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高向飞

(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中医医院内科陕西汉中陕西汉中7232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按照患者门诊挂号编号尾数的单双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基础上联合使用药物胰岛素,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空腹血糖(6.12±2.02)、餐后2h血糖(6.87±2.45)以及24h尿糖定量(12.83±5.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以及24h尿糖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联合使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的疗效更加理想,患者血糖得到明显控制,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胰岛素;二甲双胍;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7-0139-02

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已经呈快速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老年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之一,研究糖尿病预防和治疗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及临床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1]。目前,对于糖尿病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通过药物控制患者血糖,以达到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目的。二甲双胍降糖药物是临床上常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药物之一,降低患者血糖效果已经得到认可,但是,临床发现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够显著,且患者长期服用该药物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且患者存在耐药性低等问题[2-3]。尤其是对中老年患者而言,由于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减退,长期服用双胍类降糖药物,给消化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引起消化功能紊乱[4]。因此,临床急需为患者寻求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以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为了探讨胰岛素+二甲双胍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效果,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联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按照患者门诊挂号编号尾数的单双分为两组各44例。患者均符合单纯他糖尿病诊断标准:

(1)空腹血糖≥7.1mmol/L;(2)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3)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11.1mmol/L。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16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0±2.0)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5±2.0)年;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7.0±2.5)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5.9±2.5)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88例患者均入院时监测血糖,按照血糖监测结果,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120,2009年3月16日生产单位:东莞广发制药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0.5g/片)治疗,一次一片,一日三次,饭后口服;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胰岛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548,2002年7月10日生产单位: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特性:化学药品,10ml:400单位)治疗,于患者皮下注射,一日一次。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以及24h尿糖定量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统计学处理使用的数据软件包为SPSS19.0,根据观察项目分别采用百分率和平均值来输入,再进行卡方和t值比较,检验水准为P<0.05,符合检验水准即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24h尿糖定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血糖水平比较

注: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具有差异。

3.讨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造成糖尿病疾病的多发,一旦人们患上糖尿病,则是终身性。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功能和机能的逐渐衰退,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长期治疗还会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目前,临床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控制,给予降糖类药物治疗,以控制血糖,提高体内胰岛素抵抗能力。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体内B细胞功能已经丧失大半,随着病情的进展,胰岛功能明显减退,单纯服用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无法达到控制血糖的效果[5]。经过实践发现,当单纯口服二甲双胍效果不佳时,给予胰岛素联合用药,是一种有效的控制血糖方法,且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经过联合药物治疗后,空腹血糖(6.12±2.02)、餐后2h血糖(6.87±2.45)以及24h尿糖定量(12.83±5.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学者崔秀丽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其选取糖尿病患者20例,给予其中10例联合治疗,患者空腹血糖达到6.45±1.23、餐后2h血糖7.12±1.44、24h尿定量13.11±5.45。实践证明,口服二甲双胍联合皮下注射效果显著。胰岛素作为一种酸性注射液,能被完全溶解,与弱碱性的人体环境中和,形成微细沉积物,持续释放少量胰岛素,达到长期、平稳控制血糖浓度的效果[6]。且一天使用一次,解决了患者机体耐药性问题。

综上所述,给予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和24h尿定量,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庄丽.优泌林30R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5):162-162.

[2]信忠方.评价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53).

[3]简俊会,崔学荣.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7,30(8).

[4]胡春兰.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40例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1):72-73.

[5]刘丽娜.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31(3):108-109.

[6]崔秀丽,贾中骄,刘庆君,等.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与单纯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比较[J].临床荟萃,2011,26(13):1134-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