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中的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护理工作中的针刺伤的原因及对策

蒲明丽

蒲明丽(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675600)

【中图分类号】R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针刺伤为护理工作者创造更加安全和温馨的工作环境。方法制定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培训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和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结果针刺伤行为减少,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安全、相对减少了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和造成的工作压力。结论护理工作中的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它对护士的伤害和造成的工作压力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制定相关制度、培训相关知识和规范护理操作行为可以减少护理工作中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

【关键词】针刺伤原因对策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它是由于护理操作过程中穿刺针对护士皮肤及深部组织的一种损伤,主要在使用和处理针头的过程中发生自伤或误伤他人的过程。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经针刺伤传播,最常见且具威胁的有乙肝、丙肝、HIV、化脓性感染等等。护理工作者既是健康使者又是高风险人群,因此,既要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更要有效地做好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现就本人工作多年来,就针刺伤的认识和防护与大家交流、分享。1针刺伤的原因1.1使用针头时不规范操作拔针时、分离针头时、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针头用完盖帽时不小心被刺伤。1.2操作后锐器垃圾处理不规范把已用过的锐器未按规定扔在锐器桶内,随手摆放,在护理操作时不慎刺伤。1.3对防护意识不到位,只图操作方便,没有防止院内感染的意识,只限于工作操作流程。1.4个别由于工作繁忙,有些工作细节容易疏忽大意,惰性也容易造成防护措施不利。1.5其他因素护士穿刺时,由于紧张、患者不合作、注意力不集中、针头未与其它垃圾分开放置不慎被刺伤。2针刺伤的防护对策2.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如消毒、隔离防护制度、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原则、职业防护制度、职业暴露的预防、处理和上报制度等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完善组织机构,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室医护骨干参与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为护士提供安全操作用具,比如安全型防刺伤的留置针、采血器等。2.2加强培训,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有计划地举行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提高对锐器损伤职业危害的认识,养成良好严格的规范安全操作程序和规范,认真执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2.3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垃圾均应分类分开处置,用过的针头立即放入耐刺防渗、防漏的锐器桶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不进行针头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避免再次接触,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采血器等医用锐器。2.4改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护士要养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使用锐器后立即合理收集锐器,避免伤及自己和伤及他人;操作后立即洗手,使用锐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分散注意力避免刺伤。2.5安全使用锐器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不要再使用,当给不合作患者使用时,应有助手协助,锐器为一次性,留置针使用BD安全留置针。不要直接用手对锐器进行清点,养成用镊子和血管钳的习惯,减少刺伤的机会[1]。2.6配备随手可得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收集器具是理想的减少刺伤的方法,可降低50%的针刺伤发生率[2]。2.7实习护士操作时,老师一定要随同,规范实习护士的操作。对护生进行安全防护的培训,告知刺伤后的处理。

2.8不慎刺伤后的处理[3]。

2.8.1伤口处理2.8.1.1挤从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伤口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彻底冲洗,禁止在伤口的局部进行加压,防止虹吸作用使污血回流,增加感染机会。2.8.1.2洗立即用流动水和皂液清洗皮肤伤口。粘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8.1.3消受伤部位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粘膜损伤应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2.8.1.4包根据伤口情况,必要时进行伤口包扎。2.8.2其他处理2.8.2.1上报若明确被感染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刺伤后相关处理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了解评估后并在科室备案,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监控科,及时接受血清学检测及预防用药的指导。2.8.2.2处理暴露源可能或明确为HIV、乙肝病毒由感染管理部门第一时间协同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评估、处理。应在2小时内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静脉采血,检测相应血清抗体和预防性治疗、咨询、检查、随访,注射疫苗并记录、上报。根据暴露情况,定期监测血清标志物或预防用药。3讨论护理工作中针刺伤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针对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有效的相关措施。重点是加强职业暴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是防止针刺伤的关键;针刺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及时上报、合理处置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规范各种操作流程是避免针刺伤的重要预防措施;根据《护士条例》任何医疗机构有责任和义务为职工提供安全性生产工具,正是基于此,我院尽量加大了对安全用具的投入,防范减少了针刺伤的发生;加强督导和管理,对于锐利医疗垃圾按《医用垃圾处理条例》严格管理,采取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成员督导取得一定成效。我院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实施,再加医院等级评审创建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验收过程中加大各种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职业暴露及手卫生相关知识的培训、执行及督查,职业暴露特别是针刺伤的发生仍不可避免,但较以往已经明显减少,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安全、相对减少了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和造成的工作压力,使护理工作者的工作环境更加安全和温馨、工作条件更加优越。

总之,每位护理工作者每天都应该用心认真的工作、愉快的生活,精心呵护患者、家庭和自己应有的健康,从而用健康的身心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好心情!

参考文献[1]杨柳、文明护理人员的感染管理与自我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5,15(7);724。

[2]王秀英吴欣娟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3]史晓红浅谈手术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1,8(10);97-98。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针刺伤原因对策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暴露。它是由于护理操作过程中穿刺针对护士皮肤及深部组织的一种损伤,主要在使用和处理针头的过程中发生自伤或误伤他人的过程。现在由于越来越多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经针刺伤传播,最常见且具威胁的有乙肝 丙肝 HIV 化脓性感染等等。护理工作者既是健康使者又是高风险人群,因此,既要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更要有效地做好自身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现就本人工作多年来,就针刺伤的认识和防护与大家交流 分享。1针刺伤的原因1.1使用针头时不规范操作拔针时 分离针头时 更换未加帽的针头时,针头用完盖帽时不小心被刺伤。1.2操作后锐器垃圾处理不规范把已用过的锐器未按规定扔在锐器桶内,随手摆放,在护理操作时不慎刺伤。1.3对防护意识不到位,只图操作方便,没有防止院内感染的意识,只限于工作操作流程。1.4个别由于工作繁忙,有些工作细节容易疏忽大意,惰性也容易造成防护措施不利。1.5其他因素护士穿刺时,由于紧张 患者不合作 注意力不集中 针头未与其它垃圾分开放置不慎被刺伤。2针刺伤的防护对策2.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如消毒 隔离防护制度 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原则 职业防护制度 职业暴露的预防 处理和上报制度等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完善组织机构,成立以科主任 护士长负责制,科室医护骨干参与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为护士提供安全操作用具,比如安全型防刺伤的留置针 采血器等。2.2加强培训,规范护士行为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有计划地举行职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提高对锐器损伤职业危害的认识,养成良好严格的规范安全操作程序和规范,认真执行职业暴露防护措施。2.3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医疗垃圾均应分类分开处置,用过的针头立即放入耐刺防渗 防漏的锐器桶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不进行针头回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避免再次接触,也可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 输液器 采血器等医用锐器。2.4改变不规范的操作习惯护士要养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使用锐器后立即合理收集锐器,避免伤及自己和伤及他人 操作后立即洗手,使用锐器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要分散注意力避免刺伤。2.5安全使用锐器用过的注射器针头不要再使用,当给不合作患者使用时,应有助手协助,锐器为一次性,留置针使用BD安全留置针。不要直接用手对锐器进行清点,养成用镊子和血管钳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