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减肥的应用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减肥的应用效果观察

魏更兄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用于减肥的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中选取120例,根据入院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肥胖指标。结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肥胖指标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肥胖指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减肥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采用并推广。

【关键词】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肥胖;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053-02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正常男性成人脂肪组织重量约占体重的15%~18%,女性约占20%~25%。随年龄增长,体脂所占比例相应增加。因体脂增加使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或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2)]大于24者称为肥胖症。如无明显病因可寻者称单纯性肥胖症;具有明确病因者称为继发性肥胖症。我院使用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治疗胰腺炎,特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减肥120例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数据做了统计分析,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在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单纯性肥胖患者中选取120例,根据入院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最大为62岁,最小为27岁,平均年龄为(44.58±4.5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最大为59岁,最小为32岁,平均年龄为(45.49±4.39)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取患者太冲、丰隆、气海、天枢、中脘、梁门、阴陵泉穴位进行针灸,对于腹部肥胖严重患者可加中级以及归来两个穴位。针灸手法为毫针泄法,在得气后留针半个小时拔针,一周治疗六次。

观察组给予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治疗,穴位与对照组相一致。将00号羊肠线剪成1.5cm的线段,使用6号穿刺针将线段埋于穴位皮下,指导患者自行按压穴位,每次按压三分钟,连续治疗六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肥胖指标,参照中西医结合肥胖症学术会议对于肥胖症的疗效评价标准[1],治疗效果以显效、有效、无效分析。显效:患者体重减轻5kg以上;有效:患者体重减轻2.5kg~5kg;无效:患者体重未发生明显变化。肥胖指标以体重、腰臀比以及BMI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数据发现,观察组(94.28%)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高,P<0.05,详情见表1。

2.2肥胖指标比较

通过比较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肥胖指标均未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肥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肥胖症是一组常见的代谢症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肥胖症一般分为单纯性的和继发性的肥胖症,单纯性的肥胖症是由于摄于过多慢性形成的肥胖多导致发生的[2]。随着经济的发展,肥胖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013年统计全球超重和肥胖的人群已达21亿,其中中国大概为3.4亿[3]。在我国,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容易发生肥胖症,主要受遗传与后天两个因素影响,南方人较瘦小,所以从遗传角度来说遗传肥胖症的可能性较小,其次南方人饮食较为清淡,所以发生率较低[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肥胖指标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肥胖指标较低,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因此说明使用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用于减肥的效果较佳。在中医学中,认为肥胖是由于缺乏运动、过食肥甘所致,多造成经络堵塞。因此,在治疗肥胖时,可从脾胃着手,故传统治疗针灸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法[5]。所选取穴位中,气海可补益元气,运化脾气,从而促进排泄;阴陵泉主要功效为运化脾胃;中脘穴属于胃经墓穴,具有抑制食欲的作用;天枢穴位能够治疗便秘,促进排泄;丰隆穴位具有化痰祛湿的作用,同样还可以缓解患者便秘症状,增加排泄[6]。穴位埋线治疗中,将羊肠线埋于穴位皮下,与长时间留针的原理相一致,同时还可以持续性刺激患者穴位,与针灸治疗相比较,效果更为持久[7]。交叉埋线主要利用了经络行走规律,每次进行按压,遵循了刚柔相配、气血循环、阴阳相和以及时穴开阖的理论,因此能够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8]。

综上所述,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用于减肥的效果较好,该种治疗方法所取得效果更优于普通针灸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肥胖指标,实现有效减肥,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田烨.观察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对临床减肥的具体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175.

[2]薛映城,王俊安,王美娜.观察穴位交叉埋线定时开穴驱脂法减肥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105-106.

[3]姜凤慧,王新.穴位埋线减肥取穴方法及其减肥效果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12(5):64-65.

[4]罗川.穴位埋线减肥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2,04(9):119-120.

[5]毛晓明,周金良,潘婷.穴位埋线减肥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生物技术世界,2015,23(1):60-62.

[6]林思思,陈泓宇.穴位埋线结合拔罐减肥100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3):92-93.

[7]叶丹.微创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2,27(2):252-253.

[8]谢振年,王芳丽,李东冰,等.穴位强化埋线疗法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中医药,2013,12(9):1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