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啸岳

张啸岳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一、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在将农产品加工业列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点的基础上,通过技术革新和政策扶持,使马铃薯、生物医药、啤酒原料等加工农产品在深加工上形成优势,有效的提升了本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的综合竞争力。当前,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着力于加工农产品业的优化发展,将有效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

(一)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良好

近年来甘肃省粮食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农产品加工业加速产业融合

农产品加工业规模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不断优化发展的状态,带动就业的同时,促进了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甘肃省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新型经营主体支撑产业融合

甘肃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在大宗农产品生产供给、产前、产中及产后服务和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使得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市场竞争力上获得了重大突破。

二、甘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研究对象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从而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以及对策等。

分析表明,应充分利用甘肃地处西部地区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资源优势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提升甘肃省农加工产品质量、服务,促进甘肃省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由单一离散状态向集群式发展。

三、对策建议

(一)研究财政新机制支持现代农业

加大与国家扶持政策衔接力度,在财政支持的基础上,整合现有政策资源和资金渠道,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重点落实甘肃省的土壤、水、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耕地质量提升等项目工程建设,谋划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为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积蓄创造土地环境等条件。

(二)对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完善

对居住偏远分散村民等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向农户发放现金外,对农户兑付资金一律实行“一卡通”。要求张榜公示,单独列示农资综合补贴的政策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接受监督,承办储蓄卡的金融机构必须保证农民随时支取现金。在省内积极落实国家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补贴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改革政策和产粮大县奖励政策,重点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设高标准、高效益保护性耕作区,促进从事农产品加工业人员增收。

(三)落实政策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实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优、调高、调精农业产业为方向,适当调减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突出发展特色优势作物,实现口粮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适度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畜禽养殖。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结构,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专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四)改善加工农产品价格机制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导向,进一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入市的积极性。加强加工农产品成本调查和价格监测分析,提高市场调控的有效性。

(五)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激励政策的实施

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财政支农项目资金重点投入方向,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土地流转管理服务平台,健全服务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强化科技研发,创新生产管理和商业模式。支持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推广农业生产经营综合服务模式,建设一体化的粮食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建立“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鼓励农民加入农产品加工业,将初级农产品深加工出售[9]。

(六)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完善

推动形成平等竞争、规范有序、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平等就业、同工同酬制度。政府和企业带头,从严查处克扣、拖欠工人工资行为,严厉打击不公正行为。将新生代农民工作为重点,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高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在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通过提升工人工作质量与效率,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升加工农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

(七)农业保险保障体系的健全

在省内推动马铃薯、棉花、冬小麦、牦牛等财政补贴险种的保险金额从覆盖直接物化成本逐步实现覆盖完全成本。从根本上对农业劳动者进行扶持,推动加工农产品的生产和研发。加快发展大宗农作物保险、主要畜产品保险、重要“菜篮子”品种保险和森林保险。加大政策性保险试点推广力度,对甘肃省农产品加工业遇到的经营风险大,经营利润小等问题逐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