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

管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兰考县供电公司河南开封475300)

摘要:我国农村地域较为广阔,人口基数大,对于能源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长期以往,农村电网老化问题严重,电力设备过于陈旧以及供电能力欠缺问题屡见不鲜,这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近几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逐渐深入,“三农”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对于农村经济建设的投入也再持续的增加,其中农村电网的规划、改造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针对目前农村电网的现状开展研究,提出合理性的建设意见,对于农村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村电网;电网规划建设;电网管理

一、现阶段农村配电网规划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配电现状全面的认识

现阶段农村配电网规划建设工作中,对于农村电网现状的分析与认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农村电网现状的分析工作依然只依靠电网状况统计,不能对规划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相关规划分析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数据不准、数据缺失、文字表述不清、数据不对应、专业概念混淆等,难以对配电网的真实情况进行准确的反映。

2、缺乏对电力需求的准确预测

电力需求预测的人员缺乏对用电负荷预测的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术水平不足,再加上历史的数据收集不准确,就会出现电力需求预测不准的现象发生。例如,在对于某个农村县的电力需求预测时,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在进行结论时,如果不能对多种结果进行综合的分析,只对其中一个负荷作为计算的话,就会造成电网规划误差,难以合理的对电源点、线路路径等规划。

3、电网自动化规划建设不足

现阶段,部分农村地区对于电网的自动化规划建设工作存在很多欠缺,电网配电自动化水平较低。电气二次自动化与配网自动化是现代电力系统运行的重要内容,部分地区电网工程规划中缺乏对相关自动化技术与设备选择上的详细规划,难以与现实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管理模式不够完善。

4、配电网规划脱离农村实际建设需求

电网公司在农村进行配电网规划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服务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服务。但是,目前电网公司无法对各个村级的电网进行有效的规划与分析。

5、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相关的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工作不熟悉,就会导致现场的监管人员不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此外,在进行施工前,对于施工场地执行安全措施的情况、施工场地的环境、特殊的天气条件以及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缺乏相应的分析、疏于布置,当遇到工程较为复杂的情况时,没有安排好专业的监护人员进行监控,对于配电网施工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6、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不完善部分配电网在施

工过程中的缺少必要的现场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安全质量监督检查意识薄弱。对于任意施工项目来说,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定监督检查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不断强化其监督管理力度。但是,目前不少农村电网建设中对于安全教育的宣传不到位,一些领导干部只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发展,不能够彻底的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所以就会导致员工缺乏相应的安全概念。

二、加强农网规划建设,提高农网安全运行水平

1、科学规划农网、提升改造水平

农村配电网规划是农村电气化和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配电网规划的相关内容应纳入当地发展规划,与城镇的规划相互紧密配合、协调并同步实施,以适应农村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2、制订合理的配电台区

根据农村用户聚居位置、供电户数、地形等综合因素,针对农村用户居住分散,负荷不集中,电力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严重,供电半径大,高耗能配变多,依据《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在规化设计中重点改善农村配电网的网络拓扑结构,新建和改造结合,以供电安全、合理、可靠为前提,力争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变压器的位置选择在地势较高,高、低压线路进出方便及公众不易聚居的地方,从而方便了检修和维护。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过去在选择配电变压器时,由于缺乏科学分析,“大马拉小车”现象普遍存在,不仅增加了一次性投入,而且还增加了损耗。

3、降损节能,改善电能质量

可考虑加装补偿装置,实现无功优化。在配电网的无功补偿方面,根据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在农网改造中确定无功优化方案。以台区为单位,从电网的末端入手,优先补偿低压电动机和配电变压器的无功负荷,采用集中补偿与分散补偿相结合。加强对无功补偿装置管理,推广自动投切装置。使变压器10kV侧的功率因数达到0.95,100kVA及以上用户的功率因数达到0.90,一般农业用户的功率因数要求达到0.85,对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改造,原则上以更新为主,在10kV线路末端、用户的变压器二次侧、低压线路末端的计量点选定电压监测点,安装电压监测表,对电压合格率的情况应每月进行一次技术分析,并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

4、加强农村电网的防雷保护

1)使配电线路保持正常的绝缘水平,防止直接雷击事故。消除绝缘薄弱点,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架空线路上的各种电气设备,如柱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及电缆终端等亦应加装避雷器保护,以提高其耐雷水平。

2)将配电变压器作为配电网的防雷重点,在其高、低压两侧均安装避雷器。优先选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位置尽量靠近变压器,以提高保护效果;其接地线应与配电变压器的金属外壳、低压中性点“三位一体”共同接地,接地电阻值、防雷引线的截面积、引线连接头、接地体的埋设都要符合相关规程要求,低压线路要求做好重复接地。

5、加强与政府沟通,共同规划好农村电网

农网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点多、面广,需要得到当地政府、村委会、群众的支持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上报项目正式立项、落实后,应立即对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线路走廊情况尽早与镇建设部门联系,提前做好线路走廊的预留和保护。争取村委会和群众的支持,并做好农民的青苗赔偿工作,避免拖延工期,以提高项目完成率。

三、农网规划建设展望

农网改造中,特别要注重农网的规划,认真思考如何管理好、运营好、规划好农网,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网改造成果,逐步完善农网的建设。

农网发展规划要与城镇规划相一致,农网规划建设与改造既要考虑超前性,又要符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例如:要求配电网的供电能力与负荷发展相匹配,能满足供电区域内各类用户负荷增长的需要;合理确定配电网的接线方式和点线配置方案,使配电网结构优化合理;解决部分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损耗大、负荷率过高的问题,加快对陈旧、落后设备的改造;农村配电网的主干线应形成环形网络,以便在计划检修或事故情况下能够转供部分负荷,缩小停电范围,等等。

进一步完善农网网架结构,加强变电所之间的互供能力,实现环网供电,对上级电网提供有效的支持,提高农村配电网的转移负荷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将农村电网规划纳入城镇总体规划中,把德江县农网建成网架坚实、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行灵活、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农村配电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陆虎.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探讨[J].科技传播,2013.

[2]于黔.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1]卢继平,叶全强,唐朝,徐琳.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