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皇伟

皇伟

(东海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300)

【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肌钙蛋白I水平、肌酸激酶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两组对比肌钙蛋白I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比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单纯采取心肌酶对儿童心肌损伤进行诊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可能受到年龄、运动等等多种因素的感染。而在此基础上联合进行肌钙蛋白I水平检查则可显著提高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

【关键词】心肌酶;肌钙蛋白I;儿童;心肌损伤

儿童心肌损伤在临床十分常见,其是判断患儿是否患心肌炎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临床多采取肌钙蛋白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作为心肌炎的诊断指标。但有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心肌酶较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1]。本次研究将以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以及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研究对象,观察并评价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儿21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2-11岁,平局年龄为(6.2±1.1)岁。随机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幼儿为对照组,其中男性幼儿22例,女性幼儿18例。幼儿年龄:2-12岁,平局年龄为(6.3±1.5)岁。对比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结果均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对比具有良好可比性。本次研究目的、方法等均由医护人员详细告知儿童家属,其均慎重考虑后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并积极配合研究过程中的相关操作。

1.2方法

采用进行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心肌酶的检测,所使用的试剂采用上海科华试剂,检验方法为免疫化学方法。本次研究将主要检测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为0-24U/L以及肌酸激酶(CK),正常值为25-200U/L。

采用BECKMAN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进行肌钙蛋白I(CTnI)的检测,使用的检测方法为免疫比浊法,CTnI的正常值为0-0.06μg/ml。两组幼儿均要在入院当日进行静脉血采集,采集血量为5ml,进行肝素钠抗凝处理后则可进行常规检测,检查步骤及方法均要严格依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所有待检样本均要在当日进行检查,不得重复使用。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对比采用检验,若组间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数据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对比肌钙蛋白I水平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结果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1),对比两组肌酸激酶水平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表1两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对比

组别例数肌钙蛋白I(μg/L)肌酸激酶(U/L)肌酸激酶同工酶(U/L)

对照组400.45±0.21176.4±107.517.4±9.8

观察组401.49±0.17252.7±149.2121.5±32.7

统计值24.3442.62419.249

P<0.01<0.05<0.0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对于心肌损伤的诊断研究也不断增多。多数学者研究发现肌钙蛋白检查相较于心肌酶学检查而言,前者对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更高,检查结果更具有特异性及敏感性[2]。单纯进行心肌酶谱检查不能作为诊断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已经成为临床公认事实。多数学者的研究发现因为较多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肌酶谱改变,例如其中的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就会在机体运动、哭闹后出现升高情况,除此之外,CK-MB也会受到骨骼肌以及非心源性疾病的影响[2-3]。

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多储存在心肌当中,若心肌受到损伤,其则会在4-8h后出现上升情况,12-20h后则会达到最大峰值,待2-3d后则会恢复正常。相较于心肌酶而言,心肌肌钙蛋白I(CTnI)因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情况下不会进入到机体的血液循环当中,因此其含量在健康人体中含量极低甚至是无含量。但若心肌细胞因其他原因导致损伤后,细胞膜出现破损,那心肌肌钙蛋白I则会进入到血循环当中,CTnI水平约在心肌损伤4-8h后出现明显升高,与心肌酶不同,该指标对于心肌损伤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十分理想,故该指标在近年来临床诊断心肌损伤中得到较多应用,其已经成为诊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之一[3]。另外相较于心肌酶在心肌损伤2-3d后即会恢复正常而言,肌钙蛋白异常情况则会持续1-2周左右,故较之心肌酶检查而言,肌钙蛋白具有更为实用且理想的临床推广价值。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与肌钙蛋白I相比,肌酸激酶以及肌酸酶同工酶水平变化情况相对较低。本次研究结果证明肌钙蛋白I较之肌酸激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而言敏感性更为理想,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另有研究显示成人肌钙蛋白I敏感性要远远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但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二者相差并不十分明显[4]。分析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儿童,且就诊检查多在心肌受损4d,加之肌酸激酶同工酶较易受到年龄、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故可能存在假阳性升高情况。甚至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在对照组中有1例幼儿也出现了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的情况。有研究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测定值会随着年龄的升高而有一定下降[5],故综合此次研究笔者认为提高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为不同年龄层儿童制定不同的心肌酶谱正常参考值也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心肌酶不能单独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因其较易受到运动、溶血以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但其仍可作为心肌损伤的早期参考指标,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监测患儿病程进展的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相较于心肌酶而言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准确性更为理想,联合检测心肌酶以及肌钙蛋白I则可有效提高心肌损伤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资料

[1]任宏伟,于淑玲,沈宗坤.心肌酶及其比值和肌钙蛋白的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15,19(9):1126-1127.

[2]林艳.心肌酶谱及其比值与肌钙蛋白定量测定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28(2):154-155.

[3]杨琳,刘平奇.肌钙蛋白T、心肌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酶检测对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评估[J].新疆医学,2015,17(5):617-618.

[4]杨铭华,阚秀梅,孙喜娟,等.肌钙蛋白I、CK-MB对癫痫持续状态患儿合并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J].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4,34(1):38-40.

[5]吴家富,陈泽金,金黎刚.评估心肌酶与肌钙蛋白I对儿童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4,19(1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