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指导下英语听力能力的激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2

图式理论指导下英语听力能力的激活

漆琪

漆琪(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市400030)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0-038-02

摘要: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是基础,是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听力训练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产生畏惧的心理。本文主要阐述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的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学;图式理论;听力理解

随着人们对听力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的特殊作用的理解以及对听力教学重要性认识的加深,有关听力教学的特点和方法的研究近几年有所增加,(束定芳:2008),教学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的领域寻求提高听力能力的理论方法。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训练中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图式理论

(一)图式的概念。

图式是康德最早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初,瑞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图式引入心理学。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人的思维中最基本的建构单位。图式可小可具体,也可大可广泛,随着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变得越来越有序和新的图式的不断发展,他的行为也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符合社会环境。德国心理学家Bartlett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Bartlett:1932)随后,心理学家皮亚杰开始用图式概念来解释发展问题。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输入,吸收信息时,需要把输入信息和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刘绍龙(1996)指出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和解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图式,输入信息必须与之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等一系列过程,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储存。

(二)图式的分类。

图式可以分为语言图式(language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schema)。?语言图式:指的是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即一些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如果缺少这方面的知识,那么就会使读者在听力理解中遇到障碍。语言图式在外语听力中的作用比在本国语听力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语言在外语听力理解中是一个主要工具。?内容图式:指的是文章的内容也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可以被称为主题图式。当我们听一篇文章或文章的一个片段时,往往要预测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主题,听者就能猜测出文章的大致内容。一般来说,对文章主题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对这篇文章的听力理解程度。?形式图式:与内容图式同样重要的是形式图式,指听者在篇章、修辞等方面所具备的知识。听者如果了解篇章结构方面的形式图式知识,有助于理解预期的建立,抓住话语的主要意思。如听着在听到“CouldIhelpyou?”(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吗?)这句话时,学习者的大脑中会出现餐馆点餐等情景。

二、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作用

听力理解是一个对意义进行建构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积极的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和预测的过程(Vandergriftetal,2006)。听力理解是语言输入信息作用于人脑,激活头脑中某些图式并引起整个知识网络的反应,使输入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知识体系建立起意义的过程。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听者在其自身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帮助下透过语音层次和句法结构层次验证新的信息,捕捉说话人的目的,达到语义层次的理解。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即听者大脑中没有与材料相关的图式或未能成功地激活图式,听力理解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有关背景知识的教学活动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的听力理解。听者大脑的图式越多,对材料的理解就越正确、越透彻;听者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新图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一)图式有助于理解语篇。

很多学生时常苦恼于听不懂材料,他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而忽略了整段材料的大意,听力训练不同与阅读训练,还有可以“回视”的空间,所以弄懂整个语篇的大意才是很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语篇模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篇章内容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程度。即使有些细节没有听到,学生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篇章大意,减少恐惧心理。?(二)图式有助于预测上下文。

图式还可以对语境进行预测。教师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内容,在听力训练之前让学生讨论某个话题,学生的大脑中就会出现与此相关的知识图式来预测这个话题下一步可能出现的情景。

例如:M:Goodmorning,canIhelpyou?

W:Yes,I’dlikeadoubleroom.

M:Howmany...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场景发生在旅馆或酒店,主角是酒店服务员和一位客人,时间发生在早上,根据“Howmany。。。”也可以预测出服务员询问客人打算住几天的情景。学生可以对接下来的对话进行大胆假设,从而在听力过程中快速捕捉信息。(三)图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由于新旧图式的不断整合,学生在大脑中的潜在知识也在不断积累。学生可以利用图式,在听完一段完整语篇后进行分析与综合从而建立新的语篇图式,因此,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

三、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启示

图式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图式理论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无疑会极大地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而提高整个英语教学水平。

(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丰富的图式网络。

如前所述,听者在听的过程中如果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或不能恰当地运用这些背景知识,即听者头脑中没有与材料相关的图式或未能成功地激活这些图式,其听力理解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听者头脑中积累的图式越多,对材料的理解就越正透彻,同时听者掌握的背景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在大脑中建立更多的新图式。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建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式,努力提高学生建立图式的自觉性。一方面,教师应注重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语音知识,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爆破,连读,弱读等微技能,从而在听到句子,对话或短文时能明确说话者的语音语调,达到理解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尤其要注意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将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增强文化意识。

(二)教师要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一个良好的听力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该正确指导听前活动。听前活动不仅是信息输入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知识并熟悉部分词汇,更能激发学生听的动机开展有效的听前活动对培养学生把握主旨,捕捉细节,预测情景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胡洁元:2009)成功激活听者已有的相关图式是完成听力理解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足够的刺激使图式发生作用,即便具备相应的图式,听者也无法完成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因此,教师运用图式理论指导听力教学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预热”训练。预热时教师可以提问,进行背景知识介绍,提出将会出现的重要句型,还可以利用图片展开学生的预测能力。

其次,教师应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听力理解的过程中正确、合理地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以加深对所听内容的理解。也就是所谓的“泛听”与“细听”方法的结合。在听第一遍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听懂篇章大意,让学生进行讨论,预测,归纳大意。由于每个学生所建立起的内容图式不尽相同,还可以达到“图式互补”的作用。听第二遍的时候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努力听懂细节问题,与预测内容进行校对。

最后,教师要重视听后阶段的“回视”。听完一段篇章后,学生暂时对所听知识有了初步了解,在听的过程中短期记忆暂时发挥了作用,但是短期记忆必须转化为长期记忆才能在大脑中保存从而形成新的图式。我们进行听力训练,不仅要完成一定的听力练习,还要以听力内容为载体,了解学习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些知识会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图式从而指导更多的听力训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听力理解过程不是单纯的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和意义再构建的、有图式等要素参与的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握两点:一是将听力技巧的训练作为重点,二是注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多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文体的内容图式,使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更快地获得信息和知识,增强听力理解能力,以便可以真正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参考文献:

[1]Bartlett,EC.Remembering:AStudyinExperimentalAndSocialPsychology[M].London:cup.1932.

[2]Vandergrift,L.2006.SecondLanguageListening:Listeningabilityorlanguageproficiency[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90(1):6-1.

[3]胡洁元,“高中英语听前活动设计中的问题及对应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年第七期。

[4]金华,“运用图式理论提高英语听力教学”[J],《江苏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2期。

[5]刘绍龙,“背景知识与听力策略—图式理论案例报告”[J],现代外语:1996年第1期。

[6]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7]王桂馨,“巧用图式理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