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

王蕴强1张雷1任哲兵1张延昭2

王蕴强1张雷1任哲兵1张延昭2

(1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医疗所辽宁大连116001)

(2海军总医院北京100048)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其心理压力。方法:选择某基层部队官兵1216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表》的形式进行调查,分析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结果:85.53%的部队官兵认为可以与人轻松愉快的相处,84.66%的人认为可以轻松应对工作压力,83.22%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83.31%的人对基层部队官兵这一职业感到满意或荣耀,84.79%的人对社会支持系统感到满意。军官、士官和义务兵三者在是否知道愤怒、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以及是否可以轻松表达感情这两方面的测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的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当重视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的疏解和教育,改善其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基层部队;心理状况;心理压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243-02

随着我国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我国军队“两化”建设的不断推荐,基层部队官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与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1]。但如此同时,其所承受到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为了对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我们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部官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某基层部队官兵共计1216名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3.14±3.36)岁。在这1216名官兵中,共包括军官232例,士官698例,义务兵286例;在文化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学历者214例,高中或中专605例,大专及以上397例;共包括独生子227例,非独生子989例;已婚171例,未婚1045例。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自制问卷《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表》进行调查,在《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分析表》中共包括20个问题,其内容主要涉及学习、生活、训练和家庭四个方面。在问卷调查完成后,由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对所得结果进行测评,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测评结果

1216例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测评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心理状况测评结果表现良好的依次为:85.53%的部队官兵认为可以与人轻松愉快的相处,84.66%的人认为可以轻松应对工作压力,83.22%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83.31%的人对基层部队官兵这一职业感到满意或荣耀,84.79%的人对社会支持系统感到满意。此外,军官、士官和义务兵三者在是否知道愤怒、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以及是否可以轻松表达感情这两方面的测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

2.2基层部队官兵对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调查

1216例基层部队官兵对所在部队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调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28.45%的基层部队官兵认为心理服务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54.11%的人认为两者间有相同之处,17.43%的人认为两者完全不同。军官、士官和义务兵在认同性上的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部队管理中对军事训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层部队官兵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心理压力[2]。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状况和精神面貌牢牢关系到其自身发展和身心健康,因此,对基层部队官兵心理层面的关注已经刻不容缓。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义务兵是一个需要严格关注的群体,这是因为只有41.96%的义务兵知道知道愤怒、焦虑情绪有害身体健康,只有51.75%的义务兵能够轻松表达感情,67.13%的义务兵认为日常工作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压力,而认为部队有必要开展心理服务的义务兵仅有59.79%。这一结果可能与义务兵服兵役时间短、职位低、心理压力更大有关[3],因此,需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予这些义务兵更多的关注。

此外,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85.53%的部队官兵认为可以与人轻松愉快的相处,84.66%的人认为可以轻松应对工作压力,83.22%的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83.31%的人对基层部队官兵这一职业感到满意或荣耀,84.79%的人对社会支持系统感到满意。军官、士官和义务兵三者在是否知道愤怒、焦虑情绪对身体健康有害以及是否可以轻松表达感情这两方面的测评结果差异明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P<0.05);在心理服务和政治思想工作的认同性上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的差异明显,具体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研究结果也与张景兰[4],王真真[5]等人的结论相一致。

因此,本次研究的结果提示我们,在对基层部队官兵的日常训练中,需要加强对其心理层面的引导,关注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发展,切实为基层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其支在和保障,尽心尽力实现基层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显荣,李国荣,王真真等.某部新兵健康素养和健康行为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1,54(9):775-777.

[2]王真真,逯向娜,欧阳文纬等.基层部队官兵心理状况及心理压力调查与分析[J].人民军医,2012,55(2):98-100.

[3]余鸿璋,邓光辉,李伟等.驻西藏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3,26(3):74-76.

[4]张景兰,戴晴晴,李子建等.作战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73-576.

[5]王真真,罗显荣,张红梅等.集团军和联勤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5(6):5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