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联手,共育藏区小学生好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家校联手,共育藏区小学生好习惯

次仁卓玛

次仁卓玛(西藏山南市加查县教研室西藏加查856400)

摘要:小学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生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时期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很重要。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的不间断的,而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做到了教育工作,可是回到家长,家长对小学生的管教过于溺爱,不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需要家校合作联手共育藏区小学生好习惯。

关键词:家校合作模式;小学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9)09-270-01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藏区小学教育也面临很多困境。许多家长会发出这样的声音,老师说孩子在小学的行为如何如何好,可是在家里却不是这样的,是老师“说谎”了,还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个例,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家校合作上出现了问题。如孩子在学校可以自己削铅笔,妈妈因为各种原因而去帮孩子完成,这是现在的一种常态,要想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效养成,家校合作成为必然。笔者简要阐述几种家校合作培养小学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一、以家校联手促进藏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首先,要加强对老师的身教力度,老师们应当给小学生们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榜样,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老师始终是学生们内心最为崇拜的对象,所以,学生们会潜移默化的将老师们的言行举止模仿起来,让老师当作自己模仿的主要对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应当真心去对待学生,不断的激励小学生,展现出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让学生们都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的接受各类知识的教育。其次,要发挥出家庭和社会的育人效用。家庭教育是学生们养成教育中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不仅是学生们的启蒙老师,更是学生们生存和发展的引路者,家长和学生们接触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家长们的各类举止行为都会影响到学生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并决定着学生们对是非曲直的评定标准。所以,需要加大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强度,家长要定期和社会各个部门进行联系,更好的去探究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类行为表现。依据学校所设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内容实时的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彰显出社会组织的效用,并定期的去聘请校外的辅导员,实时的开展法制教育工作,提升并强化学生们的法制意识观念,正确的规范学生们的举止行为。最后,要注重学生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因素,老师们要投入一定的心力去观察学生们之间的活动,找出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不能一味的去纵容学生,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观察,真正的做到对症下药,合理的改善原本的教学模式,改造学生,纠正学生们各类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多种家校沟通的渠道促进藏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家校合作最重要的是沟通渠道的建立,仅依靠家校联系是不足以有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因此学校与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寻找一些合适的家校合作方式。在教师与家长的不断沟通中了解学生关注他们的行为习惯,以此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培养。

1、家长会:介绍各年龄段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小学生掌握这些任务的特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将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目标细化,把对家长的具体指导要求发放给家长,以便达到家校指导的一致性和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引领性。

2、面谈:我们抓住家长接送学生的时机,针对孩子近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面谈,了解孩子形成不良习惯的原因,使得教师与家长的教育方法一致性。

3、亲子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小学生在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

4、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家长更具体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了解教师教育行为,提高家长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通过观摩小学生的一日生活活动,家长了解了小学生的生活常规,还了解了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更客观的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尤其在行为习惯方面孩子的优与劣,促使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提出与学校一致的教育要求,使校内校外教育要求一致,从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家长宣传栏:通过一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介绍,使家长知道了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的作用是什么,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什么,促进家长形成正确的养成教育理念和技能。

6、《小学成长档案》《班级网页》的利用:教师将小学生在校的生活片段、优势或问题记录下来,及时让家长了解孩子近阶段在校的表现并配合教育。在交流栏中,让家长写写孩子在家近阶段的表现,教育的方法及存在的困惑等,以便教师了解家长的想法,达成教育的多平台沟通。

7、另外,教师们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编成教育的图文并茂小儿歌、小故事,通过班级网页、班级邮箱、宣传栏等形式介绍给家长,使家长在家里可以配合教师引导小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帮助形成对健康行为的积极情感,为进一步形成稳固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

总结: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孩子健康发展的路是漫长的,但“我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只要在成长的道路上善于捕捉、利用好一切教育良机,持之以恒地坚持对孩子进行教育,回报你的将是一份欣喜。

参考文献:

[1]试论家校合作对小学生良好行为方式与习惯的培养[J].闫三会.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5)

[2]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王华,管馨怡.中国农村教育.2015(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