

如果每个学生经常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