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探讨

卢爱地

摘要:高校科研绩效考核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所取得科研成果的业绩给予的一个综合性的评定。文章探讨和建立了一种科学合理的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新时期加快高校特色化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科学研究;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10-0000-00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1119470);浙江省社科联课题。

作者简介:卢爱地(1964—),男,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浙江杭州邮编310012

一、引言

高校科研绩效考核是科研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所取得科研成果业绩给予的一个综合性的评定,对完成一定科研标准的业绩量(分值)评定相应的等级并进行适当的奖罚,科研绩效考核指标是一个动态性指标。因此,科研绩效考核对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来说具有科研导向的作用,通过科研绩效考核,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氛围。在这个科研管理信息平台上,推动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对提升高校科研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探讨和建立符合高校科研发展实际的科研绩效考核办法,对新时期加快高校特色化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科研绩效考核的现状

科研绩效考核在高等院校实行的时间不长,缺乏足够的经验,目前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由于文理工科各类院校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不同,加上同类院校发展层次上存在的差异,因而,很难形成相对统一标准的科研绩效考核分类、量化指标和计算办法。另外,科研绩效考核存在被简单地量化,而忽视了考虑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科研绩效考核只有以体现真正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本,才能起到更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科研绩效考核指标是一个动态性指标,它必须随着高校的发展而提升。高校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考核分类、量化指标和计算办法。[1]

三、探讨建立高校科研绩效考核办法

(一)科研绩效考核工作量的构成

高校对需要考核的各分院、部及研究所,按获得的科研绩效总分值作为科研工作量进行考核,科研绩效总分值由各分院、部及研究所根据人事部门确定的需要考核的1至10级岗专业教师和工作人员的科研绩效分值合计构成。科研业绩分由获奖成果、科研项目、论文、著作、专利等分值构成,科研成果分值各高校可根据实际自行制定,在这里本文不进行制表罗列;多人参与的获奖成果、论文、论著、作品、项目等科研业绩分分配比例可按表1进行计算。

(二)科研绩效考核的周期

高校各分院、部及科研所,科研绩效考核周期一般定为一年。当然,考虑到科研的周期性因素,考核周期也可定为两年或三年。

(三)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年度考核额定分值计算及一至十级岗考核人员考核额定分值表10

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年度科研绩效考核额定总值Dk=(∑SiTi)i=1

(其中,Si为各单位i级岗的人数;Ti为i岗级的额定分值,i=1,2,……,10)。

(四)年度科研绩效考核奖励计算办法

DR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科研绩效考核分值,D=∑DR,D则为全校所有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科研绩效考核总分值;全校所有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科研绩效考核奖励总额记为W=W1+W2,(其中W1为基本奖励值,按W值60%计算;W2为排序奖励值,按W值40%计算)。

标志性科研成果为获得国家级项目及省部级三等奖以上成果奖,标志性项目和成果奖励系数记为Pi(见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系数表);同时,为鼓励需要绩效考核的各分院、部及研究所本年度科研业绩与去年相比较有所提高,考虑提高突破量,记突破系数为Vk(见突破奖励系数表)。

1、科研绩效考核基本奖励

各考核单位科研绩效考核基本奖励计算公式:

W1(k)=W1×DR/D

(其中1.W1为基本奖励值;DR为全校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科研绩效考核分值;D为全校所有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科研绩效考核总分值;2.凡没完成年度科研绩效考核额定分值的,则不奖励科研绩效考核基本奖W1(k)。

2、科研绩效考核的排序奖励

(1)科研绩效考核标志性科研成果奖励系数表

上表中所列项目和成果为多项时,奖励系数为连乘。如:获国家级一般项目2项、省部级二等奖1项,则奖励系数为:2×2×2.5。

(2)科研绩效考核本年度与去年科研业绩比较突破奖励系数表

(注:业绩突破比例每增加20%,奖励突破系数增加0.2)。

(3)科研绩效考核业绩突破比例计算公式:

Us=(DR-DS)/DS×100%

(其中,DR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本年度实际完成科研绩效分值,DS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去年实际完成科研绩效考核分值)

(4)对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按科研绩效值大小进行排序,各绩效考核单位如有若干标志性成果且业绩有所突破,则科研绩效排序值大小计算公式:

Zj=∏Pi×Vk×〔(DR-DK)/DK〕×100%

(其中,∏为连乘符号,∏Pi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获得若干标志性项目和成果奖励系数的连乘,Vk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获得科研业绩突破的奖励系数,DR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年度内实际完成绩效考核分值,DK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年度绩效考核额定值。)

(5)根据绩效排序值Zj的大小可确定排序前三位的考核单位,排序前3位的可获得排序奖励,排序前3位的分配比例为5:3:2,即可计算出各科研绩效考核单位年度绩效考核排序的奖励值W2(k)。

排序为第一位考核单位奖励值公式:

W2(1)=5/10×W2

排序为第二位考核单位奖励值公式:

W2(2)=3/10×W2

排序为第三位考核单位奖励值公式:

W2(3)=2/10×W2

(其中,W2为科研绩效考核排序奖励值)。

四、实际效果

科研绩效考核办法在浙江外国语学院推广实行了,经过科研绩效考核,浙江外国语学院的科研业绩较往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实现了国家科研项目“零”的突破,2010年科研业绩较2009年增长了28.5%,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人员的科研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科研导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形成了较为浓厚的科研术氛围。作为科研管理的重要平台,随着科研绩效考核的广泛实施,为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加快高校特色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结论和展望

1、按照开拓创新的理念,树立正确的科研绩效考核思想,建立符合实际的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是高校实现创新科研管理的起点和根本点。[2]

2、科研绩效考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中所罗列的一些科研绩效考核类目指标只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通用的一些类目指标,它是一个动态性指标,各高校在制定绩效考核办法时,要根据自校科研发展实际制定科研绩效考核的类目指标。

3、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的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科研激励政策的公平性,而且还会影响到整个高校科研导向的正确发展。正因为如此,高校就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科研绩效考核办法。科研绩效考核办法是否科学合理,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应用与实践,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4、从长远来看,学术成果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对学术成果评价时必须要重视考虑同行评议,只有通过同行评议的成果才能作为科研管理部门量化的根据,量化要作为提高同行评议客观公正性的参考依据;在制定科研绩效考核量化指标时,还要考虑各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军.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54-58.

[2]孙友然,刘蒙.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3):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