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做好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研究

刘申余

刘申余

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二救助飞行队

摘要:本文针对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进行分析,依据军民合用机场的现状,参考航空发展的需求,从飞行计划预案、飞行调配原则、飞行指挥协调和空管工程建设规划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探索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为全面提高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军民合用机场;飞行管制;协调规划

引言:现代交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人们的出行速度,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已经建成了民航专用机场,开通了民航专业航线,但在部分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等条件限制,机场要保障军、民航共同使用。为保障双方合理使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飞行管制专业技术工作和规划发展等实际情况的研究,提高军民合用机场的实际使用效率,保障飞行安全。

1.军民合用机场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军民合用机场,在实际运行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军、民用飞机的使用情况进行设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虽然在实际使用上有明确的划分,但在机场的运行和发展上,军民航并没有真正的融合,机场的实际使用情况并不合理。军事机场硬件设备有限,明显不能够满足现代航空发展,机场的场地动态控制效果和飞行管制工作均有待提高效率。有必要加强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研究。

2.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

1制定合理的飞行计划

在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中,需研究制定合理的飞行计划,来减少或避免在实施飞行中的各类飞行冲突,保障实际飞行顺畅、安全。军民合用机场的航空管制权通常由军方负责,由于军事飞行活动的保密性等要求,民航班机的长期飞行计划、临时性包机、航班飞行计划变更等须提前通报军航飞行管制部门,以方便军航制定统一飞行调配预案,因此,军民航双方通过制定飞行计划,来研究设计统一飞行动态预案,保证计划预留空域和场地供民用航班的起降,对保障军民合用机场双方飞行的有效实施尤显重要。飞行计划是管制人员组织实施飞行的前期准备工作,对未来一定时间内,机场军民航飞行实施顺畅安全的基本保障,军民航飞行计划的飞行诸元又是制定动态飞行保障预案的要素,无论是民航向军航通报航班飞行计划和申请,还是军航向民航通报飞行计划执行预案和要求,都是为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的飞行实施方案,以达到保障各类飞行安全顺利实施的目的。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中,合理的飞行计划是军民合用机场运行的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都需要根据飞行计划安排工作,飞机的飞行也必须根据飞行计划的要求执行,因其研究制定出军民合用机场科学合理性的飞行计划,可全面提高机场在使用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1]。

2.2执行飞行调配原则

为提高军民合用机场飞行效率,保障飞行安全,应重视执行飞行调配原则,做到飞行预先调配和临时调配相结合。在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调配工作中,管制员要执行《飞行基本规则》中的飞行调配原则,其中最常用的调配原则是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训练飞行让班期飞行。和平时期的战斗飞行通常是指军方具有作战性质的飞行活动,如因敌情动态而突发的战斗出航、实战性军事演练飞行等等,在预先调配工作中,由于时间充裕,军、民航管制人员通常都能把握适度,调配方案多会得到双方认可执行;而临时调配时,因时间紧迫,必须以命令方式下达飞行调配指令,这样不仅影响本场民航班机的起降,本机场区域内空中过往飞行的民航班机也要无条件避让,执行飞行中调配指令,变更高度等飞行诸元,从而影响大量民航班机的准点率,乘客易发生不解和过激言行,对军民合用机场的民航商业运行产生副面影响等,因其,管制人员需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重视飞行调配工作特殊必要性,研究优化调配方案,化解飞行冲突,最大程度保障航班准点效率,减少或避免出现航班长时间延误的情况,做到合法、科学、安全和人性化要求。

相反,在日常军事训练飞行时,虽然是军用飞机多、批次多、速度快、备份油少等因素有优先保障需求,但管制人员需要执行飞行调配原则,优先民航班机飞行,合理调配好起降时间就需要管制员充分理解调配原则,发挥业务技能,加强协调通报,研究利用航管设备,提高人机协同能力,制定和实施科学调配方案,保障军事训练正常进行的同时,优先民用班机正常起降。

2.3加强飞行指挥协调

军民合用机场双方飞机同场飞行时,现场指挥和空中指挥是飞行实施过程中保障飞行安全高效的直接有效手段,应加强飞行指挥协调。场面现场指挥,通常是军民航各自调度指挥所属航空器,协调地面运行和空中飞行的及时高效衔接,现场管制人员根据飞行计划,快速准确安排起飞准备、引导着陆飞机滑行停位和地面相关工作保障,是保障机场高效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军民合用机场的空中指挥具有严格的规范,通常正指挥员由军用飞行的指挥员担任,实施军民航飞行统一指挥;军、民航管制人员均担任副指挥员,负责飞行计划信息的监控和处理协调工作,在飞行预案的执行中,军民航副指挥员应掌握各自飞行计划、运行动态,及时发现或预判空中飞行冲突点,共同研究制定出正确可行的飞行调配方案,及时向正指挥员报告,以便于指挥员及时正确的下达指令,通知空中飞行器及时调整飞行诸元,科学避让,化解空中飞行冲突,保障飞行安全。

2.4航管工程建设规划

军民合用机场的航空管工程的规划建设,是扩大飞行流量,提高机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方式,飞行计划、调配、指挥这些实际工作效率的发挥,都非常依赖机场场道、空域及通信导航等硬件设备工程的规划建设发展。科学规划好起降飞行、训练或战斗飞行、等待飞行等各类飞行空域建设,对增加飞行流量和保障飞行安全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规划扩建起降场地和地面停放准备场地,则效果更显著直观;统一通信、导航、雷达、气象等设备标准,有利于直观互联互通飞行计划和动态信息,减少部分协同通报工作,有利于降低航管人员的工作负荷,释放智能,大大提高军民航飞行管制员的工作效率,提高运行速度和安全保障率;同时,高素质的军民航管制人员队伍建设也是必须要重视发展的,加强航管人员的培训,有效提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定期组织军民航管制人员协同工作和发展研讨,促进相关工作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灵活应变能力[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管制工作研究,对保障军民航的协调发展,有效提高机场使用效率,保障飞行安全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飞行管制工作运行和规划建设发展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在卫星导航、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航空管制人员要研究专业知识和科技进步的有机融合,精湛的专业技能和科学的规划发展是提高军民合用机场保障现代航空发展的需要,运行过程中双方要签订相应的合同,加强双方的约束也是重要补充保障。期待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探索,促进军民合用机场飞行管制工作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明.浅析如何做好军民合用机场的飞行指挥调配工作[J].河南科技,2014(01):226.

[2]刘珊杉.中国通用航空产业:问题、原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