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流线组织设计

陈晔

——以启东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为例

陈晔

中国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062

摘要:在电子商务日益兴盛的今天,商业购物中心正从以往的传统型商业逐渐向体验式购物商业发生转变。在设计中,如何更有效的布局和组织商业购物中心的流线,使其能够更加适应当今商业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以启东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为例,从商业购物中心的发展沿革、体验式商业购物流线常用组织手法、实例分析这三个方面着手,对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流线组织的设计手法进行梳理和研究,为此类型的建筑类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商业购物中心;体验式购物;流线设计

商业购物中心,顾名思义,也就是进行商品交易活动、提供购物服务的场所。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于这样一个场所来说,能够吸引到的人气的多少,可说是其生存的关键。抛开地理位置、前期宣传及招商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有趣又巧妙的内部流线组织,这个商业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的常用手法如果运用得当,将对其增长人气起到不可估量的裨益。

1.商业购物中心的发展沿革

商业购物中心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型百货,到购物街区式商业,再到体验式购物的多级转变。最早的百货型商业,往往简单的将商业按商品类型,分楼层或者区域进行排布。其内部流线多通过一组扶梯或者楼梯来组织,通过简单的竖向交通将各个不同的商业区域空间联系在一起。这种类型的商业,商业分区明确,顾客人群往往也目的性明确,直奔目标商业区域,随买随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消费人群对于商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购物的层面,所以此类百货式的购物中心已经不再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逐渐被淘汰,被购物街区式的商业中心所取代。

购物街区式商业中心,是将各种商业功能通过街区式的形式进行布置,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百货商业的明确区域划分方式。消费者通过“商业街”,可以从小吃美食逛到服饰精品再逛到影院,功能的有序穿插往往通过一条或者多条“商业街”的形式得到了串联。消费者在商业街中,可以吃、逛、休闲,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目的性很强的商业消费行为。

体验式购物中心模式则是在购物街区的基础上再升级的一种商业购物中心形式。作为新一代消费主体的80、90后,对购物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商品的层面,他们更倾向于有代入感的社交娱乐活动方面的消费。体验式的购物中心,一般会有多个不同于商业主题的主题区域,例如文化展廊、艺术博物馆、主题乐园、城市公园等。这些非购物功能被引入商业购物中心后,对商业购物中心的人流会起到一个带动作用。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就能体验到休闲、放松的愉悦感受,符合现代人紧张工作之余,追求生活品味与生活情趣的需求。因此,此类型的购物中心,已经成为现今商业购物中心的主导定位模式。

2.体验式商业购物流线常用组织手法

2.1商业街形式的流线体验

商业街的模式是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组织流线的主要方式。

首先,商业街的形式,使得购物中心不再是一个完整固态的商业区域,而变成可以流动的空间。商业购物中心通过内部商业街区的设计手法,使得其体量被灵活分割,不再让人产生压抑感。

其次,商业街的形式,使得购物的流线能够变得更多更长,有利于创造更多的商业展示面。商业展示面是商业建筑中的重要部分,更多的商业展示面意味着更灵活的铺位划分和更多的商业机遇。

另外,商业街的形式,更能激发消费者探索式购物的欲望,提升购物的轻松愉悦感。

2.2特色中庭以点带面

中庭是体验式商业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说商业街是“线”,那么中庭就是“线”串起的重要节点。

中庭,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也就是所谓的商业空间“内”的“外”部空间。在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中庭可以是主题活动的表演空间,也可以是打折活动的集中卖场,承担着各种主题集中展示的功能。中庭的位置可以分为中心型和偏心型,具体的位置排布和主入口位置有关。一般中庭空间宜靠近主入口空间,有利于吸引消费者,聚集人气。

中庭的组织流线设计一般采用多个中庭分别作为节点串接商业街,或者单中庭集中式两种模式。多中庭模式的中庭一般会有主次中庭之分,多个中庭形成有机的序列,以其中最能吸引人气的地方作为最主要中庭;单中庭模式则更强调单层横向与多层竖向的立体联系。

