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课堂教学中的隐性教育

兰凤英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在日常教学中,人们普遍的思维定势就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一观点不论对哪一阶段的学生都是“至理名言”。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教室里,老师不仅需教授知识,还应通过其行为举止、情感态度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感、文化意识、精神状态等产生影响。

【关键字】传授知识、思想情感、态度

教育一词只二字,却饱有深刻含义,很多教师站在讲台前,足有十几二十载,才明了教育为何物。教育是一种关于人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就其本质上说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袁国振,2001)。而我国唐代著名作家,韩愈,也著有名篇《师说》,里面有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虽不同的学者对教育和教师持有不同观点,但大相径庭,点出其精髓。因而不难发现,学生不仅把学习知识作为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同时也学习如何为人处世。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但许多学校并没有注重这一精神品质方面的发展,却是过多的强调“打好基础”。而高阶段的学习,虽有注意发展学生的品质,但只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过重的课业学习中去了。因此,2009年的广州日报有报道说,“中学生学大学知识,大学生学小学做人道理”。那么在课堂上,学生不仅需要学习知识,还应该学习什么呢?

当教师在上课时,他的个人品质也对学生产生影响。老师与他人相处的方式会迁移到学生与同伴的处事原则;老师的思维模式会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老师的举止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某种程度而言,我们可将这类影响成为隐形教学,因为它并不是课堂上应学习的具体知识。当问及课堂上该教什么时,可以回答:在中小学课堂在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其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后者将对学生之后的人格奠定稳固基础。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之时,而本科研究生则是形成为人处世原则的重要阶段。所以,高等阶段的课堂上,除传授知识外,还应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这对将来成为社会人是必不可少的。但似乎这些都被这两个阶段的知识教授所占据而被忽视了。

中小学阶段,即初等阶段是塑造良好性格,培养正确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的关键时刻,在前文也已提及。但是许多家长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总是给他们报很多课外辅导班让他们在班上成绩拔尖。老师也总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花大部分时间精力在学业上。本该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思想得到丰富提高的阶段,却被人们所忽略。在该阶段,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得到充分重视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起间接作用,通过它促进智力的发展,帮助学习者更有效地获取知识(燕国材,2006)。

此外众所周知,大学学习意味着其大部分时间需自主学习,但仅仅是自觉学习就够了吗?纸上谈兵固然起不到关键作用的。这如同学习书本知识不从事实践是片面一样的。大学生看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获得老师的评价、考试等,这一系列的事情都是在学习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却没有满足思想情感的发展。古人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知识重要,但方法乃是关键。虽然很多大因此,教师也因注重方法的教授而不仅仅是知识。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成功的开始,便是这道理所在。事实上,许多大学的课程安排是不够合理的,大抵因为学生专业便是今后的就业方向,正是如此,他们的学习方法有限,情感得不到丰富,志向有所约束。

此外,任何一阶段的学生所共有的不足,便是创新能力的缺乏。作为一名学生,需要创新力;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同样需要创新力。在学校,我们总是过多的关注教学技能的发展与提高,虽然这些技能对成为一名好教师至关重要,但倘若老师没有创新力,又如何影响学生创新力的发展呢?教师在学校里有不同的角色,如长辈,教育者,研究者等,他们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不只停留在知识的学习上。因此同样可贵的是,教师的素质。我们应该投入部分精力去塑造自身良好的品质,这样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能从素养上去影响和改变他们。但是上述种种,却几乎被一笔带过。笔者认为这是教育里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那么教师的素养有哪些呢?主要有两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而人文素养是教师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人文活动对学生的影响。葛莲博士曾对初高中学生做过一个人文活动对他们影响的研究,发现开展人人文活动的学生比没有的学生的口语和写作得分更高。不仅如此,这些学生的自尊、自知,与同学的关系,对课堂的积极态度比那些没有进行人文活动的学生要好(JaneArnold,2000)。谈完创新力,现在谈谈研究能力,这也是课堂上没有教授的。大学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不知如何从事研究活动,甚至当今许多老师也无从下手。学生时代没有机会从研,而工作后没有时间。故学校应重视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和出色的学生。

总之,老师在传递宝贵的知识财富的同时,也需要不遗余力地教授学生人格、情感、态度等隐性教学内容,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当然,教育者非圣贤,在进行这一教学活动的时候,老师自身也在发展和提高。而其能做的是致力于“不求最好,只求更好”。那么,我们的课堂便会精彩有趣,学生也能学到真正有益于他们的东西。

参考文献:

1.JaneArnold.AffectinLanguageLearning[M].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12

2.袁国振.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3.燕国材.非智力因素与学习[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