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用药安全探讨之精神科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精神科护理用药安全探讨之精神科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

杨玲

杨玲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四川德阳618000)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安全用药、堵住给药漏洞。方法: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结果:规范发药后用药错误发生率降为零。结论:精神科要保证用药安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加强对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核心执行能力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关卡。护士发放口服药时的查对环节,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能让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要求。

【关键词】给药错误;查对;用药安全

【中图分类号】R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054-02

TheResearchonSafeMedicationinPsychiatricYangLing.

TheCenterforMentalHealthofDeyangCity,SichuanProvince,Deyang618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discussthesafemedicationinpsychiatric.MethodsFormulatedperfectsystemandprocess;Tostrengthenthenursemedicationknowledgetraining;Usedthepatient'sfingerprintmachines.ResultsTheincidenceofmedicationerrorsreducedtozero.ConclusionToensurethesafetyofpsychiatricmedications,itwasveryimportanttoformulateperfectsystemandprocess.Itwasanimportantkeytoensuremedicationsafety,thatwasstrengthenthenursemedicationknowledgetrainingtoimprovethecomprehensivequalityandcoreexecutivecapability,Checklinkandthepatient'sfingerprintmachinescanmakeamorescientificandstandardizedoperation,accordancewiththerequirementsofthepsychiatricmedicationsafetymanagement

【Keywords】Dosingerrors;Check;Drugsafety

临床工作中,精神科护理人员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从执行医嘱到实施治疗的任何环节出现缺陷或失误,均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如何保证临床用药安全,避免用药差错事故的发生一直是护理管理者研究的课题之一。精神病专科医院使用药物品种繁多,用药错误发生率是精神科护理评价重中之重。如何做到准确给药,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分享保证用药安全的管理经验。

1.精神病专科医院用药物差错来源

1.1护士

护士是为患者配药、给药的直接操作者,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工作中担负着特别大的责任。护士负责所有药品的保管、配药、发放,护士每日发放次数多,以口服给药为主,以每个病区100位病人为例,每位每日3次服药,护士每日发放口服药为300人/次,每月为9000人/次,护士在此环节工作任务重,所以会加大出错几率。

1.2药物

错误的给药时间、用法、用量、及给药途径不仅可降低药物疗效,甚至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1.3患者身份识别

患者身份识别正确率直接影响用药错误发生率。

1.4患者用药依从性

精神病人自知力缺乏,用药依从性差。受精神症状的支配,如被害妄想的患者认为有人用毒药加害自己而不愿服药,或者受幻觉的影响而出现不依从等。

2.规范化用药管理措施

2.1规范药物配置过程

药物配置过程需经多个环节。病房护士录入医嘱,并单独建立口服药单、肌注单、静脉输液计划单,方便治疗班护士进行查对,通过传输程序至药剂科,由药剂科药师按照电子医嘱将药品分发到小药杯,再次由病房护士核对小药杯内药物是否摆放正确,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精神科口服药物分为三类:一类为抗精神病常规用药;二类为普科药物;三类为病人自备药品。精神科口服药物种类繁多,为了更有效地防止药物配药、核对和发放错误,病区建立三类口服药登记本,分类发放,患者或家属、医生、护士三方签字后,由护士再分门别类转抄至口服药单,查对清楚后方可发放并签全名。

2.2加强护士药物治疗知识培训

通过培训,使护士掌握安全用药知识、用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处理方法等。特别加强对精神科主要用药等相关药品知识的培训。必须严格遵守特殊药物的用法,如齐拉西酮需在饭中服用,才能发挥最大药效,提高生物利用度[1];氯氮平口崩片不需用水冲服,只能在嘴里含化[2]。护士对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更应严密观察,正确识别药物不良反应,并掌握应对方法。所以护士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保证药物发挥最大药效。同时掌握药物使用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发生,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2.3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率

使用病人指纹识别仪可使护理给药操作更加科学规范,符合精神科安全用药管理要求,既回避了腕带使用时病人将腕带扯掉或护换等风险,又提高了精神病人身份识别的正确率。

2.4健康宣教

护士以照顾者的态度接纳患者,温和交谈,了解其对服药的认知及依从程度。逐步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获得对环境、治疗的安全感,增强主动性,向患者主动介绍治疗环境、医院及病区的权威医师和治疗师,重视并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责任护士做好入院、住院和出院的健康教育,讲解药物的作用及重要性是保证病人自愿服药的关键。家属健康指导在病人出院后也是重点内容之一。家属明白了药物与复发的关系,精神健康的具体表现后才能更好地支持、鼓励病人坚持服药和保障用药安全。

3.结果

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本中心药物配制流程不规范情况、给药错误率、病人疑问率均降至0%,而正确识别率为100%。

4.讨论

4.1精神科要保证用药安全,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至关重要。流程要根据医院情况而定,实用有效,不能照搬其他医院的流程,流程制定后,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培训,保证护理人员遵照流程执行,从而避免中间环节出现失误。口服药物配置过程需经多个环节,虽然程序复杂,但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地避免了摆药的错误。

4.2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4.2.1《护士条例》规定,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护士有对医嘱提出疑问的权利,在严格执行《用药指南》的前提下,应对医嘱进行把关,若医嘱有误或有疑问,坚决不予执行,否则一旦出现用药错误,护士需承担一定责任。

4.2.2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领域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3]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精神科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其规定,精神病人连续用药3个月以上都必须让病人了解治疗的目的和性质,清楚治疗的后果和影响。

4.2.3《中华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4]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于2002年9月15日起实施,规定:精神科二类药物必须严格管理,单独保管、专柜加锁。建立精神药品交接登记本,每班护士均应严格交接登记,防止药物丢失和滥用等行为的发生。

4.2.4护士在用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医嘱执行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查对清楚的情况下,如果病人仍提出疑问,需要再次核对准确无误,耐心给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执行。

【参考文献】

[1]缪兴芳,白录东.齐拉西酮与餐同服对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3,26(05):370-372.

[2]李强,申洁,魏雪纹.氯氮平口腔崩解片制剂及处方:CN,CN101744779A[P].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2号)[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3,(23):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J].中国药师,2002,5(10):57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