2.3主题区域拉动

主题区域是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流线组织中的重点区域。主题区域区可以是文化展廊、艺术博物馆,也可以是主题乐园甚至是城市公园。虽然这部分不属于商业的部分,但是对于商业人流的引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区域通常放在商业购物中心的两端,或者是位于建筑顶层的屋顶花园。这样,会对其他类型的商业空间起到一个人气拉动的作用。在主题区域附近的其他商业铺位,往往其经济效益比起首层不靠近主入口的位置更好。在主题区域与主题区域之间的区域,也更利于设计商业街布置零售商业。

3.实例分析

启东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位于启东大名府C-01地块,西临城市主干道林洋路,南临人民西路。占地面积94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2601平方米,地上计容面积5040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2193平米。是一个集商业、办公于一体的综合商业购物中心。

建筑首层主要功能为零售商业、超市;二层主要功能为超市、精品商铺;三层主要功能为影院、儿童乐园、早教培训;四层主要功能为影院、餐饮。五到十五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地下为单层机械式停车库。

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虽然占地不大,但是在平面设计上,结合了体验式购物中心设计的理念来进行流线组织设计。主要采用是中庭结合商业街,同时依靠主题空间拉动的设计模式。

3.1特色商业街设计

沿主要道路西面和南面两个主要入口分别为“商业街”的两个切入点。形成“超市—零售商业”、“零售商业—超市”、“影院—零售商业”多条室内商业步行街。购物流线布局由整到零,再从零至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打破购物空间的沉闷感,创造多变的步行线路。

3.2简洁多变的中庭设计

中庭是整个建筑的核心区域,流线上结合南部主入口,上下串起整个四层商业店铺的竖向空间界面。中庭设计以自动扶梯为引向标,把人流从

下转第430页主入口、东侧商业步行街、西侧超市及影院引导出来,对中庭周围的商业来说,既消灭了人流死角,又使得商业部分成为超市、影院等主力店铺的有力补充。由于是单中庭的设计模式,因而这个中庭设计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商业节点。设计预留了演艺发布空间,LED大屏幕可实时直播各种节目和广告。中庭周围的商业连廊还特别设计了观演和休息的区域,用以增加消费者驻足的时间,也使得空间更灵活多变,富于层次和趣味。

3.3主题区域设计

3.3.1多个主题店铺经济拉动

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的主要主题店铺是精品超市和大型影院。这两个主题店铺各自有各自独立的一套出入口门厅,在设计上作为不同主题的类型来处理,分别拉动不同类型人群的消费经济。这两种在与其他商业类型,诸如零售商业、餐饮及主题乐园之间的联系上,则采用了常用的公共空间联系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局部放大的公共空间与特色商业相连,既能起到人流疏导的作用,又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的可能性。

3.3.2屋顶特色花园

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的屋顶设计了一个特色花园区域,可作为家庭农场增加亲子互动。屋顶花园是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的一种常见设计手法。生态休闲和互动参与的主题常常更能吸引城市消费者的目光。将特色互动花园设在商业部分的顶层,使得顶层区域和底层区域成为两个人流密集区域,对中间多个楼层的人流带动作用将是积极而有效的。

结语: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作为当代商业购物中心比较主流的商业形式,其建筑内部流线设计千变万化,笔者仅结合启东中邦上海城商业综合体这个实际工程项目,总结梳理出几种常用的设计手法,抛砖引玉,管中窥豹,以期能为此类建筑设计提供更多有益的想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林朋浅谈体验式商业建筑空间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陈向蕾体验式商业设计模式研究[J]城市建筑

[3]王超城市综合体建筑流线设计初探[J]建设科技

[4]张俊杰大型商业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周洁商业建筑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

[6]姜涌城市商业中心建筑设计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