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功能锻炼对小儿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早期功能锻炼对小儿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张中丽

张中丽(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122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烧伤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将50名小儿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给予烧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结果:两组患儿在创面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关节致畸率、家属满意度调查四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功能锻炼对烧伤患儿预后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早期功能锻炼小儿烧伤预后

【中图分类号】R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83-02

小儿由于运功协调能力未完善,安全意识差,没有很好的自我防护意识,很容易被烧伤。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害怕孩子疼痛哭闹,常迁就孩子,不愿或不配合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给患儿创面的愈合和日后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我院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小儿烧伤患儿50例,为了促进患儿创面尽早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和肢体畸形等后遗症的发生,我们对患儿实施早期功能锻炼,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烧伤患儿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12岁。面积10%—60%,深度:Ⅱ—Ⅲ度。平均住院日76天。将上述5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6例,两组在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平均住院日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两组患儿均接受正规治疗,创面深者早期手术尽快封闭创面。对照组给予烧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烧伤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功能锻炼。

1.2.2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

1.2.2.1心理支持

告知家属烧伤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征得同意,明确目标,制定正确康复计划。多和患儿接触,减轻患儿抵触情绪,适当准备玩具、童话书等孩子喜爱的东西。

1.2.2.2保持肢体功能位

患儿因创面疼痛,渗出多,身体较虚弱,精神状态差。爱让家长抱或卧于非功能位。长此下去,加大了肢体关节畸形发生的机会。所以颈部有创面的患者,应将患儿肩部垫高,头略后仰,使颈部充分暴露。四肢烧伤者,应保持上肢外展90°,暴露腋窝。手背烧伤者,应保持指关节屈曲与手掌呈60°—90°,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位。手掌烧伤,应保持手指各关节伸直。下肢、臀部、会阴部烧伤,应保持髋伸直位,双下肢外展抬高,暴露会阴部。手部创面换药包扎时将各个手指用纱布分开,掌心填以较多的敷料,拇指外展张开。患儿不配合的可采用约束带约束,用石膏固定等方法。约束固定期间,严密观察患儿血运,防止静脉血流受阻引起坏死等不良后果。

1.2.2.3肢体功能锻炼

肢体长时间固定不动,可使关节僵硬。由于小儿瘢痕增长块,对疼痛的耐受性差,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少,幅度也小。因此,要协助患儿进行肢体主动运动。患儿烧伤后第1—4天,一般状态好,即可对患儿进行肢体的主动功能锻炼。如协助患儿握拳,肘腕关节、膝、踝关节屈伸及双下肢抬举,前臂旋前和旋后。手部烧伤者,进行屈指,伸指,分指,握拳等运动。每个关节做10—20次。每个动作维持5—10s。一日可做3-5次。力度要适中,以患儿能耐受为原则,防止创面起水泡、出血或破溃。

1.2.2.4游戏性主动运动

在平面上放置一些患儿喜欢的物品,鼓励患儿自己抓放,指导患儿握笔画简单的画或进行拼图游戏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患儿喜欢的游戏,如捡豆进桶等,应逐渐加大活动强度和力度,以减轻畸形的发生,使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日常训练生活中,培养患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穿衣、刷牙、洗脸、拿勺子、拿梳子梳头等。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由粗到细,逐步达到康复。

1.2.2.5水疗法

在烧伤早期采取局部浸浴疗法,便于创面清创,同时可以借助于水的浮力便于肢体主动、被动活动,增加关节伸缩度。患儿的感觉及局部皮肤血运,弹性,功能也会有很大改善。浸浴前,如创面有敷料可先拆除,准备39—40℃的温水,主要用以清洁创面和软化瘢痕。浸浴每次15—30分钟,每天1—2次。也可在浸泡的同时,放入些小玩具,利用抓拿玩具来活动各关节。浸浴时要监测水温,同时严加看护,防患儿呛水。

2结果

经过住院观察和出院随访,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感觉功能良好,关节活动良好,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者少。家属满意度高。对照组感觉功能一般,关节活动部分受限者多,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者多。家属满意度低。见表1、2。

表1观察两组关节功能恢复情况(n)

组别n优良可差优良率%

观察组2613112092.3

对照组248115079.20

表2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n(%)]

组别n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满意度

观察组262224(92.3)

对照组247617(70.8)

3讨论

烧伤创面愈合后引起增生性瘢痕而致瘢痕挛缩,在手和关节部位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或畸形,烧伤瘢痕的增生挛缩是最令人沮丧的后遗症,影响外观及功能,不仅给病人带来肉体的痛苦,还会给病人带来精神压力。因此,除早期进行积极的抗休克、抗感染、保障营养的同时应积极鼓励患者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尽可能预防和减轻畸形,恢复功能。国外研究证明,关节运动功能低下者仅需1—2月的时间即可发生废用综合征,超过6个月再进行功能锻炼,则收效甚微。因此,小儿烧伤后更应在积极治疗创面的同时,及早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创面瘢痕增生,抑制瘢痕挛缩畸形,防止各关节功能障碍,以免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参考文献

[1]王若萍.下肢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护理.中国康复,2000,15(1):52

[2]黎鳌,杨宗城.烧伤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3

[3]彭建宇,李静琴,赵桂兰.烧伤病人早期康复护理[J].齐鲁医学杂志,2004,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