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精神科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

李珍珍

(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病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对护士综合护理能力的促进。方法: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观察两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病情七知道、患者躯体检查、护士专业操作熟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参照组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可促进护士积极观察患者的病情,提高医护之间的配合水平,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综合护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278-02

医护一体化简单的讲就是医生和护士形成相对固定的诊疗团队,以医护小组的形式为病人提供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的责任制整体医疗护理服务。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其核心内容[1]。在临床护理中,为了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医师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采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医院2017年1月—2017年6月100例心境障碍科住院患者,均采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的100例同病区住院患者,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作为参照组。患者入选标准:均自愿参与;均住院治疗;年龄18~54周岁。两组均由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观察、专业照顾,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康复指导。护士共23名,其中N4级护士2名,N3级护士4名,N2级护士12名,N1级护士3名,N0级护士2名。医师共6名,其中硕士2名,本科4名。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采用责任制小组工作模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方法为:各班人数不变,责任护士分为二个责任小组,且与医师配组,护士长按照医师白班班次安排责任护士班次与其组医师相对应,也就是医师为主连班时,予其一组的责任护士同是主连班。责任护士应定期轮换配组医师。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模式。(1)护理岗位以层级模式安排,基于科室工作实际情况需要而设置相应护理岗位,并且按照护理人员具体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进行分层使用。分为5个层级,即N4级护士(护理专家),N3级护士(骨干护士),N2级护士(熟练期护士),N1级护士(成长期护士),N0级护士(培养期护士)。(2)制订层级岗位职责:N2级级N2级以上责任护士需负责精神科危重患者和一级患者,且对新技术、新业务进行有效开展,而且应在下级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予以合理的监督指导,使得护理水平处于较高安全标准上;N1级责任护士主要对症状轻的患者实施二、三级护理;N0级护士主要工作是与上级护士相配合一起对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等。各岗位成员均需确定各自的职责,以科学方法进行合理划分且注意工作配合的密切程度。(3)加强护士层级培训工作:均按照N1级责任护士、N0级责任护士的工作需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使之“三基”知识、技术操作等均满足工作需要。(4)应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合作:将科室医护人员按照标准设置医护一体化责任小组,各个小组在管理床位患者时应注意保持相对的固定。查房小组人员应由医师、护士组成,遇到疑难危重患者需要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参与讨论,小组人员应进行相互间的积极配合,完成患者的医护工作。各级责任护士应全程、全面负责分管患者。制订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下的护理人员绩效分配方案,并予以质量标准控制量化考核。

1.3评价指标

实施护士综合能力考核,内容为患者病情七知道、躯体检查、专业技术操作熟练程度、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及护士满意度,按照护理规范操作质量标准表予以评分,总分100分,≥95分为合格。护理质量检测内容主要为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护理文件、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2]。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床边护理综合能力比较

研究组患者病情七知道、患者躯体检查、专业操作熟练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参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4.03±4.24)天,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6.56±3.28)天,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士的基础护理、精神科危重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知晓程度、医护操作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在精神科病区实施医护一体化分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可促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更高的积极主动性性,让各层级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更具有责任心,把被动服务转换成主动服务保证了护理工作得以连续进行,使患者改变了对以往护理服务工作的片面认识,促使临床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的实施提高医护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调,医护之间可对相应存在的问题给予共同讨论并共同制定有效措施,保证问题能够及时的解决,对患者出现的治疗护理责任问题实行共同承担原则。医师对各层级护士的工作是否满意主要体现在护士是否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改变、是否能依照医嘱开展护理工作服务、能否能够相互之间进行紧密合作等[3]。在医护一体化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开展时,应由责任护士与医师相互配合协调完成查房工作,便于及时熟悉患者病情,护士参与到患者疾病治疗的讨论中,为医师提供更为有效的患者的病情信息,使得医师能够更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护理,同时对工作起到了查漏补缺作用[4]。医护一体化促进了医护间更为积极有效的配合,使得医疗护理安全和质量得到显著提高[5],进而也大幅度的降低了医疗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责任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小组功能得到优化,依照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工作年限、职称和学历等进行分层,让各层级承担相应层次的护理工作,而且小组工作在进行合理分工的同时可以相互协调配合,明显的提高了护理质量[6]。依照护士自身能力及素质分配工作岗位,使之能够充分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更能够积极地完成护理工作,利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以实现,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促使护士整个群体的素质不断的提升,护士职责得到明确划分,由此能够较为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掌握,对整个诊疗计划有较高熟知度,且能够与各项诊疗进行积极配合,使得患者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护理人员会积极进行专科知识、技能的培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增强业务素质。

通过本文研究可知,研究组护士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研究组患者满意度、医师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研究组与参照组比较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

总之,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合作模式可提高护士的临床综合护理能力,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宪宾,林晓丹,和会宁.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02):17-20.

[2]吕园园.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25-27.

[3]覃金荣,陆沈艳,杨带兰.医护一体化模式在双相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0):46-47.

[4]张宪宾.浅谈精神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4):266-267.

[5]冯志仙.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0):15-17.

[6]段鸿彦,赵中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提高血液科健康教育满意度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186-188.