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的主要体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浅析政治课堂教学中建构主义的主要体现

蔡洪涛

蔡洪涛

河北省邯郸县职教中心056000)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行动研究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并将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十分醒目的位置。由于它是一种非正规的实验研究方法,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行动”和“研究”一直处于分离状态,教学研究者缺乏实践而凭假设搞研究,其研究结果因不结合教学实际而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而一线学科教师能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但因得不到专业理论研究者的帮助,缺少理论的指导而未能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行动,同样对教学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理想的研究应该是行动与研究互相结合,应该是“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而建构主义理论则为中学政治教师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建构主义既是一种学习理论,又是一种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教师灌输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要让学生去主动发现,去主动探索。真正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一、以自主学习为基础

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和前提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充满自信,情绪饱满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三者之中,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个人的自主学习对于思想政治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建构主义与行动研究结合的优点体现:

1、针对性强。行动研究是应教学实践中问题需求面进行的研究。要真正推动中学政治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政治学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需要政治教师以改进自身政治教学工作为首要目标,以建构理论武装自己,要对自己从事的政治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反思,要及时收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反馈信息,找出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策略,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实用性大。研究建构理论是在教学实践行动中进行的。行动研究是政治学科教师和建构理论研究人员的共同协作,以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才能有针对性进行研究,以解决相应的问题,脱离实践、不深入实际的研究,只能是空谈,而没有实际意义。

3、参与面广。在行动研究中,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必须从始至终全程参与行动。从研究课题的选题到课题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最后结果的研究评估,所有专家、学者及组织中的成员都得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以保证相互间的配和研究的顺利进行。

4、反馈及时。由于行动研究的全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具体动态的教育实践中进行的,它始终能对行动予以诊断和干预,根据实验进行情况,不断收集反馈信息,评价阶段性成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这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更能实现政治教过程的最优化。

三、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的合作学习

学生通过探究实现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影响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人的知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学习内容,就会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反应。这些反应课前无法预设,却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然要出现的。教师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想的碰撞,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的质量,从而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在课前依据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等所预设的目标:另一个是在教学活动中由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激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换句话说,如果能把预设目标与生成性目标有机融合,学生的个性体验得到尊重,学生就能处在一个和谐平等的情感环境中合作学习。通过大家明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相互质疑,观点对立或不相一致的认知

冲突就会激发出新思想、新思维,促使师生进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兴致勃勃地主动探究下去,从而实现了认知结构的迁移和整合。不管成功与否,他们都能有所收获,自然就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而对于那些认知水平不足的“学困生”来说,他们也能在合作讨论、交流信息的过程中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帮助,也能有所收获。

四、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要求

建构主义要求政治课堂教学的“开放性”,这是针对过去教学的“封闭性”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要减少“指令性”的成份,提倡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多角度、多方面地探求和运用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使学生的思想创新品质得到较为充分的培养,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锻炼。教学的开放性是启发式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与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是一致的。政治教学与生活密切相近,教学过程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进程,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之,素质教育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探索、研究和解决,这一切都须以建构理论为指导,同时也促进建构理论的发展。

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政治教学科研活动是中学政治教师教育实践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教师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只有把握了思想政治教学规律及其要求,才能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科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