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与完善措施

周爱武

周爱武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利津县供电公司山东东营257400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落地的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和关注,并逐渐成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其在企业中实施的重要性谈起,就当前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措施。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建议措施

引言

近几年,全面预算管理在理念、内容、应用上都有较大的进步,但受制于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时间短、应用起步水平低等因素,我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查找出这些问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完善措施,才能推动全面预算管理的深层次应用,取得更大的管理成效。

1、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全面预算可以将战略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预算执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通过监控预算,企业的管理者可以跟踪战略目标推进的情况,发现战略目标推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干预,因此说,全面预算管理提升了企业战略管理的应变能力。

1.2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提升企业考核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由许多小的预算系统集合而成,这些小的预算系统分散在企业管理的各层面,反映着其管理范围内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每一个子系统的运行情况,决定了企业最终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因此,经营者通过预算编制确定了各子系统的业绩考核指标,通过预算执行结果来进行业绩考核评定。

1.3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实质上是企业资源的分配利用过程,预算计划过程和预算指标数据直接体现了各子系统资源的需求,通过全面预算的编制和平衡,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资源的分配,全面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1.4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降本增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有着激励与约束双重功能,进而促使预算执行主体追求高的收益和尽可能低的成本费用,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收入和成本指标被重点监控和关注,一旦出现波动,企业将迅速做出反应,确保指标执行不偏离计划。

2、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2.1有助于提高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传统财务预算只计算收入、成本、费用、盈利,而全面预算则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细化为详细的目标体系,并将它们一一量化到预算表格中,然后以预算表格中的数据值为标准,分月、分季度、分年度对企业经营管理实施全过程控制,因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企业执行战略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企业通过对预算过程的监控推动战略目标分步骤、分阶段顺利落实。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有利于企业管理层抓住市场中的战略机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还可以为企业决策层进行战略规划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增强企业战略管理效率。

2.2有助于深化预算管理体制

全面预算管理在时间上贯穿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范围上覆盖CEO、财务人员及企业的全部员工,所以,它是企业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管理。为了保证全面预算管理的高效率,企业必须引入大量复合型管理人才,专责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考评预算;同时,企业还必须根据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由于预算具有约束性,所以编制预算属于事前控制,预算执行属于事中控制,预算分析与预算考评属于事后控制。所以,企业为保障全面预算顺利执行,必须严格规范预算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的标准,从而全面深化、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助力企业实现利润目标。

2.3有助于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传统的企业内部管理属于粗放式管理与金字塔式垂直管理,在有些企业管理中还存在着任人唯亲的现象,管理水平不高,内耗与浪费严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企业必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否则势必为市场竞争所淘汰。——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第一批民营企业及转制企业早已纷纷倒下,有专家分析指出:它们大多倒在管理不善上。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全方位管理控制企业的全部业务与经营活动,可以协调好企业战略目标与短期目标间的关系,总体目标与各部门单独目标间的矛盾,整合企业的全部资源并实行优化配置,同时明确每个部门的权力与责任,激发出每个部门的活力,从而增强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开展的有效对策

3.1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工作

首先,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要想有效的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就要对企业的材料供应、生产状况、市场需求及企业的盈利状况做到充分的了解,针对各个环节的关键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根据实际状况制定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方式。由于全面预算管理的指标存在一定的弹性,因此,在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就务必要将权利与基本职责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科学的管理模式近一些不完善内控体制的构建,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为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2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现状是,全面预算管理无法落实到实处,实际的经营效果与预期的管理目标存在较大差异。而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的管理者与基层的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因此,企业针对这种现象,应当将树立良好的预算管理理念作为工作的基本目标,定期在企业内部举行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使员工从根本上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要加以重视,将员工的工作职能发挥到最大化,通过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3.3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国,首先要将工作职责合理分配给员工,明确责任制,根据各部门岗位的不同设立不同的预算考核指标,保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做好责任之内的预算管理。根据考核机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将员工的实际利益与工艺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挂钩,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人员要定期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及时调整,通过构建合理的考核机制,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3.4建立信息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已经逐渐应用了信息化的技术,工业企业也应当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保障机制,将预算管理的信息进行统一的整合并利用统一的平台进行数据存储,保证信息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避免因人为工作带来的数据丢失问题,并利用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进行配合,为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结束语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广泛应用,综合预算管理在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准确预测企业预算准确率,提高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广为人知。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入贯彻落实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应从根本上改变管理模式,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转变传统预算方式,提高电力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以推动这个行业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宝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中国商论,2018(33):127-128.

[2]秦文岗.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22-23.

[3]周泳.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探讨[J].金融经济,2018(22):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