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储运中静电危害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油品储运中静电危害及对策分析

杨海峰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广州510180

摘要: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与此同时,对于油品储运工作而言,其中的各个环节均会有可能产生静电,如果静电累积到一定程度,则会形成很高的电位,同时也会因此出现放电火花,从而引发着火、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极大的危害油品储运的安全。因此,本文将对油品储运中静电危害及对策予以着重分析,希望可以此提高油品储运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关键词:油品;储运与装卸;静电

引言:对于油品而言,其中包括原油、石脑油、汽油以及柴油等,并且均存在一定的易爆性、易燃性,同时也容易积累静电,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此外,在油品储运环节之中,由于装卸设备或者设施的影响,导致静电容易在油品储运环节积累,由此便会导致爆炸、火灾等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保证可以安全的完成油品储运的各个环节,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则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降低静电对于油品储运的危害。

一、油品储运环节中静电产生的原因

在油品储运环节中,静电可通过以下方式而生成,具体为:(1)管道内油品流动而产生静电。在管道内,油品便会和管壁相互冲击、摩擦,从而导致静电因此形成。(2)静电在油品装卸过程中形成。在装卸油品过程中,空气以及槽车内壁会和流动的油品发生摩擦,从而导致静电在此环节中形成,并且静电的大小与装卸流速成正比,并且静电压也会因此提升。(3)静电在油品运输过程中形成。当用船舶、火车以及汽车进行油品运输时,油品会与槽罐壁发生摩擦,从而导致大量静电的形成。另外,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地面会与汽车轮胎发生摩擦,同时也会因此产生静电,并伴随静电起火的风险。(4)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静电。操作人员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会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并且作业人员的衣服、鞋子以及工具在和其它物体摩擦后,也会因此产生静电。(5)静电产生的其它原因。当油品在流经缓冲器、混合喷嘴等位置后也会导致静电的产生,同时在包装、称重等环节也容易产生静电。

二、油品储运中静电的危害因素

1、接地容器内部发生的爆炸

在油品灌装阶段,容器外壁的电荷通过接地而引入大地,如果容器内的油品带电,且容器内壁与油品之间的电位差到达一定界限之后,则由于油品存在的易燃性,导致可燃气体在容器内形成,从而致使可燃气体被击穿而形成电火花,进而引发爆炸事故的发生。

2、地绝缘容器灌装油品时发生的爆炸

将油品灌装到汽车槽车时,由于汽车槽车灌装油品过程中被轮胎绝缘,或者向无接地装置的储罐进行油品的灌装时,在罐内带电油品的作用下,罐外壁因此产生与油品大小相等,符号相同的电荷,并且鉴于罐体没有接地,导致罐体外壁积累大量的电荷,使得接地物体与积累的电荷产生放电,从而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

3、气、液体喷射发生的爆炸

在喷射液体或气体过程中,喷嘴便会与喷射物发生强烈摩擦,从而导致喷射出的物质带有电荷,并且也会将符号相反的另一种电荷留在喷嘴上。在两种电荷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相当高静电电位的形成,并有较大概率与接地金属或大地发生火花放电,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三、油品储运过程中静电的预防对策

如果静电在油品储运过程中产生,并且未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则势必会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需要有关人员制定出预防静电危害的有效对策。

1、减少静电的产生

1.1控制流速

为了最大限度的对静电的产生加以限制,油品输送流速的控制,不失为一种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后发现,油品的电阻率与其流速有着直接联系。在油品输送管道中,油品流动产生的流动电荷和电荷密度的饱和值与油品流速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因此,为了限制油品中静电的产生,则对油品流速进行控制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另外,在相关标准中明确要求,固定顶储罐内的液位低于进油口顶面以上610mm,或者在顶罐浮盘没有漂浮起之前,则储罐收油管线及收油口处的油品流速要小于1m/s,而管线内部的流速则建议控制在1m/s左右。此外,如果液位淹没进油口以上610mm或者浮盘漂浮起后,则可将流速逐渐增加,但不得大于4m/s。对于液化石油气装车流速来讲,其也不应大于3m/s。假如轻质油品中含有部分水分,则流速一定不得大于1m/S。同时,为了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相关操作人员也要按照规定要求来对流速进行控制。

1.2流经过滤器的油品需要一定的静止时间

如前文所述,静电荷会在油品储存、装卸过程中形成,并且如要消散液体中的电荷,则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此外,当油品流经过滤器时,由于存在摩擦作用,则会使油品中的带电量增加10~100倍,同时鉴于滤芯的材质有所差异,则静电产生的大小也有区别,因此要求预留足够的漏电时间方可保证进入油罐等设备中的油品不会含有大量的电荷。

1.3改进油品装车方式

油品装车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从槽车底部潜流装油;二是从槽车顶部喷溅装油。应该说,从槽车顶部喷溅装车比从底部装车产生的静电高一倍,因此底部装车的方式较好。如果采用顶部装车,应把鹤管插入槽车的底部(距罐底200)。底部装车可减少油品的喷溅,降低油气挥发和损耗,不致产生较大的油面电位,故能有效防止火花放电。

2、防止静电的积聚

2.1设备接地和跨接

为了消除静电危害,静电接地与跨接是最常用的手段。对于静电接地来说,可将金属设备通过金属导线与大地连接,从而形成等电位。跨接则指的是用金属导线直接连接金属设备,并以此形成等电体。两种方式可以快速、有效的将所形成的静电导走,以免因静电积聚而导致放电着火事故的发生。在油品储运过程中,储罐、管道等固定设施设备以及汽车槽车、铁路槽车以及油轮等移动设备均需要妥善的做好静电接地工作。

2.2设置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是消除和减少带电体电荷的金属容器。静电中和器安装在管道末端,通过不断的向管道注入与油品电荷极性相反的电荷来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2.3添加抗静电添加剂

每种油品电导率不同,如汽油、煤油、柴油、喷气燃料等油品的电导率为5~10.u左右,产生静电危险很大。通过向油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抗静电添加剂,不影响油品质量,可使油品的电导率提高十倍或百倍,从而加快油品静电的导出,减少静电荷的积聚并降低油品的电位。

3、消除火花放电现象

在储罐、油槽车中有导电物,如导线、量油器具等,均会因静电感应而充电,若与罐壁碰撞则易产生火花放电而构成静电危害。因此,必须清除储油容器中的导电物。另外,为防止由于静电感应而造成金属尖端火花放电,制造、检修储罐、油槽车时,其内壁不应遗留突出物,特别应注意清除焊疤。液体检尺应使用防静电型量油尺,作业时,尺末端应可靠接地或采取静电消除措施。

4、防止人体带电

为防止人体带电,应加强作业区域管理,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鞋;作业前作业人员利用静电消除器、静电消除条泄放人体静电;作业中人员禁止穿脱衣服、鞋靴、安全帽,禁止梳头。在泵房的门外、储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油罐采样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消除器,以导除人体静电。

四、结语

对于石油产品而言,其由于存在易爆性以及易燃性,如果不对油品储运中的静电予以重视,则势必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为了保证安全的实施油品储运工作,则必须要对相关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管理制度予以严格遵守,注意减少静电的产生,并采取措施消除火花放电隐患,以此来确保油品储运工作可以安全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祯.油品储运中的防静电措施[J].石化技术.2016(09)

[2]何玉蓉.油品储运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止措施[J].化工管理.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