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处方点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董丽娥

(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管理模式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4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实施传统处方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20份归入对照组,将实施处方点评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60份归入观察组。统计两组处方中的不合理情况,并分析其不合理原因。结果:观察组处方中总计发现8份不合理用药,对照组处方中总计发现24份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可见,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物规格不规范、药物种类不适宜、未选择基本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结论:实施处方点评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关键词】处方点评;临床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处方管理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325-02

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就是安全、有效、经济和方便的使用药物,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的同时,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随着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对于临床合理用药的管理也逐渐受到重视,卫生部办不《处方管理办法》后,我院开始实施处方点评管理模式,积极贯彻落实卫生部政策,提高用药水平,保障医疗安全[1]。本次研究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开出的480份处方为例,探讨处方点评管理模式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480份处方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实施传统处方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20份归入对照组,将实施处方点评管理模式下开出的260份归入观察组。

1.2方法

组织本院药师,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专项点评,统计处方中药物的种类、用药时间、用药量、联合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数据,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2]。

1.3统计学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自身配对χ2检验,取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合理用药情况

观察组处方中总计发现8份不合理用药,对照组处方中总计发现24份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19,P<0.05)。

2.2不合理用药处方问题分析

经分析可见,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物规格不规范、药物种类不适宜、未选择基本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详见表。

3.讨论

合理用药是指要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物,用药要遵守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对于处方药物来说,安全性就是指要求使用药品质量合格、毒性低、副作用小、风险少的药物;有效性就是指治疗疾病时,应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做到辨明病症、对症下药、因病施治;经济型则是指在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应考虑到药物的经济型,患者是否承受得起;实用性是指遵照医嘱或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来使用药物,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

传统的处方管理方法通过制定统一的不合理用药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实时监督临床医师用药情况病给予指导。而处方点评模式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为基础,结合我院各科室目前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制定有针对性性的处方点评制度。指派临床药师和临床专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控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并将其与医院其他管理类数据融合,为临床医师开具处方提供用药提示和依据[5]。同时,制定全面的考核和奖惩制度,从多个环节发挥处方点评的作用,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情况。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处方中总计发现8份不合理用药,对照组处方中总计发现24份不合理用药情况,观察组不合理用药率3.08%显著低于对照组1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处方点评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处方。处方点评主要是将整个合理用药管理,根据医院的需要总结成三个规定,即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三项进行规定。另外经分析可见,内容不全、诊断书写不规范、药物规格不规范、药物种类不适宜、未选择基本药物、联合用药不当是处方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从这些不合理用药处方存在的问题来看,内容不全、联合用药不当是发生最多的问题。

首先,因传统处方管理未使用电子处方,临床医师在开出处方时因书写习惯、疏忽,导致处方内容书写不全,处方前记、正文、后记缺项的情况最为常见。本次研究发现的11例内容书写不全中,患者科别、日期、性别、药物剂型、规格等书写不全的情况最多。药物使用不规范和药物种类不适宜也是造成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其中药物用法用量不适宜是最主要的问题[6]。例如,研究中4份处方中有抗菌药物,部分属于时间依赖型抗菌药物,半衰期较短,抗菌后效应较弱,杀菌效果与血药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有关,也就是说,药物的用法和用药频率关系着药物的治疗效果。而这4份处方中,对于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未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其次,联合用药不适宜不仅不能保证疗效,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这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处方管理工作中,为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建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处方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功能,开展电子处方。结合国家政策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通过行政管理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持续改进,加强对临床医师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合理用药意识,前面改善我院处方情况。

综上所述,实施处方点评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杨全军,郭澄,徐嵘等.我院事前实时干预、事中互动审方和事后点评分析一体化用药决策系统的建设[J].中国药房,2017,28(35):5016-5019.

[2]陈蓉,顾宝晨,龚银华等.合理用药软件系统在我院门诊处方调配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6,27(22):3091-3094.

[3]甄健存,边宝生,孔繁翠等.区域性处方点评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评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24(7):531-533.

[4]周敬.处方点评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3):12449,12452.

[5]司继刚.利用PDCA循环工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探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34(5):632-634.

[6]胡明光.处方点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5):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