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1

十年

贾向燕

贾向燕(肥城市白庄矿学校山东肥城271600)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2-074-01

2004年我从临沂师范毕业,随后就被分配到白庄矿学校,从此踏上三尺讲台。时光荏苒,转眼来到2018,教育的十字路口就这样悄然走过。对教育的感慨颇深颇深,就像许巍的《漫步》。很多事来不及思考,就这样自然发生了,在丰富多彩的路上,注定经历风雨。让它自然地来吧,让它悄然的去吧,就这样微笑的看着自己,漫步在这人生里,漫步在这教育教学里。

十多年前的我与许多同龄人一样,身上带着大学生特有的骄傲和些许的浮躁,有着“志当狂高远”的追求,时常感叹,小学生有什么难教的!或许自己丢掉的那些知识都要比小学生的课本高深许多。然而事实告诉我,初登讲台甚至有些自恋的讲解,很多情况下,换来的却是孩子们的打打闹闹、吵吵嚷嚷,这对我还未成型的师道尊严来说,简直是突如其来的棒喝和戏谑。于是乎,我开始害怕这个讲台,开始变得无所适从,甚至是对课堂的惶恐。我吼过,气过,哭过,无奈过,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智商,以至于很久时间都不能从工作中找到丝毫的成就感。

幸好,也是幸运的是,2005年在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也踏入到新课程的改革大潮中。作为教坛的新生代,我有幸得到领导的的信任和支持,凭借着还未消弭的热情和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成为学校教改革团队中的一员。在教学实践的摸索中,在集体智慧的碰撞中,在“双轨双效,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等一系列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一次次观课,摹课,让我的教学很快有了进展和闪光点,和一年前初出茅庐的我简直判若两人,幸福或许来得太突然和不经意,这让“小荷初露尖尖角”的我首次收获了从业的坚定和被认同感。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快,转眼2010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发展年,随着我校的“情效教学”教育思想的惊艳登场,让我一次次清醒的意识到,只有教学的教育是没有色彩的教育,只有知识传授的课堂成为不了孩子们成长的沃土。随着书香校园的建立,教育书籍开始在校园重新流行起来,我也开始跟随学校的呼吸节奏计划我的教学成长。《用生命来润泽生命》《怎样做个好老师》《心与心的约会》一本本题目与内涵同样高端的作品,开启了我不一样的阅读模式和实践历程,让我如沐春风“沉醉不知归路”。

2015年6月在领导的支持鼓舞下,在教研主任的带动下,在孙明霞老师个人和教育双重魅力感召下,我勇敢的加入明霞成长联盟。开始在1+1教育网冲刺、加压、充电。凭借着对教育的膜拜之心,凭借着对事业的敬畏之感,一股崭新的力量被激发,开启了我上好每一节课,写好每一篇反思,做好每一个记录的良性循环模式。身在其中,其乐无穷。

加入成长联盟以来,我有幸参加了几次观摩活动,每次都有巨大的收获、每次都受到崭新的冲击、每次都会让信心坚定一分!大家提到最多的都是“成长”二字,交流中的碰撞、聆听中的感悟,让每一个感人教育故事的背后都成为教育者不断成长成熟、破茧而出的印证。这些,都作为弥足珍贵精神食粮,浸润着我的内心世界,擦亮了我审视教育的探索双眸。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陪伴过程中的指路人。”对待学生更具情感化,不仅只有效能化。我校的“情效”教育理念正是以这样的初衷,静静地在一群实干者的耕耘下前行,我们正以自己充实的工作,为我们教育的“蝴蝶效应”写下最为真实的谶语。于是,如今的我,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对待学生更加宽容,更加有耐心,而且非常愿意在陪伴学生的过程中发现点滴的变化,静待每一朵花开。

我想,有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有了各位领导、老师同仁的陪伴,今后的教育实践行动,就如同黑暗中看到了前行的指明灯。展望未来的一天一天,我信心满怀,只要用心的经营当下的一天天,就能编织更加美好未来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